一千零一百一十三章 基地的覆灭(9)十(12:42)第(1/2)页
说起恐怖分子这个词,很多人的 第 1086 章 制,但它无疑是存在,如坎儿井在地表的浅深处潺潺流动。
赞颂之声有些来自于某个政府——毫不掩饰对飞机撞击纽约世贸大厦的幸灾乐祸;有些来自于与本-拉登有“共识”的组织或团体,他们与本-拉登有着相同的宗教理念与文化心理,他们的喝彩与欢呼,显得那么名正言顺;有些来自于民间的个人,这些人甚至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与我们同坐一间办公室里办公,甚至还置身于某些行政与学术的高位。这不能不令人警惕、惊诧,以至于绝望。
人怎么会变成这样?面对无辜者喷涌的鲜血。动物恐怕都会滋生恻隐之心,而人却在击掌为刽子手表示祝贺。人心的阴暗叫人恐惧。人心的形成缘于日积月累的渗透与打磨,空气中弥漫着仇恨,而人就呼吸着这样的空气,能不中毒吗?跟随风向是人的本能。对本-拉登的热爱再一次证明宣传的威力是多么的巨大。
本-拉登跟本应宁静的世界开着残忍的“玩笑”,他在“玩笑”里把自己扮演成救世主的模样,同时也引发了千百万人对他的膜拜与崇敬。为他辩护的大有人在,但辩护词却五花八门。
比较集中的有两个观点:一是本-拉登在抗议世界现行的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一是本-拉登的出现,是贫富悬殊造成的,本-拉登是绝望的穷人的最后一次反抗。
两个观点貌似坚实。却薄如窗纸,一捅就破。先说本-拉登改变世界秩序的努力吧。本-拉登期望的世界秩序是什么呢?简而言之一句话,那就是让原教旨主义的旗帜在全球飘扬。世界秩序是否合理暂且不论,但若把打开世界新田地驾驶舱的钥匙交给本-拉登之流,人类会走向何方自不待言。再说恐怖主义滋生是由于贫困所致这一命题吧。
本-拉登穷吗?不穷。他拥有数亿美元的资产,是富可敌国的大富翁。靠这些几辈子也花不完的钱。他完全可以在宫殿般的自家庄园里,尽享人生的荣华富贵。但他没有,却跑到荒凉的阿富汗去从事圣战,在峻峭的山野里藏来躲去。本-拉登不是为钱而战斗,也没有救天下穷人脱离苦海的雄心壮志,支撑他的是一种信念,是邪恶的狂热与迷恋。把他与贫困问题挂钩。显然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纯属无稽之谈。
当然,在探讨邪恶的时候,压根就不会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对邪恶的定义自然不一样,比如说现在的霸主,米国。
为摆脱伊拉克困境,米国制定了多个计划,但被称为“计划b”的方案是米国当权者比较看好的一个计划。而且在过去几个月内正在米国.军界和政界进行悄悄地“推销”,以获得广泛支持。报道说,这个“计划b”的核心是把伊拉克肢解,即将伊拉克分为两个国家——什叶派国和库尔德国,而人口占少数的逊尼派要么归于什叶派国。要么归于库尔德国,不同意者就让他们离开伊拉克。
报道引用米国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米国制定这个计划,是根据米国前线军事和安全领导人的意见制定的,因为他们认为伊拉克实现民族和解根本不可能,而米国从伊拉克撤军会导致伊拉克发生内战,伊拉克将处于长期流血动荡之中,另外,即使米国长期保持在伊拉克大量驻军也解决了伊拉克的问题。于是,米国采取了支持强大势力的做法,使占人口少数的逊尼派被“消化掉”。认为只有这样,伊拉克才能实现稳定。
报道说,在几个星期前,米国国会有关方面已经得到了这一计划的详细内容,有人将其称为是米国人“肮脏胜利计划”,因为该计划是以牺牲部分伊拉克人为基础的。米国消息灵通人士说,“计划b”出炉后,米国方面与伊朗政府进行过沟通,让伊拉克什叶派领导人萨德尔从伊朗回国就是米国计划的一部分。
在这里,我们可以冷静地自问:到底是谁野蛮?谁邪恶?谁更残忍更歹毒更不择手段?谁在谋求“肮的脏胜利”。如果从米国来看的话,米国做的绝对正确,但是如果从伊拉克那边来看呢,谁是正义,谁是邪恶,也一目了然吧。
只需向历史随意一瞥,就能找到以此种如此片面、不公正,如此悲哀和滑稽的方法行事的上千个不断重演的事例。
法国把她的所有那些勇敢的儿女们胸怀燃烧着对法国的部落之爱,为收复法国的土地去战斗和去牺牲而进行的战争当做她的历史上最优美的篇章来纪念。维尔森赫里克是抵御罗马人入侵的部落英雄,圣女胡安娜是以为要从英国人手里夺回高卢土地的部落女英雄,同他们一样,戴高乐是从德国人手里收复失地。相反,阿尔及利亚开始为收复阿尔及利亚的领土而斗争时。被谴责为恐怖主义分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好象他们是人类的渣滓一样。在法国被污蔑为残酷无情的盗匪的人,在阿尔及利亚的历史上将会成为部落英雄。这种态度不是典型的法国态度,而是典型的部落态度。这种在部落范围内处世的做法历史上重演太多。不胜枚举。我们把什么叫做文明呢?面对这些历史事实,我们有必要认真严肃地提出这个问题。
“部落”一词和它的派生词,比如部落的、部落性,等等——在西方当代社会是和“原始”或“野蛮”世界归为一类的,作为“文明”的反义词。“原始的”和“文明的”这些词汇,不仅只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而且是在其深层含有一种特定的评价:即“原始”与之相关联的世界是一个“更加残忍”、“较少理智”、“种族更加低劣”、“宗教更加低级”(迷信的——异教)世界;一句话:不折不扣地“低下”。然而,对于非部落偏见、狭隘的人类学家,对于那些严肃的人类学家来来说,以“原始——文明”作为“高级——低下”的同义词的观点毫无价值(因为那仅仅是一种部落情绪——本文作者)。类似的观点也在其他领域里存在:对癞蛤蟆、蝰蛇、蜘蛛及对其他一些丑陋的动物,我们将它们统统划为令人讨厌的动物一类,与之相反的则是鸽子、老鹰、斗牛以及其他的高贵动物。但是。一个严肃的动物学家,无论是这类还是那类的动物,对它们的行为、本性和特征,他都会感兴趣。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从部落角度辨别好坏、落后或先进、文明或野蛮,也从个人利益、喜好来辨别高贵低下、优秀或者卑劣。
比如,通常将“原始”的与“残忍的”划在一起,可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过像我们“文明”世界里出现过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