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慈航普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8章祖龙汇报,慈航下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光乍现被慈航打断,分明是无赖之语,被陆蓉戳破,羞得黄莺无地自容。     “黄莺,你大赤天八景宫玄都师叔驾临,还不快快代为师出去迎客?”     慈航猛然说到,黄莺落荒而逃。     须臾,南海上空天光大开,一道紫气降临,浩浩荡荡,宽不过百米,却是绵延万里,一片祥和清净,道德凛然。     普陀岛上金钟长鸣,金莲盛开,一道光桥升起,延伸到玄都脚下。     玄都手持拂尘,步步生莲,上了玉桥,在普陀岛门口遇到了黄莺,黄莺请玄都师叔入内。     入了潮音洞,玄都问好道:“师兄多日不见,风采依旧啊”     慈航笑道:“师弟乃是稀客,不在大赤天伺候师伯,此时来此,怕是有大事发生吧!”     玄都笑呵呵,神念略微一扫,发现眼前空无一物,心中一愣,随即凝眉再探,却是层层叠叠的空间隧道,依旧没慈航身影。     “师兄你?”     玄都大骇,这种感觉只在老子这等圣人身上感受过,不动之时恍若清风拂过,与周围相合,不显一丝突兀,恍若空无一物;动弹时,狂澜如潮,跌宕起伏,暴风骤雨,镇压一切。     “呵呵,无非是六根清净,三尸皆斩,大彻大悟,逍遥自在而已”     慈航淡然道,似乎毫不在意。     玄都摇摇头,羡慕到:“如此境界,恐怕是猪头圣人之下第一人,虽然不能平起平坐,不过也能自保无虞,可喜可贺啊”     言语之中还隐隐夹杂着嫉妒和对自身的一丝担忧。     慈航如今心念通透,普陀岛尽在其掌握之中,玄都心思都能隐隐察觉,安慰道:“师伯乃是诸天圣人之首,功德广大,法力高强,至宝众多,如今只有师弟一人为嫡传弟子,师弟有人教气运在身,谁敢加害与你,也当得无忧无虑啊”     老子门人稀少,即便关尹也是见其颇有慧心道骨,这才收入门墙,唯有玄都性子恬淡,乃是天数使然,合该为其嫡传弟子。     道德天尊手中有太极图和玲珑宝塔,实力在诸天圣贤之中位居第一,遥遥领先,气运泽陂之下,玄都也算是功德气运在身之人,无人敢对其动手。     一来,玄都与人无仇无怨,谁会吃多了去招惹他;     二来;即便是与人争锋,那也是奉命而为,老子之命使然,小人物不敢动手,大人物不屑如此;     三来;即便是天地大劫,要人上榜,那也轮不到玄都,其秉承人教气运,无灾无劫,再说,诸圣为了讨好老子,也不敢强行让玄都上榜;     四来,玄都实力也不弱,即便有不眨眼的惹上,至宝在手的玄都也不惧。     如此看来,玄都可谓是有张护身符,可保自己百世无忧。     经此劝说,玄都也是收起失落,心态也就又平和起来,毕竟自己的处境比起许多人来说也好了很多,有师尊老子护着,谁也不敢为难。     “倒是师弟失了平常心,罪过,罪过”     玄都毕竟道心稳固,瞬息之间就洞彻内心,出言谢罪。     “师弟前来,乃是传达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和三位圣皇的旨意的”     慈航听完,面不改色,挥一挥手,潮音洞中一株清净杨柳树下出现一方桌案,上面一鼎香炉,青烟袅袅,分外奇香。     随即,慈航起身,与一众弟子拜倒,叩道:“慈航恭请圣谕”     话音刚落,从玄都**师身上飞出一道流光,飞到案桌上徐徐展开,流光溢彩间,一副黄橙橙的卷轴徐徐展开。     龙章凤纹,每一个字符都是上古篆文,含有莫大道韵,一个个浮现,说明了原意。     圣谕言道:     “奉混元无极圣人道德天尊、元始天尊以及天地人三皇之命,特下此谕。     周朝气运已竭,人皇更迭不可避免。     西陲诸侯秦国历经数百年积势,以力逐鹿,最后取得天下神器,此乃天数,顺乎自然。     可惜,人皇嬴政既得人主之外,不以道治国,不以德安民,穷兵黩武,嗜杀残暴,焚书坑儒,天怒人怨。     诸位圣贤大感人皇作孽,天不可恕,今命令慈航道君下界便宜行事,促使人皇更迭,造福天下,黎民百姓之苦,望慈航心含慈悲,体恤万民,钦此”     慈航肃然言道:“弟子领旨”     圣谕收起,飞到慈航头顶,瞬间洪荒星辰变动,慈航头顶出现一片星空,紫薇帝星明亮如日月,惶惶卓然。     股股帝王紫气飞腾,帝皇之气萦绕,这是主宰人皇之气的紫薇皇气,可以改朝换代,重立人皇。     玄都看到慈航领完旨,遂上前言道:“此次人皇之事有重重疑点,恐有妖魔左道作祟,周天之内,唯有师兄地位遵从,曾经助女娲娘娘造人,而后教化三皇五帝,功德广大,福缘深厚,此事非师兄莫属”     慈航笑道:“呵呵,能者多劳贫道修身养性,不闻外事,如今人间受劫,贫道自然责无旁贷”     玄都**师拱手道:“既然如此,师弟也就不打扰师兄了,这就告辞”     慈航送出门口,玄都脚踏云光而去。     秦始皇即便在后世也是褒贬不一,有的称赞其为“千古一帝”,有的大骂其“残暴不仁”,但是其开创的许多制度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秦王政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又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秦始皇梦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     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取消谥法。谥法起于周初,是在君王死后,依其生平事迹,给予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但秦始皇认为,像这样“子议父,臣议君”,太不像话,更没意义。他宣布废除谥法,不准后代臣子评价自己。     天子自称曰字的意义与“我”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     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诏”。     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