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用,都是要从基层做起的。不合格的就不录用,不过以后可以再考。
至于朝廷科举的内容,也是要适当的改变的。今年就不能改了,因为天下间的读书人都是按照这老一套路读书的。明年也是不成的,但是后年是一定要改的,考试的内容要淡化四书五经,而要把如何做示实事列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这样一来,洋洋洒洒的写了很多。交给新皇帝看了之后,那朱慈良也是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只得问计于身边的小春子。小春子的回答自然是要迎合李岩的。他可是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就这样,李岩的这施政纲领便被批准了。但是这是要印到邸报上发送到大明各处的。皇上不清楚李岩这奏折中写的东西,但是那些江南士子们却是能看出来。一见到要改革考试的内容,一些人就不乐意了。因为按照李岩这样的做法,南边的士子们可就没了什么优势了。考实务的话,还用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人干什么,干脆让那师爷们去得了。不过有人不高兴,也有人高兴。那些有实际办事能力的,但是又不太擅长咬文嚼字的,倒是非常乐意朝廷这样改。
至于在松江等地的开埠,则是早就通告过的。江南各地的大豪们对上海和
福州以及广州都是知道的。这几个地方原本就是江南货物出海的口子。天津卫也是熟识,那里要开埠,对于他们南方这些人来说,倒是没什么念想。可是这青岛是哪里啊,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呢。众人都是疑惑不解。后来才有人打探到,原来这青岛就在山东境内,在胶州湾里新建成的一个城市。再后来少数的几个人才知道原来这青岛是陈家早就建好的。这样一来,他们自然是知道了这朝政是被谁把持的了,然后自己做事也是有了许多分寸。
当然,知道这内幕的还是少数的,更多的人不知道这些,最后倒是碰了许多钉子后才知道应该如何做。
十二月初一这天,朝廷的邸报上公布了五处的海关负责人。很多新名字出现在众人面前。海关总署的署长是一个叫陈利的人,而此人又负责上海县这边的开海事宜。还有一个人也是引起了江南大豪们的注意,那就是福建那边的海关是由一个叫郑森的人负责的。有门道的人一打听,才知道这郑森原来就是福建总兵郑芝龙的儿子。至于其他几处,众人也是陌生的很。不过常年在生意场上混的,在江南官场上混的,都是明白一个道理。既然已经有了名目了,那就要赶紧往上跟着,谁跟的早,谁就发财早。大明官场,向来如此。到时候要是把那关长什么的打点明白了,自家出海那就是稳赚不赔了。
可惜众人这次的算盘倒是没有打对,有这种想法的后来都统统的碰到了钉子。因为这几处开海的地方,都是法制严明,竟然丝毫没有什么面子可讲。
崇祯十七年,发生了许多事。到了年根底的时候,出了这开海的事情外,朝廷又公布了一个新的法案,成立什么中央银行。说是以后不准私人铸造银子了,由朝廷统一铸造新币,以后所谓的火耗的说法也是没有了,朝廷的官员都在各地的银行分号来领取俸禄。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