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鄱湖红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茶 馆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脸的头,此时也在桌子底下嗑得咚咚直响。不用说了,这两位船夫也和这店老板一样,已经准确无误地认出来了,端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大胡子老俵是谁。

    胡子挑抹了一把嘴,喝了一口茶水漱了漱口,才把两把金钩缓缓地揣进怀里。那部又浓又密又长又白的胡子又恢复了本来的面目。胡子挑把它轻轻地捋了几下,益发显得格外的神。随后,一串阴沉沉的声音,带着冷森森的杀气,从那道白色的帘幕里滤透出来,显得那样的威严慑魄:

    “现在,总算让你们,长了见识吧!”

    “不……不……大王,”其中一位胆大的船夫竟然冒死将错就错,战战兢兢地说,“大王,我们装了一船瓷器,昨天从景德镇沿昌江下来到了吴城,明天将要沿湖而下到马当去。见到大王您在这里,就自不量力想求个人情,想请大王开开恩帮我们一把,好让我们在这鄱阳湖上一帆风顺。”

    没想到那个船夫的这几句鬼话,编得是那样的合情合理,说得是那样的有板有眼,最后竟活了他们这两条狗命。他如果是说想看看您老人家一部这样的胡子,是如何吃得下这碗虾皮拌凉粉丝,喝得下这碗鸡蛋葱花汤的话。那么,这两位想寻开心的船夫明天无论如何是活不到马当的。

    胡子挑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们一眼,看得他们又在一节一节地往下缩,最后缩得就像两坨黑泥巴,两堆湖滩上常见的牛屎堆。

    他沉吟了半刻,才从怀里摸出一张巴掌大的黄裱纸。黄裱纸上有几道朱砂画的红痕痕,像道士画的咒符一般。

    “把这个贴在你们的桅杆上,从吴城到马当九百里,路上破了你一只碗,碎了你一只汤匙,都来找我算账。”

    两位船夫就像接过圣旨一样,双手接过这张黄裱纸,又连连磕了几个响头,才爬起来溜了。

    桌上那两份香喷喷的虾皮拌凉拌粉丝还在有一下没一下地冒着热气。胡子挑朝它们看了一眼,就一袖筒拂过去,把它们掸到地下。

    随着咣当咣当的两声脆响,胡子挑就急忙走出了这家茶馆。

    第二天,他再也没有来过。

    几天后,这条装瓷器的船就到了马当,真的是一路顺风,连碗都没有破一只。虽然吴城稽查局当时已经得到消息,知道这条船上装的不光是景德镇的瓷器,还有从贵州经湖南过来的五箱大烟土,三十多条“汉阳造”,但他们还是不敢去“稽查”了。为什么?虽然吴城稽查局当时也有几十条汉阳造,但他们却惹不起那张巴掌大的黄裱纸!

    这就是当年的胡子挑—— 一个风光无限的金钩大王。

    胡子挑走出茶馆后,就一直朝码头走去。他当然知道那家茶馆的老板已经认出了自己,如果再这样等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再说吴城毕竟不是鄱阳湖,更不是自己的黑虎山,由不得你撒野。如果那个老板给吴城衙门暗地捎个信儿,几十条长枪一来把茶馆围住,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难逃脱。

    胡子挑走出了茶馆后,在横穿豫章路口时却与一个打着黑布洋伞的人撞了一个满怀。幸好被撞的对方也是一个大块头,才没有被他撞倒在地。胡子挑抬头一看,没想到把自己吓了一跳——原来他竟然看到了那张脸——那一脸的横肉,那一脸的凶相。

    这是一张让胡子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脸啊!

    胡子挑一见这张脸,并没有发作,而是沉住了气,一声不响地走开了。这时,他却听到那个人在对着自己的背影狠狠地说:“蹿蹿蹿蹿死呀!瞎了你狗眼!也不看看大爷我是谁……”

    这种声音,又让胡子挑仿佛听到了几年前的那个早晨,在吴城码头上的那种骂声。他的心竟跳得那么厉害。当然,这不是害怕,而是一种不期而遇的激动。

    ——张蛮子,我终于找到你了!

    胡子挑在心里恨恨地说。

    等张蛮子走了好远,胡子挑才转过身来。他站在豫章路口,远远地看着张蛮子撑着一把黑色的洋布伞,在风雨之中走过了豫章路,然后头也不回地走进了长春客栈的大门。就在走上台阶的时候,还见张蛮子还很神气地收了伞,站在那里把伞上的水甩了两下。这时立刻从大门里走出来一个人,帮他把手中的那把洋布雨伞接了过去……

    胡子挑看在眼里,牙齿咬得咯咯地响。

    狗东西,看你还能神气几天!

    这时,胡子挑非常自信地对自己说——既然张蛮子进了长春客栈的大门,那么,长春客栈的那个“刘老板”肯定就是那个小朝奉三先生。这个张蛮子不姓刘,他也肯定做不了老板……

    霏霏细雨之中,胡子挑一个人默默地来到码头。他站在雨里,默默地看着那根直立在雨中的旗杆。旗杆已经霉烂了,差不多快了倒了。望着那旗杆,胡子挑在默默地说——

    爹,我找了那十二口皮箱!那十二口皮箱我找到了!

    长长的雨水和着泪水在他的脸上流过,顺着他那长长的胡须流下来,流下来,无声地落到地上……

    当天夜里,胡子挑又带着老三来到长春客栈后门,亲手把那条长布袋丢过高高的院墙,让它落在长春客栈的后院里,然后就连夜带着弟兄们回黑虎山去了。他要给长春客栈的那个“刘老板”和张蛮子一个信号——当年送那十二口皮箱的人今天找回来了!

    他们的小船向黑虎山划去。就在这回山的途中,面对这无边的夜色和满天的风雨,还有这脚下几千年都在流淌的湖水和头上那方苍茫的长天,一个复仇的计划,终于在胡子挑的心中酝酿成熟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胡子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这是当年在吴城时,从潘遇求那里学来的一句古训。

    我怎么会想到这句屁话呢!

    胡子挑似乎有些得意地在问自己。

    湖面上有风,吹动着他那部已经变白了的长胡须,也吹动着鄱阳湖的水。波涛把船帮撞得啪啪地响。远远的湖面上似乎有两点幽幽的光在闪动。是渔火吗?胡子挑死死地盯着那两点远远的光。他觉得这很像爹的眼睛——那双至今恐怕还没有合上的眼睛。

    再过个把月就是端午节了。胡子挑想到了粽子,想到了家家户户大门上挂的菖蒲和艾草,还想到了划龙船。他在心里对自己说:该是动手的时候了!

    “老三,回去了我们也准备一条龙船,快过端午节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