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佛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莫去难留(二)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风莫子微微点头,又道:“我大师兄虽承三风剑法,但他真正精的也只是风月剑,风冰风火剑法的精奥要点所知甚微,加上为师自我创新,如今你所练的风火剑,自要比那叶孤源会的风火剑要厉害了。咳,孩子,武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招式更是死的,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因时而易,因势而更,懂吗?”静习不住点头,他知道这是师父最后在指点自己了,或许到了明天,就再也听不到师父的苍老喉音,那时也该是自己传承发扬风火剑法的开始。

    不一会儿,风莫子又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风干的水玫花瓣,粗数一下,竟有十余片。风莫子道:“这些水玫花瓣是为师精心挑选花质最好的几片,你藏好他,以备不时之需。嗨,对面山上的几株花,你带出去也种不活,只能由其在那自生自灭了。”静习接过花瓣,重新用粗布包好放入怀中,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衣服破败不堪,根本藏不了东西,一时窘迫。风莫子看出他心思,道:“每日申时,崖上会有一个年轻道士独自练剑,你便那时上去,趁其不备,将其打晕了,换上他衣裳便可。”静习心觉暗中伤人不妥,当即回绝了风莫子的建议,风莫子了解其品性,也不多言,但如此出去到底不是办法,外面人多眼杂,被人瞧见了,可不仅仅是羞愧,更会被人当疯子逐赶嘲笑,这让静习堂堂少林弟子日后如何见人。想了一阵,没有法子,但见风莫子气色愈暗,心想还是与师父再多说说话为好,于是师徒俩在洞内慢慢闲聊开来。不过风莫子的话语渐少,讲的也只是些江湖险恶,要有防范之心之类的嘱咐之语;静习和他说一些少林寺的事情,自己父亲的事情,他也只点头,间或嘴角弯一下。

    时至正午,静习渐感腹中饥饿,便起身取了洞内仅存的三个山薯,掷入火堆灰中,想着煨熟了与师父吃。待山薯煨熟,静习笑着捧到风莫子面前,道:“师父,吃个煨山薯,你精神会好点!”却见风莫子眼皮耷拉,不作回应。静习扔掉山薯,忙探手到他鼻前探气息,才知风莫子已然离逝。虽知尊师时日不多,但也不想这会功夫便即走了,此时心中顿时一酸,悲伤化作泪水全流了下来。哭了半晌,但觉应该到对面山头,找块地好让师父入土为安,待把风莫子遗体放平,静习便即飞身到了对面山,飞奔一圈,自觉将风莫子埋在水玫地旁最合适,风莫子生前本就对这植株爱护有加,死后让这些美丽的花儿伴着他,倒也是件好事;同时也愿风莫子在天之灵护佑这些水玫,可别让其绝了种。

    忙活了两个时辰左右,静习算是草草处理了尊师的后事,其实他也不懂人的身后事应该做些什么事,但至少简单的立牌磕头还是清楚的,这些当初在金龙寺也见识过,不过牌上写些什么倒是略感纠结,想了半天,便直接用石剑在木头上刻了“恩师风莫子墓”六子。一切妥当,静习再磕三个响头,含泪作别。

    如此一忙活,虽是心中悲伤,却也饿的慌了。回到山洞,将早先煨好的三个山薯吃了,到洞口看天估摸着应是未时时候了。想起师父说申时会有人来崖边练剑,到时上去被瞧见了可不好,这些天晚上月光也不佳,不如现在就动身上崖。想到就行动,回洞拿了那包水玫,塞在裤腰上,带上石剑便辗转到洞口。静习探头向上一望,崖壁上虽毫无植株生存,却也并非平整如镜,那些凹凸之处恰能垫脚借力,如此凭借自身这几年来的轻功修为,想来上崖可能性应是较大。不过毕竟是悬崖峭壁,只身上去定是困难重重,一个不小心便有可能跌落崖底,粉身碎骨,静习不敢大意,待作两次深呼吸,暗运内力,双脚一蹬,便即飞出山洞。

    凌空跃上稍许,便寻得峭壁凹凸岩块,右脚轻点一下,又上升几丈高;待升势减弱,再寻得凹凸岩石,垫脚又上。如此作了十余次,静习离开洞口已有一段高度,但上头仍是云雾缭绕,未见到头。又垫脚几次后,吃力感渐上,静习心中暗暗发慌:不知能撑到几时,这崖顶恁地如此高远?

    近日由于工作原因,更新迟钝,请见谅(进来还请赐推荐,赐收藏,赐各种礼物鲜花...)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