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卧龙助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一章 原来我是卧底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离开方府,马谡在街上溜了几圈,转了几道弯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丞相府。     “你来啦,坐。”诸葛亮闲坐于堂中,似乎早就在等着马谡。     马谡坐定,拱手笑道:“丞相,你可以放心了。”     诸葛亮面sè平淡:“中正他是怎么打算的。”     “大司马对丞相的态度确实有过不满,不过他也说了,丞相是他的恩师,又是他的亲戚,在这件事上,如果丞相执意恢复旧制,他最终还是会做出无条件的让步。”     表面上的沉稳,掩盖了内心的不安,此时的诸葛亮,听闻马谡之词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是落定。     “庞士元那边不足为虑,中正在军中威望甚重,我唯一顾忌的就是他,如今他既然没意见,那这件事就胜算在握了。”诸葛亮一身的从容自信。     马谡浅了口茶,面上lù出些许茫然,小心翼翼的问道:“丞相,谡心中尚有不解,不知当问不当问。”     诸葛亮笑道:“有何不可讲的,有什么不解尽管说吧。”     “丞相要借机打压庞士元,这一点谡倒是明白,只是丞相为何不直接出手相助方大司马,岂不简单许多,何故非要独树一帜,不惜跟方大司马之间生出矛盾呢?”     “唉——”诸葛亮叹了一声,似乎有难言之隐。     马谡便道:“如果丞相有什么方便,就当谡没问过便是了。”     诸葛亮笑了笑:“你我情同父子,没什么不方便的。其实这件事,你本该能体会到我的苦衷的。”     马谡一怔,眼珠子转了几转,忽然神sè一变:“莫非丞相是对方大司马生了戒心不成?”     诸葛亮面lù无奈,自斟一杯苦茶,边饮边感慨道:“中正与我,本是彼此坦白,师徒互相扶持,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对此有过怀疑。而自他立下灭魏平吴的巨大业之后,权势日盛,我师徒相辅相助,这一点本也是我有所乐见的。”     马谡渐渐已有所领悟。     “只是近年以来,中正的态度却与往昔渐有不同时,不仅仅是对我的施政之策屡有反对,而且诸多奏议,丈着皇太后对他的信任,都擅作主张的上奏,事先都不与我商议一下。所以我只恐他是为权力所huò,渐渐的mí失了自己的方向,任其发展一下,一旦失去了控制,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听罢孔明所述,马谡聚集在心中的疑团一并释然。     “这么多年来,我跟随方大司马南征北战,方大司马他一直视我为亲信,丞相如此信任我,难道就不怕我sī下已经倒戈了吗?”马谡不知是哪根筋chu到,忽然提出这样的问题。     诸葛亮不以为怪,反而哈哈大笑:“我诸葛亮对自己的识人之能还是有信心的,若我信不过你,当年就不会把你推荐给中正,安chā在他身边这么多年了。”     直到此时,马谡才明白,当年诸葛亮将他推荐给方绍的真正用意。     这些年来,马谡一直以为诸葛亮仅仅只是出于器重自己,想要培养他,所以才给他机会去跟着方绍到战场上立,但他却没有想到,诸葛亮竟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     不过,这倒并不是马谡不够聪明,没能察觉出来,而是诸葛亮一直都做得了无痕迹,每每从自己这里打听方绍的情况之时,都表现的自然而不刻意,让马谡感到诸葛亮仅仅是出于关怀他的徒弟和妹夫的目的而已。     丞相之权谋,果然是深不可测。     马谡不禁兴叹道:“想不到一切早就在丞相的掌握之中,丞相神机妙算,实是神人难测呀。”     马谡的yàn赞让诸葛亮略有些小小的得意,当下抚其背道:“幼常,你才华横逸,又深得我真传,我对你可是寄予厚望。你今后要更加的努力才是,将来待我百年之后,这大汉的江山社稷,恐怕还要依靠你来担当扶持呀。”     诸葛亮此言,无疑是在暗示将来极有可能让他马谡做接替人,一听这话,马谡jīng神顿时为之振奋,忙肃然道:“丞相对谡栽培之恩,谡没齿难忘,请丞相放心,谡必倍加努力,定不辜负丞相一番厚爱。”     “好好好。”诸葛亮羽扇轻摇,脸上尽显欣慰之sè。     …………     三天之后,皇宫。     在大争论开始之后,为了避嫌,方绍已经有近一个多月未曾入宫探望糜太后。糜太后sī下里曾数度遣人相邀,方绍都以公事繁忙,脱不开身为由委婉的拒绝。     而这一天,糜太后正闲着无聊之时,却听闻大司马方绍进宫前来问安。     糜太后甚喜,忙是一番打扮,将最美的一番姿容展现出来时,方才出得偏殿,面见等候多时的方绍。     一番场面上的君臣客套之后,糜太后屏退左右,在御座上向方绍笑盈盈的招了招手。     方绍也不扭捏,信步上阶,与糜太后携手并坐。     “前番我数次相传,你都推脱不来,怎的现下却舍得来见我了。”糜太后笑中带怨。     方绍轻抚糜太后的手,叹道:“没办呀,这段时间我也念着太后,可是整日为朝中大争论之事伤神,实在是不想带着个苦瓜脸来,让太后与我一同烦心。”     提及此,糜太后面lù愧sè:“说起这件事,我和皇帝也不是不想帮你,只是诸葛丞相他迟迟不站出来表态,没有他的点头,我和皇帝也不好独断专行,强行下旨支持于你。”     糜太后虽然与方绍关系sī密,但她的政治头脑还没有被sī情所冲昏,她很清楚在大汉朝,凡事若是没有诸葛亮点头,就算她这太后和刘泰那皇帝强行下旨,估计下边的人也不会执行。既然如此,凡事自是需要跟诸葛亮达成一致之时,方才下旨,若不然的话擅自作主,最后被顶回去的话,岂不自损皇家的威严。     “太后的难处,我岂有不知之理,不过,这件事很快就要解决,太后往后也就不用觉着为难了。”方绍语气很是轻松。     糜太后一喜:“怎么,中正你莫非已经说服了诸葛丞相不成?”     方绍摇头而笑:“那倒没有。不过我得知丞相他之所以不出面表态,是因为他自有主张,准备恢复察举旧制。我仔细想想,察举之制比九品制还是要好很多,与其这般争来争去没有结果,倒不如退而求其次,赞成丞相之策。”     糜太后恍惚而悟:“原来是这样,中正,难得你这么看得开。”     方绍道:“我们这些人争来争去,还不都是为了大汉好,再这样争下去,只会令朝野群臣愈加对立,这样反为不美,为了大局设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