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慈航普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4章孔子证道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气、不老之气、青春之气、生机之气、不死之气、瑞气等纷纷从周天之中渗出,加诸在孔子身上,使得孔子浑身祥瑞显化,仙风道骨,让人一眼望去,就心生敬仰,不敢心生亵渎。     “鸿蒙紫气,凝云聚彩,无量福寿,无边仙福,显化命格,成就无边功德”     慈航舌绽春雷,轰然炸响,天地震动,云霞散落,天花坠落,孔仲尼浑身一阵,头顶无量典籍之上万千瑞气风起云涌,变幻莫测,朝中央汇聚凝结,须臾,一柄显化天地人三才之象的如意出现,五彩毫光闪烁,却是纯粹澄净,洞察一切,清净无垢。     其余四位圣贤见之大喜,纷纷相视,而后飞落四极之位,呈四相之势,围住孔子。     孟轲乃是儒门之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圣贤,头顶浩然正气滚滚而上,不曲不偏,直如狼烟,一杆春秋笔在浩淼白气之中若隐若现,书写天下典籍,断人生死,鬼神莫不敢近,唯恐避之不及,一声大喝,足以震死万千妖魔鬼怪,海内宴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恢弘至理名言一出,无量浩大浩然正气倾泻而下,浩浩荡荡,朝孔子身上倾泻过去,加之其身,汇聚无量气运。     孟子头顶春秋笔龙蛇游走,银钩铁画间,‘浩然正气’四个斗大的字符出现,顿时天地为之一亮,恍若千百日月大放光明,耀眼无比,照定孔子,光明正大,惶惶辉煌。     曾子,夏禹后裔,孔子之徒,做《孝经》,为天下立德,头顶香火无数,丝丝缕缕,青烟袅袅千披麻戴孝的男子痛哭流涕,追思考妣,纸钱飞扬,孝义长存。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话音一落,天地皆感,天地为万灵之生养父母,有感曾子之大德,次将孝推崇到人之道义根本之,天降祥瑞千玄黄功德之气垂落,如丝如缕。     曾子望之,岿然不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手指一指,本来奔向自己的万千瑞气改道而行,朝孔子灌输过去。     头顶一个浩大的‘孝’字高悬,恍若皓日,照亮天地里山河为之一明,亿万兆生灵心有所感,朝此字拜服,从此孝义长存,在人心底,为人立身处世之根本,功德无量,流芳百世。     子思,孔子嫡孙,大贤尊者,书写《中庸》一书,大谈君子之道,处世之法,隐忍含蓄,却是暗合无穷道理,皓童颜,温和恬淡,见孔子证道在即,也是不遗余力,鼎力相助。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喜、怒、哀、乐之未,谓之中。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大道伦音不绝,响彻寰宇,一道图卷凭空浮现,上面清光弥漫,毫光闪烁千峨冠博带的儒门学子手捧《中庸》华篇,摇头晃脑,刻苦诵读,漫天霓虹,烟霞散彩,诸天大道神韵勾勒,清晰可辨,片片瑞彩如同羽毛飞絮般坠落,天地一片祥和。     浩大云光滚动如潮,浩浩荡荡,绵延不绝,朝孔子涌去,气息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公正无私,以成大德。     荀子,曾经乃是稷下学宫祭酒,教化天下学子,与群贤辩经论道,言辞犀利,引人深思,有门徒韩非子、李斯,虽未成大业,却是师凭弟贵,闻达于天下。     因为门下成名之人,皆为法家之人,因此被人认为是儒而类法,乃是先秦最后一位儒门大家。     荀况面容严肃,不苟言笑,三尺髯须黑白相间,髻高挽,一丝不苟,大有严师风度。     头顶仁义之气喷涌,结成瑞彩庆云,上面一座学宫悬浮,磅礴大气,书香之气袅袅,朗朗读书之声隐隐可闻,正是名噪天下的齐国学府——稷下学宫,堪称中国第一所古代大学。     荀子座下浮现一道台,紫气萦绕,兰麝之香伴随,口诵华彩文章,阐释大道学说,一字一言皆是微言大义,洞彻玄理。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人匈匈也辍行。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天地,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亘古不变,永世长存”     大音希声,却是震天动地,恍若雷霆滚滚,狮子怒吼,振聋聩,乃是无上玄音妙义,恍若九天仙乐,绕梁三日而不绝。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股亘古长存、万劫不移的意念恍若长河,也汇集到孔子身上。     此时,孔子浑身晶莹剔透,遍体生彩霞,甚至烟霞凝结成万千仙鹤,翩翩起舞,其声啾啾,动听悦耳,闻之神清气爽,疲乏尽去。     头顶瑞气福云花团锦簇千丝绦垂落,丝丝缕缕,如同檐前滴水,涓涓不断。     气血如龙,神芒四射,头顶大片云彩悬浮,显化鸾凤,周天至理亦是闪烁不断,大道图录更是绵延不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最后,孔子念诵《周易,天地为之一颤,天际垂落万千玄黄之气,紫气东来三万里,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冥冥之虚无之中,命运长河波澜起伏,一只麒麟踏波而出,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麕,乃是上古神兽,秉承仁义之德,所以是祥瑞灵兽。     此麒麟鳞甲鲜明,却是云纹之状,五彩之色,艳若彩虹,福寿紫气萦绕随身,在四蹄之处汇聚成云彩,彩云之上遍生四枝五彩莲花,清净馨香。     背负一画卷,却是河图洛书之象,上面不断演化《三坟》、《五典》经书,一个个瑞气千条,宝光莹莹。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三坟》又分三部分:一是天皇伏羲氏的《山坟》,二是人皇神农氏的《气坟》,三是地皇轩辕氏的《形坟》。     伏羲氏的《山坟》被夏人演绎为《连山》;神农氏的《气坟》被商人演绎为《归藏》,轩辕氏的《形坟》被周人演绎为《周易》。     《三坟》源头乃是伏羲氏的《山坟》。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