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步芳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章:不解之处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今局势未明,未免多事,还是先让她在家里多呆些时日。”苏成礼想了想,说道,“或许我们能借此查出许多与端王府有瓜葛之人。”

    闻言,周夫人皱了皱眉,随即轻轻点头,并不言语。

    夫妻二人又商议一番,方才歇下。

    次日一早,宛儿就自命棋雪带着冰菊几个在院里整理随身之物,而自己就带着墨竹到周夫人处。

    及至上房,周夫人也不过正在梳洗,而苏成礼却因近日事多早早的出了门。

    “母亲。”

    进到屋里,宛儿屈身一礼,笑道。

    坐在铜镜面前的周夫人侧过头来,对着宛儿轻轻点头,眼中尽是慈爱。

    “快坐,等会陪我用些早膳。”

    “是。”宛儿应了一声,就坐在屋里的椅子上。

    琴音捧了一碗豆精乳来奉与宛儿笑道:“早起吃茶伤身,这是夫人近日惯用的豆精乳,大小姐尝尝?”

    接了过来,宛儿拿着调羹吃了一勺,果觉甘香温甜。

    “这丫头,倒是个伶俐的。”周夫人见状微微摇头,在镜子中看着琴音笑道。

    琴音脸上微微一红,见周夫人妆容已毕,忙去内屋取了锦袍来服侍周夫人穿上。

    待周夫人梳洗毕,宛儿自随着她用早膳。

    “德宇昨儿说今早过来,怎地还未来?莫不是有什么事绊住了脚?”周夫人想起德宇,眉宇之间隐隐有些忧色。

    宛儿也是微微有些疑惑,却也少不得笑着劝道:“或许是父亲叫了他去,母亲勿须多虑。”

    点点头,周夫人也只觉得此言有理。

    现今这么个局势。自己身在内宅,即使苏成礼也经常跟她言及,但终究还是不甚明了,这其中还是要他们父子处处留心才是。

    用完早膳,周夫人携着宛儿进里屋小坐。

    “院子里的事可打点好了?”想起宛儿今日就将会去荣王府,周夫人勉强笑着问道。

    “一切都好。女儿留了棋雪在打点。母亲素日知晓棋雪是个极为稳妥的。”宛儿亦是笑着回道。

    点点头,周夫人一时竟不晓得能再说些什么。

    过了良久,只见她轻声一叹:“此番回去,万事当心。”

    “母亲放心。女儿省得。”宛儿恬然一笑,说道。

    看着女儿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周夫人的眼角却还是看到了宛儿那放在裙边那紧紧握着的手。

    并不多言。周夫人也只是拉过宛儿的手,轻轻拍了拍。

    直到巳时,德宇方才来到上房。

    “母亲。”德宇上前对着周夫人一礼。说道。

    “可是有什么事?”周夫人看着德宇手中拿着一个信封,遂问道。

    德宇面色却看不出喜怒,一面将信封递与周夫人一面说道:“并无大事,只是收到大伯的家书,说是不日即将回京述职。”

    结果信封,周夫人正在拆此信,但听了德宇的话却是手微微一顿。

    “你父亲可知晓此事?”周夫人问道。

    “父亲自是知晓的。早上父亲准备出门,却是收到此信。方才唤了儿子去,要儿子将此信交予母亲。”德宇一面向着宛儿身侧的椅子上坐下,一面回道。

    闻言,周夫人微微蹙了蹙眉,张了张嘴,好似想要说些什么,却并未说出来,只是拆了信封,拿出几张信纸,细细的看着。

    宛儿看着周夫人那深锁的眉,心里也是微微有些疑惑。

    “大伯的任期未满,怎地突然回京?”宛儿心中不解,想到这里总觉得隐隐有种不安,遂侧头低声问德宇道。

    德宇也是面带忧色,说道:“也不知为何,前儿没多久,大伯才命人送了几篓螃蟹来,也并未提及此事,今日却突然来信说即将回京。”

    宛儿也自然记得,就在她回到武昭侯府不久,那时可正是谣传二皇子遇刺,性命堪忧之际,苏成业就送了好些螃蟹来。

    原本亲朋之间送些小东西实属正常,但是在宛儿的记忆中,好似这个大伯苏成业当年承茵做了通判之后,就未与本家有什么过多的联系,后来当了知府,更是要与苏家划清界限。

    前段时日,苏家如履薄冰,大伯竟然会在那时候示好?

    而今日更是让人难以琢磨。

    “莫不是朝中有变?”宛儿想了想,说道。

    “大伯一向与六皇子外间杨家相交甚厚,现今却任期未满就回京,恐这其中有变。”德宇也是想到其中之事,说道。

    闻言,宛儿心里一怔。

    大伯竟然与杨家有所联系?

    任期未满,为一方父母官,又岂可轻易离开任地?必然是有朝廷公文招了他回来。

    “莫不是皇上召了大伯回京?”宛儿想到了那个自己还未见过一面的皇帝,心里一紧,莫不是皇上想要对苏家出手,这才召了大伯回来?

    然德宇却是摇了摇头,说道:“皇上就算有意削除咱们苏家的力量,但大伯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府,犯不着如此大费周章,且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府的调遣,皇上或许未必知晓此事。”

    不错,自来官吏的调遣都是通过吏部。

    “吏部?”宛儿思忖道。

    德宇点点头,说道:“吏部尚书虽是耿直清廉之人,但是姐姐身在闺阁之中,想必不知,在父亲年前出征不久,皇上就让六皇子主理吏部事宜。”

    吏部竟然是六皇子主事?难怪杨家并非大周望族,杨妃竟然也有力量与王贵妃跟皇后一较。

    现在想想,大伯父可不就是父亲出征后不久方才出任知府的么?

    原来吏部已是六皇子主事,难怪大伯父跟着六皇子,竟然那般毅然决然的这么久都未与侯府这边联系。

    “六皇子在吏部主事,经过这么久,也应该自有一些支持的人,怎地看起来好似并非如此?”宛儿对朝中之事,所知必然有限,遂问道。

    “姐姐不知,虽六皇子身份尊贵,吏部又管着全国官吏的调配升迁,但是那里面的人一个个都是老狐狸,六皇子又岂是他们的对手?”德宇看着宛儿面带疑惑的样子,不由一笑,说道。

    闻言,宛儿却是眼前一亮,立刻想明白了其中道理。

    吏部权责重大,这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