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为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 大惊喜,妈妈好像有了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年关且近,这几天大街上到处都是孩子们玩闹的声音,也丝毫不觉得冷。

    这几天思蓝爸妈还是照旧隔一天去一次县城卖菜,仍然一样火爆,后来甚至用不了两三个小时就能卖完,然后顺路把年货捎回来,家里该买的都买齐了,不该买的也买了不少呢。

    思蓝对于过年衣服的问题已经不在纠结了,生在什么年代穿什么年代的衣服吧,这要是真和小说上写的似的穿越回古代了,她还能不穿衣服不是?小时候不就穿这个啊,现在家里条件好多了,原来都是做的不也是一样欢喜嘛!

    思蓝虽说也跟他们一起玩的欢,但是她还是蛮细心的,只要爸妈不在家的时候,把大门一锁,就经常去棚上转悠。这大过年的,除了鞭炮就是火药,可别一不小心落到大棚附近才好,虽说不是提防坏人恶意,但也不排除意外,小心使得万年船。

    明天就是除夕了,今天爸妈还是起了大早去卖菜,思蓝照顾自己的同时,还得照顾俩豆豆,照看大棚,没有其他同龄人那么心无旁贷的玩的厉害,毕竟她对于新年也没什么期待的。

    …………

    郑建军推开大棚门,看见黑豆儿抬着头眼睛眨巴着看自己,在确认来人不是偷菜贼还是熟人之后,摇了摇尾巴,示意他进去。

    郑建军真觉得黑豆是条不一般的狗,记性这么好,跑起来爆发力也很强,关键长的也很“帅气”,摸了摸它的头,说了句“真乖”。就进去了。

    今天他是奉爸爸之命来给秦叔叔送礼的,看见家门紧锁着,想到思蓝肯定在这儿,于是就骑上车子来了棚上。

    思蓝正蹲在畦子上,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正入神呢。也没发现有人进来。郑建军轻唤一声“思蓝。”她这才抬起头看着郑建军也没说话。似乎知道来人就是他一样。

    “在想什么?这么入神?”郑建军好奇的问道。

    “你还小不懂啊…”思蓝幽幽的开口,把郑建军差点雷个跟头。

    她是在想以后家乡该如何全面推广大棚呢?想到原来发展后的家乡是一个工业城市,发展很快,对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倒是很有帮助。但是对环境保护就是负面影响了。想到这些,才不禁眉头紧锁,要是能全市推广大棚。以后城市发展方向倾向农业,似乎环境污染就没那么严重了。

    “说的就跟你比我大似的!”郑建军不禁扑哧笑出声来。

    思蓝仿佛回过神来似的说道:“建军哥,你怎么来了!有事?”

    “奉我爸之命来给你爸送礼啦!”郑建军说道。他们家这两天刚开始准备过年的各种事宜,今天还在热火朝天的打扫卫生,他想逃避,所以爸爸说来送礼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揽下来了。

    郑建军幽默的语气,把思蓝逗笑了,她也假腔假调的用天津话学蔡明老师:“你这是助长不正之风,不可。不可啊!”

    两人笑作一团,笑过后两人多少有些尴尬。自从思蓝知道自己的事情后,郑建军就觉得她这颗小脑袋实在是太精,也不把她当小孩看了,今天来还想和她诉诉自己的相思呢!

    思蓝也是打量着郑建军,从认识他到现在,也没仔细审视过他长什么样,细细看来,郑建军还是很帅的呢。

    十七八岁的年龄特有的阳光,在他身上一览无余。一米七左右的个头在那个年代的同龄人里已经很拔尖了,下巴上刚刚冒出的胡须,喉结也凸显了出来。

    思蓝竟对着比自己小十几岁的男孩发起了花痴,对自己这种行为的评价是,这年代,无帅哥啊,好不容易看见一个,岂能放过!

    中午思蓝爸妈回来,郑建军交代完以后也回家了,过年虽然想逃避责任,但是事情还是比较多的。下午赵国盛一家的到访给一家人增了不少欢乐,赵国盛五岁的女儿和思蓝非常投缘,直嚷着要不回家了留在这里和姐姐睡。

    除夕的那天一家人哪也没去,好好睡了一晚,期待晚上的守岁。

    ……………………

    这一年就在高高升起的焰火中又结束了,用思蓝的话说就是,“又老了一岁啊”

    走亲访友,看望老人,这些思蓝都不是很感兴趣,所以这个年思蓝也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倒是过完年流行了起来一首歌,在思蓝听来几乎是老掉牙的,但是现在却被所有人都喜爱传唱的歌,韦唯老师的《爱的奉献》,几乎一时间,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元宵节过完,开学也是迫在眉睫的,大家是各怀心事,有的感叹放假过得太快没玩够,有的感叹本该自己的压岁钱父母给没收了,还有的感叹原来的衣服都穿不上了,总之是各说各的,同学们三五成群的,人群中还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开学的第一节课,没有正式上课,班主任张芳老师迟到了几分钟才到教室,穿了一件崭新的呢子大衣,整个人看起来神清气爽,她身后还跟了一个年龄跟大家年龄相仿的女孩。

    女孩的穿着,思蓝一看就不是农村孩子,从头到脚都透着那么一股城市气息,脚上一双红色小皮鞋,一身红格格小制服,头上扎着一个蝴蝶结,简单的马尾扎着,看上去干净精神,还颇有点学舞蹈的气质。

    老师让她自我介绍,她话语不多,只是简单几句,来自县城,名叫张晓琪,没有过多的话语及表情,看同学们的眼神也是木然的,和长相大相径庭。

    思蓝一眼便看出这女孩有故事,脑中咕噜噜相出了N多想法,张老师暂时安排她自己一张桌子,在教室靠门口最前面一排。

    后来的后来,思蓝才知道。她是由于父母婚变才跟随母亲回到姥姥家这边的,怪不得话那么少也不跟其他同学搭伙呢,这个年龄正是小女孩的敏感时期,一不小心就来个抑郁了。

    过了几天思蓝告诉妈妈班上这个同学的时候,妈妈也很同情她,还对思蓝说到:“这种同学你要多帮助她。多和她在一起玩。别孤立她!”

    殊不知,后来因为思蓝和大美她们的好心,还惹得张晓琪不乐意,本来大家很有心和她交个朋友。因为她一句“乡巴佬”,让不怕事的大美来了气,不管不顾的冲她来了一顿。

    “我们乡巴佬。不能跟你这城里的大小姐一起玩,看你多洋气啊,我们都是土包子。你这个城里的洋气人怎么跑到我们这连老师都乡巴佬的学校来了呀!告诉你吧张晓琪,来了这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