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玉种田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暴雨来临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县令早就猜到自己的请求会被采纳,要是不采纳的话,王县令的倔脾气上来了,他会一直递交自己的请求,直到被采纳。之前这类的事情不胜枚举。以至于到后来,只要一接到王县令的请求,也不磨叽,第一时间批复。另一方面,王县令的确是个有能力的人,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真真正正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做事。就算不升他的官,但是接受他的请求,从某种程度上对王县令非常肯定。就算是王县令的政敌,在心理也是很佩服他。     在等批复的这段时间,和杨师爷商量好一些方案,同时找了有经验的水利人员一起商讨各个方面的问题。     清水县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富足的县,加上朝廷拨的款项,兴修水利的款项有着落了。     王县令在清水县为官几年,勤政爱民,铲除恶霸,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在清水县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全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红红火火的开始兴修水利,看到百姓们,朴实的笑容,辛勤的劳作。     和玉看到这些,更坚定了以后要用自己的能力,多为这些朴实额百姓做事。和玉粗略的预计,这项工程大约还有十天可以完成,应该能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但愿大家能逃过此劫。     今年,和玉雇佣刘叔一家帮自己做田里的活,所以自己不要去田里了,毒辣辣的太阳下,真不好呆。     刘叔一家,细致的除了一遍草,施过肥后,山芋长势很旺盛,这么每天都有很多人过来买山芋叶。李管事比较和玉和其他家的叶子,感觉和玉家比较鲜嫩,一直从和玉家进货。山芋叶子供货到周围的各大城镇。来往于何家村的车辆增加不少。     新鲜的山芋叶子,有保鲜期的限制,有很多山芋叶子,没有及时的卖出去,老掉了。和玉前世和奶奶学过用山芋叶腌制小菜。     刚开始腌了一点点,就着大饼,很好吃,受欢迎的不得了。何喜,那小丫头,经常偷吃和玉腌制的小菜,口渴,每天要喝好多水。每次都与铁牛这个高手给她打掩护,屡次被他得逞。因为小菜咸一点,才能保存的时间长。     和玉幻想着自己,到镇上买一些精致一点的陶罐,装小菜,来个“老坛小菜”,哇哈哈。但是和玉真的没有这么多精力,以上纯属自己瞎想。最后还是自己做的小菜,卖给李管事,进一步包装,分销出去。     这样赚的少点,但是省了很多麻烦。     和玉让刘叔榜帮忙召几个人专门腌制小菜。怕他们泄露腌制小菜的方法,和玉把作料做成粉末状的,虽然可以闻出里面几种配料,但这是由十几种作料,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和玉不说,无人可以配出来。紧紧抓住最关键的一环,不再担心泄密。     和玉家本来就在村子边上,盖了几件简易的作坊。买了了十几个大水缸,几个手巧的妇人坐在板凳上捡菜,几个男子清洗这些山芋野菜,分工明确。     这些都是临时雇佣的村民,家里的田少,通过平时做点小工维持生活,和玉给的工钱,比较可观。     这几天和玉再次交代养鸡场的排水系统一定要再次疏通,和玉在田里转了一圈,田间沟槽已经挖好了,河里的淤泥清理的接近尾声,河堤加高。由于何家村是最早开始动工的,所以竣工的最早。     和玉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暴雨来临前的宁静,风中一丝风都没有,安静的诡异。     这天和玉正在山芋田里清理多余的叉子,之间天空越来越暗,刚才还是无风的,现在很诡异的吹起大风。     和玉赶紧招呼所有人,赶紧回家,并告诉所有人不要出来。     很奇怪,风吹了一个下午,晚上的时候停下了,天上的星星露出来,一滴雨没下。人们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     半夜里,一道道闪电,划过黑幕一样的天空。     “轰隆隆······”雷声由远及近,由小到大,仿佛在屋顶上炸开似的。     只要不是睡的像死猪一样的,都会被惊醒。但是没人敢出去,只能睁着眼睛想象着外面的情景。     不一会儿,“哗啦啦······”外面下起了雨,雨声越来越大,“啪啪······”打在地上。很多人长呼一口气,幸亏及时兴修了水利。     王县令披了一件衣服,站在床边,听着外面的雨声。神秘的何家村,最早开始兴修水利,难道真的有几个月前就可以预知天气情况的人?会是谁呢?难道是哪个和玉?     同样的疑问,也在困扰着何师爷。     天亮了,但是外面的雨仍没有停的趋势,外面灰蒙蒙的,仿佛要把前段时间没下的雨,全下下来。     雨下了一天一夜,还在下,王县令做不下去了。不知道田里和河里的水能不能顺利的排出去。披着蓑笠,带着几个仆人,去田里看看。     马车根本不能在泥泞的路上行驶,王县令步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有不少农人,披着蓑衣,走在田埂上,不时的用手里的工具通一下被堵住额地方。     情况在控制范围之内,虽然下了一天一夜的水,由于排水沟修的比较到位,很快的就从小沟里流到水渠里,汇聚到大河,滚滚流向下游。     靠近何家村的地方,王县令遇到了杨师爷。     “老爷”     “文博”     两人同时开口,相视一笑,原来不止一人惦记着何家村呀。经过何家村得田地,感觉何家村修的水渠最好。     两人带着仆人来到村口,敲响和玉家的门。敲了半天才有人开门,雨下的太大,没人听见。     开门的是铁牛,铁牛憨憨的问道:“你们找谁呀?有何事?”     一个仆人回答道:“我家老爷路过此地,现在天黑了,无法赶路,能否借宿一宿?”     铁牛掰着手指头,念叨:“一,二,三,四,五,五个人啊,家里没这么多房间,等一下,我问和玉姐。”说完关上门。     铁牛这家伙实际年龄比和玉大,不过智力水平和何喜差不多,听何喜叫和玉姐姐,也跟着何喜叫姐姐。刚开始,和玉听了还有脸脸红。这货死活不改,时间长了听顺耳了,不和他计较。     “和玉姐,娘,外面有······有五个人想在我们家借宿。”铁牛看着五个手指说道。     和玉要过去看看是什么人,被韩姨拦住了。     韩姨撑着伞,和铁牛一起走到大门口。     王县令,杨师爷打量这个韩姨,气度不凡,不像是小门小户人家。     韩姨也在打量着他们:这两位应该是读书人,后面三人应该是仆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