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股海茫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重返岗位(1)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种莫大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包围着秦泊洋,让他追悔莫及。他太冲动了。如今,房子没有了,钱也让他葬送完了,就连工作也让他丢掉了,他几乎一无所有,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步了!他现在才知道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他来说多么重要,他多么渴望再回到学校工作啊!

    忽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我还有希望恢复工作吗?毕竟我脱离岗位才半年多,并且本县里也有停薪留职的实例。尽管我当初是在没有获得批准的情况下自动脱离岗位的,基本上属于不辞而别,但是我毕竟写过停薪留职的申请。对,只要有一线的希望,我就要尽100%的努力。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啊,这么好的工作,让我就这样丢掉了,实在可惜!况且我已经干了这么多年!

    秦泊洋打定了主意,他要上班!

    第二天,秦泊洋找到了学区领导,吞吞吐吐地说出了想回单位上班的想法,遭到了一口拒绝。

    他又马不停蹄地乘车赶到县里,风风火火地找到了县教育局领导。这次,他坦诚地承认了自己当时离岗的错误,以期得到领导的同情和原谅。局长告诉他,两个月前,教育局里曾经开过会,也下发过文件,要求离岗老师迅速归队,以规范教师队伍……听了局长的介绍,秦泊洋的心里有了底。

    之后,他又从侧面托人在学区领导面前说情,不见效果。

    他几乎绝望了,他的精神快崩溃了。

    两天以后,他以“玩命”的态度再一次找到了学区领导,软磨硬泡。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工作又恢复了。

    多么“惊险”的事情啊,差一点工作就丢掉了。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将遗憾终身!

    秦泊洋曾经想过,要是让他丢掉工作,长期泡在单调的股市里天天枯燥地炒股,他会憋疯、他会变傻、他会后悔一辈子的。现在他还算幸运,虽然在股市里输了个精光,但是工作还没有丢,他还有那么多可爱的学生在等着他,他该上班了。

    这半年多时间以来,他在证券公司和家之间两头跑,家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妻子为了操持这个家和辅导女儿学习,花费了不少心血,而他为这个家付出的却太少太少。他太对不起家人了!

    想当初,他是那样信心百倍,信誓旦旦地要赚大钱,发大财,买洋楼,买轿车,让老婆孩子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跟着他过好日子,让亲朋好友跟着他沾光;他还要捐出巨资,兴办社会公益活动。可如今,他如同一只丧家之犬,落到了寄人篱下、狼狈不堪的地步,几乎山穷水尽,他的宏图大志也成了泡影。带着沸腾的热血和满腔的希望出去,带着冰冷伤感的心和无限的失望回来。

    过去的事情就要告一段落,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想着卖房炒股的一系列豪壮、惊心的历程,他心潮澎湃,后悔莫及。他没能实现发大财的美梦,更谈不上给妻子买洋房买轿车,以及兴办社会公益活动了。

    想来想去,还是给妻子买辆摩托车吧,她每天都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行走七八里的路程,有时候既要上班,还要顺路把女儿送到女儿的学校,太难为她了。给她买辆摩托车是他的一点小意思,他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

    秦泊洋来到银行,取出了前些天存放在银行的那两千多块钱,然后来到了摩托车市场。

    他精心地挑选了一款女士摩托车。

    骑着买来的摩托车,他心事重重地回了家。

    从2000年2月入市,到9月份的撤离,仅仅半年多的时间,秦泊洋几乎赔光了老本。这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

    2000年9月底,秦泊洋结束了半年多的离岗生涯,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他被分派到一所偏远的小学校工作。

    今天是秦泊洋离岗大半年之后第一天上班工作。下午快六点了,他才回到了家。

    见他满脸喜色,妻子冷冷地问:“你怎么才回来,干啥去了?”

    “哦,上班去了。”秦泊洋平静地回答。

    “什么,上班?”妻子以为自己听错了,惊讶地追问。

    “嗯。”秦泊洋应了一声,波澜不惊。

    妻子还是一头雾水:“上什么班,在哪儿上班?”

    面对瞪大了眼睛惊诧地看着他的妻子和女儿,秦泊洋赶紧平静地解释道:“我又回单位上班了。”

    妻子和女儿猛然听他说不炒股了,要回去上班,简直不敢相信:你工作不是丢掉了吗,都大半年了?

    “真的吗?哄人呢吧!”她们似笑非笑、半信半疑地不停追问他这事是真是假。

    秦泊洋郑重其事地点着头。

    妻子和女儿仍然不相信。

    秦泊洋就把这些天他找领导要求回去上班的事情告诉了她们。之前他怕事情不成功,就一直瞒着她们。

    听了他的述说,妻子和女儿高兴极了,赶紧到房东的屋里给老家里打电话报喜讯。

    “奶,爷,我爸又回去上班去了……”隔壁房东的房间里传来了女儿激动的声音……

    是啊,有一份工作真好,尤其是有一个铁饭碗真好,这么好的工作,要是丢掉了,那该多可惜啊!秦泊洋格外地看重他的这份工作了!

    ……

    秦泊洋工作的这所学校在这个乡镇的西北角。说它是学校,其实是夸大了它。准确的说,它是一个教学点,因为学校仅仅开设了学前班到三年级共四个教学班,全校总共才六十多个学生,这种规模的学校在他们这个紧靠省城的“比较发达”的地方实属罕见。

    小学校西边是一条南北走向、十多米宽的大渠,渠比较深,中间最深处有五米多深,渠水时断时续。大渠的东渠坝也被作为一条大路用,它把大渠和学校从中间隔开。

    相对于渠坝来说,学校的地势非常低,四周被高大的围墙包裹着。学校的西墙紧挨东渠坝大路,学校的大门就开在西墙上。站在渠坝路上的学校大门口往学校里面望去,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坡度很大的用旧砖块铺成的小路,到了下雨天,这条从大门口铺向校园里的砖路,可以当做滑溜板用。再往里看,可以看到校舍上的灰色瓦顶。秦泊洋曾经想过,要是把校墙的四周用水泥糊得严严实实的话,还可以把校园当做一个很深很大的养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