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后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心宁专访录1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心宁拜访录

    文:欧后辉,笔名:心宁

    专访台湾某著名照明有限公司总裁,鉴于对方特别提示,出于对受访对象的隐私保护,下面仅以他的姓氏出现。

    一: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按着笔记本上路线的指示来到了一个豪华小区,按了门铃,很快,门开了。一个中年男子热情地伸出手,他的手刚劲有力,他豪爽地说道:“别这么拘束,进来坐吧。”

    房子很大,却一点也不显得空荡,墙上挂着的诗、词、字、画,让人一见顿时油生敬意。

    坐在茶几旁边,他递上了一杯茶,笑道:“来,尝尝,这是我从台湾带来的台湾茶,这茶源于大陆的福建,但与福建茶的差别非常大,这种茶可以冲七、八泡以上,而且不论泡的时间长短,即使泡一天也不变色不变味,香味依然纯正,而同比仿冒台湾茶叶的福建产茶叶就不行了,泡的时间一长就变色变味,冲不了几泡就没了香味。”

    我品了一口,说道:“果然是香味十足,不过我对茶完全是外行,所以您可能要对牛弹琴了。”

    “喝茶呢只是一种对生活的品位、体验,而生活本身更多的是随意、随性而不是理论和大道理,所以来我这里喝茶没那么多讲究。原来你就是欧后辉,你哥哥和你妹妹我都见过,一直听你妹妹说你是一个作家,想来我这坐坐,不过着实抱歉,因为我实在太忙了,所以一直都没能抽出时间来。”

    “作家这个称谓不敢当,我那也就是纯粹的爱好。只是不知我该如何称呼您呢?”

    “其实我非常喜欢你们三兄妹,虽然和你们接触并不多,但你们身上有着一股从骨子里冒出来的冲劲,而这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已经是很难得。从你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台湾是属于资本主义经济,远比大陆现实得多,自然人情味也就淡薄得多。我是很喜欢文化人,虽然我自己没多少文化,而且台湾和大陆虽然分隔两岸,但两岸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一样的,所以我也非常喜欢大陆的朋友。你和我孩子差不多大,要不你就叫我叔叔吧,今天我就倚老卖老一把。”

    “行,那我以后就叫您黄叔叔了。不过说句实话,见您一面还真难。”

    “没办法,我是大陆、台湾到处跑,不过没事,如果下次你有什么事你就给我发邮件吧。这次你是想通过我这里了解点什么呢?”

    “首先,我非常感谢叔叔能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一个小时来接受我的拜访。其次,我想了解一下叔叔您从一个台湾人的角度,是怎么看待中国这片市场的。中国现在全面实行经济建设,这对于你们来言,可谓是大机遇。一到大陆,你们那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可等都成了优势。”

    二:

    “稍等,给你看样东西。”说着他掏出了证件,“大陆虽和台湾是本属同根,但这中间还是有着些许差别的,从这个证件里面就能看出台湾和大陆的些许不同。我们的身份证,正面是本人的身份证明,反面是配偶的身份信息,身份证号码是10位。而你们的是正反面都是自己的信息,号码是18位。我们称你们这边为大陆,你们称中国;我们称我们自己那边为中华民国,你们称之为中国台湾。你们称“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东盟,而我们称东协。不过说句实话,近些年,大陆对我们台湾还是给出了许多实惠,大多数的台湾人想法其实和我一样,那就是希望两岸能经济昌盛、共同繁荣。在现在很多台湾人的心中,尤其是年轻人,是向往来大陆发展的。给你讲个电影片段,具体内容我记不大清了,大概意思是这样‘毕业多年之后,同学们在一个豪华的酒楼举办同学聚会。大家都互相询问着对方这些年做了些什么?现在做的是什么职业。有的当上了教授、有的当上了高层管理,大家都以他们为荣,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坐在角落里的那个最是沉默的学生,他其貌不扬,而且当年就是班里最调皮捣蛋的那个。后来,同学们走过去询问他现在在干的是什么职业。他平静地说道‘卖牙刷’,他的话一出,立马在场的所有人都大笑起来。大家更是调侃地说道‘在哪卖呢?要不我们一起去照顾你的生意。’结果他站起来说道‘在中国大陆,这些年赚的不多,也就只够买下几栋我们现在踩的这样的酒楼。’立马所有的笑声都变成了沉默。’当年的这个片段我印象非常深刻。不知小辉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电影片段的?”

    “既然叔叔问道了,那我也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其实现在的中国也变现实了,首先,年轻人都倾向于以貌取人,就像电影片段里说的其貌不扬。其次是教育出的问题比较大,不要说小学,就连大学都还是‘木桶原理’式教育。如今,我们看看这外面的社会,早已是热火朝天,可大学里的课堂却依旧还是死气沉沉。而稍微做出点出格的事的学生,都会被周边的学生和老师认为是另类甚至是问题学生。”

    “当年我就是这样的典型,对于男的来说,长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得如何,像我这样的,走到哪都会被人遗忘,不过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少了那么多烦扰,我可以更安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另外,如果年轻人连一点敢闯敢拼的‘冒’劲都没有,那么即使是学历再高又能做成什么事呢?那种只有别人吩咐才去做事的人其实是奴役性很强的人。所以另类的学生并不是坏学生,当然这个另类是要有原则的,他(她)不能是违法乱纪、伤天害理。如果他(她)的另类是在于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不按常规出牌,那么这样的学生其实是应该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的。在如今这个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网络飞速发展,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有句名言是这样讲的‘山里的孩子醒来时才发现早已失去了家园’。多少死守陈规的孩子,明天说不定连个最简单的工作都找不到。因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到的工作岗位将被机械所取代,而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什么都不多就属人最多。不顺应时代的变化,不赶追时代的脚步,人们又怎能翻身呢?难道天天喊着翻身就能掉下馅饼,那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想得到的,你想到了那不算什么,大家都没想到的,你想到了这才算本事。21世纪不是科技的革命而是观念的革命,只有那些敢闯敢拼的孩儿才有可能在这场商战中胜出。不过怎么说呢,学校毕竟只是我们人生的初始点,人生的路很长,别人看不起我们没关系,关键是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脚下的路。毕竟自己的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