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离开长安的第三日,幼微才从重大打击中恢复过来,拍拍满是颓丧之色的脸蛋,照照镜子,觉得可以出去见人了,才打开房门出去。
明珠正巧从云氏那里回来,一见她便高兴地说:“姐姐,你终于出来了?”
她不知幼微与顺子之间发生过什么,但前者在后者悄无声息离开后那副天好想要塌了一般的神情,她都是看在眼里的,也暗暗担心着,这不,今天一大早,她就赶忙去找云氏希望她能想出办法来转移幼微的注意力。
幼微无精打采地点点头:“从伯母那里过来?”
明珠乖巧地点点头。
“那就好,你一个人待在府里如果无聊的话就去找伯母说说话什么的,别闷着了。”幼微随意摆摆手,便道:“我先出去一趟。”
明珠忙道:“我陪着姐姐。”
幼微摇头:“不用,我只是出去逛逛,不用你陪。”她看了明珠一眼,眼神温柔,并不是她做事喜欢瞒着明珠,而是觉得明珠性子单纯天真,许多事情还是不让她知道的好。
明珠秀气的脸庞黯了黯,又迅速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对了,姐姐,我忘了跟你说了,顺子走时把一个荷包交给我,让我转交给你呢!”
幼微原本没精打采的双眸立即睁得大大的,那猛然散发出的光芒吓了明珠一大跳。幼微忙不迭把手伸向她,急切地说:“快,快,把它给我!”
明珠被她突如其来的兴奋给惊了一下,愣了愣才将袖袋里的荷包递给她。
幼微接过来用手一摸。不由叹气,不是铜钱不是金珠子也不是首饰,不是她所想的任何是钱财的物什。她愤愤地扯开口子,在心里咒骂着顺子,小气鬼,吝啬鬼。自大狂……
荷包里面有一张折叠好的纸条。从外面看有隐隐的字迹。她转怒为喜,莫非是顺子约定还钱的日期?
她急急打开纸条,上面只有两行字:十月十九,佛光寺;十月二十一。郢王府。
她蹙了眉,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佛光寺?郢王府?
顺子写上这两个地点想做什么?难道想与自己偷偷见面?
莫非他没离京,原因或者是躲避仇敌或者是在筹钱什么的。他想与自己私下见面?
幼微越想越觉得自己猜得没错,她大力点点头,原先丧失的一些力气也渐渐回复。这次见面。一定要问问自己那十万贯钱的下落,要么,让顺子给一个明确的还钱日期也行!
她鱼幼微又不是贪财之人,只是想问个明白罢了。
她一边把头点得如小鸡啄米,一边握紧拳头给自己加油。
明珠在旁看她奇怪的动作与神态,迟疑了一下还是问:“姐姐,你怎么了?笑得这么奇怪?”
幼微摸摸自己的嘴角。才知道自己没有忍住正咧嘴开怀大笑。她仿佛突然醒过来一般,忙闭了嘴。从善如流地摇头:“没事。”
明珠还欲问什么,幼微已经转身重新朝屋里走去。
明珠在身后张了张嘴,半晌才无力地问:“姐姐,你不出去了?”
幼微神色自若地摆手:“我刚想起还有事呢,先不出去了。”
明珠望着她消失在门里面的背影,“哦”了一声才慢腾腾地转过身,向自己的屋里走去。
今日是十月十七,还有两天就到了十九日,幼微便优哉游哉地趁着这两日把长安剩余的地方全逛了个遍,终于挑中一所二进的宅子,要价五千贯钱,宅子就处在长兴坊上,周围也全部是二进或者三进的小宅子,住户在长安也属于不穷不贵的那种富户,长兴坊四周有水渠环绕,树木花草丰盛,倒是一处清幽所在。
幼微前世就相中长兴坊的环境,这次找宅子自然也着重在这一片找。
决定下宅子,幼微就决定等到动乱之时再买,那个时候说不定会比现在便宜两三倍也不止。
她安静了一天,次日早就与云氏、明珠打了个招呼,租了辆马车径自去了佛光寺。
唐朝是寺庙、和尚、道观兴盛的朝代,无论何时,香火总是很盛。尤其是在这种荒年,前来佛光寺烧香求佛珠保佑的人多得数不胜数。
幼微在入口处等了半晌,也没看见自己熟悉的人影,她有些不耐烦了,要知道这佛光寺可是修建在紫山上,自山下到寺庙门口,全是用阶梯垒成的,所有人,不管男女,不管贫穷富贵,只要来到佛光寺,就必须靠脚力走上来,不然就视心不诚。她自然不敢破了规矩,全靠一步一步挪上来。
擦了下额头上滴落的汗珠,幼微在心里恨恨骂道:“顺子,你别让我真的看到你,不然我扁得你满地找牙!”
十月的天气已经凉了,但在这高山上,上午的阳光很热烈,幼微不得已向后退了退,躲在一块高达一丈的大石下面,石头正面刻着红色墨迹的古字:佛光寺。
她研究了一会儿那几个大字,又在心里翻寻一遍长安城内谁刻字刻得比较好,人还未来。
她不耐烦了,扭头望望高大巍峨、金碧辉煌的寺门,暗骂一声,便抬脚向山下走去。没走两步,她就被几米远的主仆三人给吸引了注意。
那个被围在中间,头戴帷帽,捂着脚腕叫痛的不是同昌公主是哪个?
她先是一惊然后便是大喜,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竟然会在这佛光寺门口与同昌来个巧遇!
她急急前走两步,忽又顿了下来,她一下子想明白原来这是顺子特意送给自己的礼物,他知道自己一直在找机会与同昌公主偶遇,便把她接下来今日的出行地点告诉了自己。
思及此,幼微心里暖洋洋的,对他的怨愤全变成了欣喜与感激。接着,她便又暗叹一口气,顺子竟然连公主的行程都能轻而易举地拿到手,他身份之尊可想而知。
“公……娘子,再加一把劲儿就到了,都坚持到现在了您可千万不能放弃啊!”筱九今日的装扮很朴素,大概是因为来寺庙的原因,身上的首饰寥寥无几。
另一旁的童嬷嬷也急急劝道:“是啊,梅娘,再加把劲儿!”
同昌的闺名是李梅灵,小名是梅娘,因在皇室子孙里面排行老大,也被称为大娘子。
同昌却仿佛没听到她们两人鼓劲一般,连连摇头,喘息着:“不行,刚好像扭到脚了,疼得很!”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