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这件事只能靠她自己解决。
选择是她自己选的,自然决定是自己做的,她只是希望自己以后不要后悔便好了。
回到青玉山时已经是晚上了,这个时间刚刚好。
夏小柒早就算过了,晚上的时候有着月光的精华,这药物能够更好的渗透在这潭水中。
到了青玉山,夏小柒并没有急着赶回玄华殿,而是沿着青玉山往西赶去,过了不多时,便找到了那个大乘修士留下的药方中所记载的潭水。
据说,这丹药在这潭水中能够最好的溶解,发挥最佳的药效。
远远的望着潭水,夏小柒觉得一阵激动,自己很快就要成为一个凡人了,要和这修仙界彻底的告别了。但是想到墨怀古,夏小柒又有些忧伤。原来一直以来,自己便是如此的矛盾,即便是到了最后行动的时刻,自己居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矛盾。
夏小柒又朝前走了些,终于能仔细看清楚那潭水了。
而这时,她却觉得一阵的差异。
这时怎么回事?
是她眼睛花了么?
还是她太过于想念墨怀古?
首先尽鄙人绵薄之力,帮助大家扫除一些客观担忧,其中大多纯属个人见解,不到之处还望海涵!
财大金融到底怎样?跨专业到底如何选择学校?
坦白的说,就学校而言,我一开始相中的是中央财经大学,区位优势明显,金融专业也正蒸蒸日上,里面有很多金融学牛人,不利之处在于招生规模偏小导致分数稍高。竞争比较激烈,当然我一开始倒不太担心它颇高的分数线,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分数在我当时看来倒是其次,但最后我却选择了西财,因为随着对金融学的逐步了解。以及对成都作为西部金融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的神往。我认为就我自己而言,选择西财更适合,而且西财的金融在国内影响深远,很早就属于国家重点。当然,我并不是说中财不如西财,我觉得这样比较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看到那种无谓争论孰优孰劣的帖子我一般都感觉有些反胃,我觉得这个就是自己兴趣而已,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靠贬低他人而抬高自己实为不明之举,所以其实哪所学校都一样,关键要看自己是否感兴趣,而且一旦选择了,就不要再去听信谗言,真正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吧!
2. 听说财大照顾本校学生,在有些事上不公平?
至于黑不黑。公平不公平之类的说法我也很关注,但试想一下。又有那所学校真正做到了公正呢?我今年分数不高,复试临时抱佛脚,面试运气很烂抽到的题目就我而言是比较难的,而且本人三跨,本科学校也不入流,提心吊胆的好长时间,但最终还是上了,而且我知道的也有很多分数不高,也没有一点关系的同学也都顺利上了,如果真如大家所说,财大很不公平,那我们这种情况又作何解释??我没能拿到公费,一是因为初试不高,再者是因为我复试复习不彻底,该看的书都没看,面试题本身也没有超出范围,不如意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复习好,我从来没有归咎于其他原因。另外,说不公平的大多都是没能如愿的兄弟,我体谅大家的的心情,老实说财大今年的招生方式我也很恼火,但只要分数考高了,再怎么不公平也不可能轮到你头上,所以大家既然选择了,就踏踏实实的专心学习,所有学校都是一样的,你要觉得你们学校可以,那你也可以报本校,你还不是很有优势,呵呵!打听这些东西无疑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事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惨烈,就我而言,我认为财大已经很公平了,总之一句话,分数高了什么都不用担心!没有如愿也不要老怨天尤人,不是天道不酬勤,而是比你跟勤快的还大有人在!!
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在这里不想多说了,我只想告诉大家,这些问题无论你得到如何的答复,你都是无能为力的,何不利用这些时间去好好复习呢?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再有什么顾虑,自己还没什么真本事,就老在这里抱怨实为不明之举!我始终相信:天助自助者!
教训教君 经验引玉 ——浅谈复习经验,旨在抛砖引玉
考研是个苦差事,别妄图投机取巧,只有踏踏实实才是为学之道,但就复习而言,却又是一个技术活,好的方法将会使你事半功倍,死学呆学注定会兵败滑铁卢。
本人菜鸟一个,在此吐谈经验,旨在抛砖引玉,绝无误人子弟之嫌,如若有不当处,恳请各位加以斧正。其实老实说,写这个经验之帖,还真有点诚惶诚恐,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有经验可传,只希望大家能理性对待如下所书,其实我更希望大家将此看成是一点教训,虽然我没有直接教给大家经验,但教训反过来希望对大家有些须帮助,相对于初入此路的新手,或许我比大家稍微懂点行情,希望我能给大家充当一个向导,帮助大家少走点弯路!
数学——复习中切忌过度,考场上切忌保守
谈起数学,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感觉爱恨交加!我本科数学系的,今年却菜在数学上。老实说,我的数学功底并不差,每年二等奖学金也不是突击出来的,复习中感觉没有自己不会做的题目,至少就数四而言是这样,03级一学长因为数学被卡没能如愿,吸取学长之教训,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因自恃是数学系出身而对其放松过,我花两个月时间看完了同济版高数,工科的线代和浙大盛骤主编的概率部分,后面习题也都做过了,相对于本科所学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而言,这些内容自然不在话下,所以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自认为考研肯定不会考书本上这么简单的东西,看完后书就被扔在了书架上,从来没有再去翻过,此后便投入了陈文灯《复习指南》中,第一遍花了两个月,当然里面有超过一半的东西我根本就没有思路,当时着实感觉很压抑,而且一个很恼火的问题就是,由于三部分是分开编写的,线代看完时高数忘的差不多了,概率结束时也就只对概率有影响了,面对如此状态,我的确很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其连成一体,所以在第二遍看《复习指南》时我修正了策略,早上花两个小时看高数,晚上花两个小时看高代和概率,其中我做了三种标记:第一种是一看就没有任何思路,第二种是有思路但方法不是如书上般简单,第三种是做出来了但结果不对,其余的便是已经PASS的了,这样坚持了大概一个月就系统的把指南又看了一遍,我感觉这种效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