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步芳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五章:帝王之道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武昭侯苏成礼正当盛年,却因旧伤请辞,并且要让年仅十五岁的嫡子袭爵。

    这个消息不过一两天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皇上对此事态度不明,虽武昭侯已经上了折子好几日,却还是并未做任何表态。

    此时,宫里的昭华殿里。

    王贵妃一面听着心腹嬷嬷的回禀,眼中时而凌厉,时而冷冽,时而欣喜。

    “没想到他苏成礼竟然这样就放弃了。”

    听罢这件事,王贵妃阴冷着脸,恨恨地道:“竟然想这样就摆脱出去?哼!不让遂了本宫的意思,也莫要怪本宫心狠手辣。”

    说罢,眼中尽是冰冷,然而立在身侧的宫女嬷嬷们却是动都未动一下,大气儿也不敢出。

    “你今日就且出宫去……”想了想,王贵妃冷冷一笑,唤了身旁一人来如此这般的吩咐道。

    那人恭敬地听完,应道:“奴婢明白,贵妃娘娘放心。”

    说罢就给王贵妃行礼,退了出去。

    这里王贵妃嘴角噙着一丝冷意。

    过了良久,只听闻一声闷响,只见王贵妃却是将手重重地落在了身侧的桌上。

    “娘娘,小心手疼。”身旁的宫女皆是一怔,一个忙上来劝道。

    王贵妃却好似没有听见一般,只是愤恨地咬着牙。

    好你个苏成礼!你以为你抽身,本宫就拿你没了办法么!

    不过……

    想到这里,王贵妃心里又多了另一分算计。

    *****

    武昭侯请辞隐退的事,萧冽自然是已然告知了宛儿。

    最近朝局之中的事,萧冽也多有言及,宛儿自然知晓。自己父亲的折子已经是递上去五日了,然而却是皇上那边的动作,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想到这里,宛儿也是忍不住心急。

    难道皇上看出了什么?不愿意让父亲这么明哲保身?

    摇了摇头,不可能。

    纵使皇上看出了父亲是为了保全苏家而辞官,但是却也并非与苏家有什么干系啊?毕竟这件事来说。都是苏家处于弱势。父亲若此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皇上若是知晓了,只怕更是不会为难苏家,而是会警惕王贵妃等人吧。

    但如今这个局面。宛儿却是觉得怎么也看不透了。

    “依我看来,只怕父皇还有旁的心思。”萧冽道。

    宛儿一愣,旁的心思?

    “王爷是何意?”对于这些皇家之事。宛儿自然是不及萧冽看的透彻,遂问道。

    皱了皱眉,萧冽也不掩饰。直接说道:“之前不是说么?卫家跟皇后的态度有些奇怪,我最近这些日子就多留意了下那边的事,只怕卫家是出了大事了,这个时候武昭侯要隐退,只怕父皇也会多做思量吧。”

    闻言,宛儿心里一惊。

    没想到卫家果真出了事。

    “那王爷可知晓卫家到底出了何事?竟然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宛儿忍不住问。

    摇了摇头,萧冽叹道:“卫家口风极严。就是是卫家人,也不过是那几个人知晓。可见此事非同一般。”

    宛儿自然知晓萧冽说的那几个人是什么人。

    必然就是卫家真正掌权的人罢了。

    眉心微蹙,宛儿的脸上是掩不住的担心。

    卫家的势力,宛儿自然是知道的,现今大周,几大世家,有宜昌侯府已然渐渐远离了军权,宛儿的两位舅舅更是成了朝中举足轻重的文官,而安平侯府唐家,也是已然跟周家一般。建宁侯王家,也就是王贵妃的娘家,虽是权势大步如前,但是拉拢了端王。

    王家虽不及卫家跟武昭侯府,但是现今卫家出了事,而自己的父亲要请辞,若是皇上准了父亲的折子,那么只怕军中会发生大变。

    王贵妃本就是心存夺嫡之意,若是再没了辖制……

    想来,皇上是知晓了卫家之事了,若是皇上为了稳住大局,是断然不会让王家如此得逞的。

    但是若是父亲不辞官,却也是不行的,岂不是中了王贵妃的计?

    想到这里,宛儿就是觉得头疼。

    没想到这朝局之事竟然是这样的复杂。

    “若是卫家出了事,只怕皇上又要重新考虑父亲的事了,妾身只怕……”宛儿一面说着自己的担心,一面靠向萧冽的肩膀。

    卫家出了事,皇上却是不可能眼看着王家势力坐大,必然需要一个人挟制住王家跟端王,那么父亲这个在军中极有威望的武昭侯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但是若是如此……

    宛儿心里一紧。

    父亲现今就已然功高震主,且皇上也是极为顾忌父亲在军中的威势,若是卫家出事,父亲若是要牵制王家跟端王,只怕势力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皇上又岂会放心父亲?只怕刚处理了王家之事,父亲就会成为皇上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想到这里,宛儿就觉得周围凉的厉害。

    若是皇上有了这个打算,那么苏家的下场也就只有家破人亡了。

    “别怕。”萧冽感觉到她身子在微微颤抖,轻轻地将宛儿搂进怀里,说道,“此事也并非你想的那么悲观,还有转圜之地。”

    “王爷的意思是?”宛儿问道。

    “虽说卫家出事,对于王家来说,武昭侯在这个时候辞官,虽是坏了王家之前的计划,但是却又给给他们指了另一条路,想来他们虽不至于赞同促成武昭侯辞官,却也不会阻挠。”萧冽说道。

    “而且,这件事对于父皇来说都是不乐见的,但是却也是一个契机。”

    说到这里,萧冽笑了起来。

    宛儿看着萧冽的笑脸,只觉得他笑的是如此的神秘。

    她是知道的,皇上必然不愿意见王家在军中独大,毕竟若是王家做大,第一个受到威胁的,就是皇上。

    但是皇上又有何契机呢?

    细细一想,宛儿只觉得眼前一亮,也不由诧异的看着萧冽。

    看她似乎已然明白,萧冽对着她点点头,道:“你所想的不错,所谓帝王之道,不过在于制衡二字,但这也不过是寻常君王所为,若是能将一切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谁又会谈及什么制衡呢?”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