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股海茫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回顾过去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倒腾国库券的事情是秦泊洋在90年春天的一个星期六里搞的“创收”活动。当时,他骑着自行车,在离家几十里地的黄河西岸的一个村庄,收购国库券。之所以选择这么偏远的地方,主要有两个想法。这里离他的家远,没有人认识他。另外,交通便利的地方,人们在缺钱的时候,自己就拿国库券到银行兑换了,不但收回了本钱,还得到了利息,一般不会折价卖给上门收购国库券的人。而且经过这几年的时间,他们手头上的国库券基本上都卖掉了。只有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农民手中才有可能有一点国库券。正值春天需要用钱的时候,如果他们手头有国库券,又急需用钱,那么只能出手了。

    他走村串寨,学着小商小贩的样子,吆喝着“收国库券喽”的调子。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才收购了三户农民四张共计60元的国库券。

    第二天,他把国库券拿到县银行兑换,净赚了15元。相对于当时的工资收入来说,一天有15元的收入,已经很可观了。只可惜当时农民手中的国库券所剩无几,再加上他们的觉悟已高,有了国库券直接拿到银行兑换,所以他倒腾国库券的事情只进行了一天便终止了。

    至于养鸡的事情,说起来那就话长了。

    那还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他这个人事业心很强。他对当领导干部有着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他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国家领导人,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强大,让中国人都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理想,名扬天下。所以在上中专、大专以及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一方面,树立雄心壮志,构想宏图大业,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把工作干得卓有成效,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渠道结识了许多上级领导。他希望通过内因和外因两大作用力使自己的仕途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然而经过几年的拼搏和磨难,以及多次碰壁以后,他发现了官场的尔虞他诈和险恶,逐渐明白了自己刚直的秉性是不适合做官的。做官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外,还要精通“为官之道”,为人处世要圆滑,最重要的是要有“官运”。

    干成一番大事是他从小就立下的大志。为官之路不通,他就选择了发财。他要通过拼搏,成为李嘉诚、霍英东、泰勒、巴菲特那种叱咤经济界的风云人物,成为百万、千万、亿万富翁,造福千千万万的百姓。他要拿出一大部分来,创办爱心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孩子免费受教育;救助孤残,让残疾人也有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一片乐土;他还要救助更多的穷人……他要让自己的亲人跟着他享福。

    怀着美好的愿望,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的前几年,他家乡所在的生产队出现了好几个“暴发户”——万元户,他们有的是“韭菜大王”,有的是通过种植优质葡萄发家致富的“葡萄大王”。他们是大家饭后茶余议论的热点,也是村民们羡慕的对象,几乎没有村民不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逐渐的,创办一个企业,获得丰厚利润成为他当时最大的愿望。

    那时候,他住在村子里,虽然学校离家远一点,但是下班后的休闲时间很多。听到有好几个邻居大叔成了万元户,他心里先是羡慕,随后是嫉妒,最后变成了着急。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民都能赚大钱,他这个文化程度这么高的老师,难道还不如他们吗?

    那么,搞什么事业好呢?

    正好听说同村一个年轻人在搞蛋鸡养殖,效益不错,他动了心。

    他从书店里买了几本养鸡的书,又调查了活禽市场,还走访了这个年轻人,看了他的养鸡场,了解了他的养鸡状况,最后算了一笔账:养一期蛋鸡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每一只蛋鸡,鸡蛋和鸡退槽下市卖鸡肉所获的利润,减去鸡的幼苗费、疫苗费、饲料费等等开支,能净赚20元左右。如果养1000只鸡的话,两年就可以净赚两万元,这在当时是多么可观的收入啊!

    于是他腾出了自家的四间闲房做鸡舍,又购买了800只鸡崽,开始了业余养鸡的生涯。

    养鸡的生意着实不易啊!要准备鸡舍,要购置鸡苗,要给鸡打针吃药喂料,要定期清扫鸡粪,给鸡舍消毒,定期给鸡打疫苗。小鸡长到一定程度,要给鸡剪短长长的角啄……要把小鸡养成蛋鸡,再把鸡蛋卖出去变成钱,最后还要把退槽的老鸡也卖出去变成钱——一系列又脏又累又繁杂的事情!

    最让他难忘的是每个礼拜天都要赶着毛驴车去十里外的县镇去买饲料,然后运到加工厂,用机子将饲料粉碎,最后再用毛驴车把各种粉碎后的饲料拉回家,按书上的配方比列配好料、掺拌均匀。

    刚买来小鸡仔的时候,他天天晚上守候在鸡舍里,观察温度计,给鸡舍里的炉子添火,生怕小鸡冻着。小鸡受冻就会挤堆取暖,这样压死的可能性就很大。为了防止小鸡扎堆压死,他天天晚上守在鸡舍里,一守就是一个多月。

    待小鸡长大了,他仍然不能闲着,天天六点钟就被闹钟叫醒,按规律给鸡开灯照亮、添水添料,给鸡准备好一天的饮食,让鸡开始进食、生长。然后吃完早饭,骑自行车到七里外的学校上班。下午放学回到家后,又开始忙碌了。刚开始时他还没有雇伙计,想省些钱,所以鸡场里里外外的活几乎都是他干的,太忙时也让亲戚来帮帮忙。那时,他在鸡场里干活是全副武装:头上戴着圆延礼帽,嘴上捂着大口罩,身上换上白大褂,脚上换上长筒水靴。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把外面的疾病传到鸡场里,同时也是怕身上和腿脚上直接沾上鸡屎。因为他的经济条件不太好,鸡是散养的,鸡舍里到处都是鸡的粪便。

    谁知他风里来雨里去,忙来忙去,一场法氏囊鸡瘟让快成年的八百只鸡一夜之间死了三百只。羞于启齿,怕被人看见笑话,他悄悄把病死的鸡收集在几个袋子里,趁着夜幕,偷偷驼到远处的大渠里扔掉了。

    这场瘟疫毁了他的鸡场,也毁了他的发财梦,伤透了他的心。

    最终的养鸡结果是,去掉养鸡成本(不含自己的人工费),没有亏,有没有赢利。

    当处理掉最后一批退槽的蛋鸡后,他感觉到身上的千斤重担一下子卸了下来,浑身轻松,再也没有身心压力了。养鸡是所有养殖业甚至所有行业中最繁琐也是最脏的活,然而却让他干上了。早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