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怨说“让大夫瞧瞧吧!昨天让你去书房不去,现在病了吧!”
“这个总有些意外的!”诸贺之勉强的找了一个理由,秦姝不赞同的看着他,起身穿上衣服,喝了两副药睡了一晚身子轻了不少。
“不是不舒服吗?怎么起身了!”见她起来,诸贺之道。
“好多了,躺着也不舒服。我让管家请大夫来给你瞧瞧!”秦姝要出去,手腕被头他抓住“怎么了?”
“不是什么大病,就是一点咳嗽而已。用不着看大夫了!”上午衙门还有些事情,他走不开。
“病了就得看大夫!”秦姝坚持。
诸贺之道“今天衙门有件事情必须得处理,必须得去,我出门时去一趟医庐看大夫,药也在他们那儿煎了。”
“那好吧!”秦姝想了想点头,出去叫来来福交待几句,让他务必带着诸贺之去看大夫,来福信誓旦旦的答应。
诸贺之去衙门时没吩咐看大夫,马车停下他出去,看着眼前挂着的药庐瞪眼。来福笑嘻嘻的说“老爷,是夫人吩咐小的一定看着大夫给老爷把脉,看着老爷喝了药。”
“到底我是你的主子,还是你家夫人是你的主子?”诸贺之瞪了瞪眼,还是下了马车进药庐。
来福委屈的跟在身后,嘀咕。这不是两个都得罪不起,比起老爷来说,他觉得夫人更加得罪不起。若是阿杏一个不高兴,吃苦的可是他。
中秋节一过,杏树的叶子开始枯黄,渐渐的随秋风飘落,秦姝开始给孩子们做秋衣,诸贺之还是忙碌着,时不时去文州城下得县镇转转,看百姓们的收成,因为干旱今年的收成是不能比往年的,好在还有些收成,交完皇粮他们还有些大米留着过冬。
九月时,从京城传来公文,文州城挂了白绫,国丧。皇帝驾崩,举国同哀。知道内情的人却知道皇上不是自然驾崩,而是在几个皇子夺位时,被太子害死的,皇上欲废除太子立三皇子为太子。
太子心生怨恨,在中秋节那晚在顾命大臣的掩护下谋害皇上,二皇子以身护着皇上,两人受了重伤,二皇子不治而亡,皇上拖了三日药石无效,留下口谕给三皇子,让他继承皇位。
太子在那晚的谋划中被侍卫当场被抓,顾命大臣也无一例外,太子一倒,皇后被幽禁冷宫,太子沟通魏国罪名成立,皇上清醒过来后得知二皇子殁,气愤之下处不顾及父子感情,按律令判刑,秋后处斩。
新帝在先帝驾崩三日后登基。
秦姝倒是不知道,他们在文州城欢欢喜喜的过中秋节时,京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说知道是是诸贺之接到文书时从他口中知道的,诸贺之说新帝继续,对他来说是好事,再说顾命大臣已除,他们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秦姝想,要真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
白绫挂了没几天换上了红色的喜绸,恭贺新帝登基。
不管京城变成什么样子,对距离天高皇帝远的文州百姓来说似乎没什么很大的影响,唯一的影响大概就是减免一年的赋税吧!
他们上交的赋税粮食还在仓库,皇上的诏令一下来,诸贺之忙了大半个月,看着衙差们核对人数,让百姓们把他的赋税粮食领走,好好的过一个冬天。在这一件事上,百姓对这位新帝感激涕零,想着若是减免三年就更好了!
半个月忙下来,秦姝瞧着诸贺之都瘦了一圈,看着心疼,让厨房准备好一点的饭菜给他补补,祖母也赞成,两人难得的意见一致不用迁就谁。
诸母把她收到的礼物一支人参拿出来,让厨娘宰了一只鸡炖汤给他喝,诸贺之看着眼前的鸡汤皱了皱眉,把孩子们的碗拿过去一人倒了一点给她们,又给诸母夹了一块鸡胸肉,说“娘,不用为我操心!”
“怎么能不操心,瞧瞧你都瘦了!”诸贺看着几个孩子碗里的鸡汤,叹气说。
“哪有娘说得那么严重,倒是娘这段时间瞧着瘦了一些,娘多吃点!”他夹了鸡肉又夹鱼头,直到诸母眼前的碗里堆满了食物,他才停住。
诸母想说什么,看着面前的肉,叹了口气给他夹了几块好的,知道她怎么说都没用,儿子心疼孩子,也心疼她,她能说什么呢!
夏兰身子重了时,秦姝让她回去歇着,恒哥儿由奶娘照顾着,秦姝在十一月底发现这个月的葵水没来,心里有些怀疑,到了十二月还没来,她让管家亲了大夫进来瞧瞧,说是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
秦姝自从生了安哥儿,大夫说她的身子难以受孕了,这会儿又怀喜了,诸母倒是高兴了。她一直觉得诸家子嗣单薄,安哥儿又有隐疾,怕恒哥儿一个人撑不起来,一直希望诸贺之能纳妾。
自从那次被儿子拒绝之后,她好些日子没提,又想起小妹的一番话,她因为女婿纳妾气得吃不下饭,想着这个儿媳是不是也一样,倒是没怎么提。
这会儿得知她怀孕,倒像是她头胎一样高兴,拉着秦姝的手说“阿姝啊,你好好养身子,安哥儿的学习问题先放一边,等孩子平平安安生下来再说,大夫说了,你这身子不比以前。”
诸母许久没有对她这么上心倒是让秦姝有些受宠若惊,记忆中这样的场景似乎很久远了,大概是她刚进门那会儿,和她怀言哥儿的时候才有的吧,后来生下思柔,对她的态度越来越不好,如今看着和和睦睦的,其实都是她的迁就忍让得来的。
“娘放心,媳妇会好好的养着身子的!”教导安哥儿根本不是伤神费力的事情,她觉得没那么严重。
“那就好!娘已经让厨房准备了鸡汤,午饭时你喝一碗对身子好,你的身子骨似乎瘦弱了些!”诸母捏了捏她的手腕,秦姝越发的受宠若惊,盯着诸母看了好一会儿,惊愕眼前的人还是不是她。
秦姝不知道,诸母可是看在她肚子里的孩子的份上才对她好的,她希望是个儿子,这样诸家又多了一个能够撑得起的人,她也好百年之后去了见诸二。
求推荐,求收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