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也没有因为她疯魔的事而剥夺她的管家权,所以她依然和王熙凤管理着这府中上下,大大小小的事。
而宝钗也不再那么锋芒毕露,而是一如当初般谦和有礼,从容大度。不过黛玉对她却不敢掉以轻心,谁知道她什么时候会算计你,所以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态度就可以了。
探春和湘云自上回从王府归来后,便走的极为亲近,一如当初湘云和宝钗那般亲密。就是不知道这段友情又能维持多久。
黛玉已经不想再在贾府待下去了,她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离开贾府,去追寻自己想要的悠闲生活。
黛玉当初从紫薇神君手里得到这个空间时,神君已经帮她和空间锁定,也就是说无论黛玉轮回多少次,这空间将永远跟随着她。这也是黛玉为什么要走出贾府的原因之一。
她想着到各处搜集一些珍稀植物、药材、种子及其他空间所需的东西,把这个真正属于她的“家”打理的犹如一个真实的世界一般。而她就可以在这个世界、这个家中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的生活。
正在遐思的黛玉,忽然想到还没有查看过从王夫人那里得来的东西,一时兴起,便走到库房里细看起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夫人私库的东西。这些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什么时兴的绸缎布料、珍贵的瓷器、炕屏、首饰等等,真是琳琅满目,价值不凡。
黛玉粗略的将这些东西都给分了类,将没有标记的东西单独放在一边,等日后或使用或变卖。至于有着明显标记的东西,黛玉暂时也没什么好法子处理,便先放在库房里保存着吧。
费了半天功夫将这些东西整理好,黛玉取过一个垫子坐在地上,开始翻检密室里的那堆大大小小的锦盒。
黛玉伸手拿起一个锦盒,开始了仔细的查看。随着一个个盒子相继打开,黛玉就愈发的感慨。这些盒子里东西无一不是精品,件件都价值不菲。而上面的印记更是来自四面八方,除了有林家的东西外,四大家族的东西也都各有几件,就连远在江南的甄家也没落下。而最让黛玉佩服王夫人敛财能力的是,这其中竟然还有皇家之物!至于是元春所赠,还是皇上当年给贾府的赏赐,这就不得而知了。
这时,一个有些破损的普通匣子引起了黛玉的注意,这匣子在这堆光鲜亮丽的锦盒中显得格格不入。凭着黛玉的经验判定,这匣子里的东西绝对是最珍贵最要紧的。黛玉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略显激动的拿过匣子,带着无限的期待打了开来。
等黛玉看清里面的东西后,心情如泄了气的球般慢慢地低落下来。只见匣子里满满地都是面额不等的银票。有些失望的黛玉漫不经心的翻检着,突然她的手顿在了那里。这银票底下竟还有别的东西!这让黛玉重新兴奋起来了。
将银票扔到一边,黛玉把底下的东西拿了出来。只见上面一摞子纸张竟是王夫人放贷的凭据,而底下则是一封封书信。黛玉随手翻弄了一下,看到这些信的时间有早有晚,最早的竟有十多年之久。
忍住心中的好奇,黛玉拿起其中一封拆开看了起来。等大略的看了一遍,黛玉的心随之沉了下来。她迫不及待的一封封的读了下去,等把所有的书信看完,黛玉已被震惊的麻木不仁了。
此时的黛玉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这些书信都是王夫人及贾府作孽的证据,件件都超出了黛玉的预料。这其中有王夫人借贾府的权势包揽诉讼的,有贾府和甄家为忠顺王爷敛财的来往书信。还有忠顺王爷吩咐贾府铲除异己的书信,可谓罪大恶极、罄竹难书。
而让黛玉难以接受的是,这其中竟有一封来自林家的密信,这信上说,已经按照府里的吩咐,给林如海下了毒,想必不到半年,林如海便会虚弱而死。
林如海是被贾府的人害死的!黛玉真是难以接受这个现实。虽然她对林如海没有感情,却不能不对林如海的遭遇表示同情。这林家也太多灾多难了,一家子都是被贾府害死的,家破人亡真是林家血淋淋的写照。
黛玉此时已经不是简单的愤怒了!素有正义感的她决定要把这些罪证寻机交给朝廷,将贾府这个毒瘤彻底铲除,让他们不再造孽祸害人。既然自己如今已是林家人,那就由她为林家和绛珠讨回一个公道。
冷静下来的黛玉也曾疑惑过,王夫人为什么不把这些要命的东西毁掉,毕竟只有彻底销毁才能最大化的保护自己,可转念一想,黛玉便明白了王夫人的心思,她是想着用这些东西作为要挟,不仅仅是要挟那些与之有交易来往的人,更主要的是要挟贾府的人,保证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只是自认已经把东西收藏的极其隐秘的王夫人,压根就没想过会有失窃的时候。所以她那自认高明实则愚蠢的做法,生生的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心中有了决定的黛玉将这些罪证慎重的放好。又把所有的东西归类统计后收了起来。
经过一番忙碌,黛玉从王夫人那里得来的东西,粗略的算计了一下,密室的珍奇玩物,加上十一万多的银票,总价值竟有二十多万两。若再加上王夫人私库里的嫁妆及各色物品,已经接近三十万两之巨了,这已经远远超过了贾府贪墨的林家财产。
看到这些,黛玉因林如海被暗害的愤怒才得到了些许缓解,不管怎么说,这也算为林家讨回了一点公道。
黛玉带着复杂的心情出了空间,坐在窗前陷入沉思之中。自己作为一个养在深闺,没办法与人接触的女子,要怎么把罪证送出去?又能送给哪个可以相信的人呢?黛玉不禁纠结起来……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