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慈航普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八章 元始且说教,慈航入碧游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铅花、银花、金花,这是道果分化之语,实际上由于各家道法不同,三花颜色也是五彩斑斓,不可执着于肤浅字面之意。     三盏宝灯呈三才之势,一盏通体紫金,一朵紫焰摇曳其中;一盏通体金光灿灿,如同黄金打造,一朵庆云金焰大放毫光;一盏碧绿琉璃造就,呈莲花造型,一朵绿焰诡异,变幻莫测。     慈航一指几根红光耀眼的梧桐树枝,扑扑飞到庆云之上,三道呈紫、金、绿的火线飞起,在空中结成一朵三色火莲,徐徐转动,托在梧桐树枝底部,开始灼烧。     但见无数红色烟岚腾起,南明离火之气突然充盈起来,慈航一思索,绣袍一抖,飞出一绣有朵朵红莲的宝旗,猎猎招展间,无数南明离火飞到梧桐树枝上,但见如同血管一样的树枝脉络越发晶莹剔透,鸽血般鲜艳,在这宝火之下,慢慢融化,如同流着鲜血般璀璨夺目。     一块炽白庚金之精抛入火焰之中,被融化为一滩白蒙蒙的汁水,慢慢覆盖到火红的树枝流液上,红白夹杂,互相争持,互相融合,最后呈现一团红白相间的流质。     慈航十指掐诀施法,无数道法演化,让人眼花缭乱,道道道家清静无为的印决萦绕着说不清的意境变换成一枚枚青光闪烁的符箓;无数上清杀戮符咒镌刻,杀气腾腾,不邪不正,唯有直入神魂的杀机凛然。     大喝一声,云气震荡,音潮滚动,庆云之上三盏宝灯大放灵光,火光暴涨,热气蒸腾,无数符箓流转,飞入那团汁水中,金光四溢中,一圆柱形把柄浮现三色火焰之上。     但闻一声凤鸣,从中飞出一五彩凤凰,凤鸣如箫笙,音如钟鼓,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雌雄和鸣曰锵锵。     飞舞庆云之上,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化作白青黑赤黄五色烟气围绕周身,双眸黑白转换,阴阳二气流转,声声凤鸣直入九霄,祥瑞顿生,紫气缭绕,瑞霭纷呈。     又闻一声虎啸,一只白虎咆哮而出,庚金之气浓郁,呼哧之中狂风乍起,上应觜宿,英英素质,肃肃清音,威摄禽兽,啸动山林。     二者嘶吼一阵,纷纷扑到那烈火包围的棍棒上,一只彩凤凌空扑腾,一只白虎据山而啸,两幅图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如同纹身镌刻在把柄上。     一团如同艳霞火焰般的丝线被拿出,抛到火焰上空,密密麻麻,如同巢穴,火红剔透,似有血丝在其中流转,有股温热之气透出,正是那火蚕之丝,有亿万年之久。     在不熄的宝焰灼烧下,这团丝线也变成一滩红色汁水,看上去莹莹宝光,温暖人心。     慈航拿出一块戊土精华,一块庚金之精,亦放在火上灼烧,片刻就化为一团黄色流质和一团炽白水团。     三团流质慢慢接触、融合,最后形成分布均匀的三色相间水团,慈航一掐法决,庆云翻滚,三朵紫莲射出三道紫光,如同利刃,划割水团,分成三万六千五百根丝绦,紫红之色,却不时闪烁点点黄白火心,溅射周遭,却重如泰山,利如刀枪。     与那木柄相接,无数紫气烟岚化作七彩丝绦,勾连成网,形成一彩色丝网,一端连住把柄,一端收拢丝绦,一阵耀眼光华闪过,一根荧光绽放的拂尘落于慈航之手。     慈航爱不释手,轻轻一甩,万千丝绦飞舞,无数黄白之色的心火溅落,好像从丝绦间隙中掉落一般,如同星屑,光辉璀璨,迷蒙虚空,好不奇妙。     将收集的一团玄黄功德打入,阵阵玄黄流光通体闪过,这拂尘变得朴实无华,宝光内敛,但是任谁也能看出它发起威来的恐怖威力。     慈航顺便拿出番天印,但见祥光绽放,紫气缭绕,九龙盘踞,气势威猛,厚重庄严,不为凡物。     慈航想一想,如今宝物在此,还是先祭炼一番再说,孔宣从头顶紫莲之上落下,对慈航言道:“道友福德深厚,又得教主垂青,当前途无量!”慈航听后,也呵呵一笑,言道:“倒也多亏老师疼爱,不过还得借道友之力,也省去许多工夫!”     孔宣温和的脸庞上露出一丝笑容,言道:“你我本为一体,何苦如此客套!”     说着,接过番天印,掂量一番,一抹后脑,五彩光轮闪耀而出,盘踞脑后,绚丽夺目。     食指一引,一道白色光华飞来,击向盘古幡,这宝物自有灵性,一阵黄光暴起,形成天圆地方的光罩,九龙飞腾,龙吟阵阵。     孔宣不以为然的一笑,那道白色光岚闪过,九龙溃败,呜咽哀鸣,周身灵气黯淡,犀利气势损伤,萎靡不振,缩回宝印表面的九龙实体。食指又一指,一道泛黄的光柱袭来,横扫而过,戊土光罩顿时瓦解,分崩离析,被神光飞入宝物实体核心,片刻就一阵毫光大放,宝印周身流光溢彩,九龙浮出,摇头摆尾,吞吐灵气,怡然自得。     慈航满意的点点头,孔宣递过,飞入庆云不提。     慈航正端详番天印,不想玉虚宫前金钟大响,慈航一惊,不知道又发生什么大事。     不敢怠慢,匆匆冲出静室,架起祥云往玉虚宫而来。一路碰到不少师兄弟,寒暄一番,一起来到玉虚宫。     但见元始天尊闭目静坐,云气雾气翻滚,左边白鹤童子手持一白丝拂尘,眼观鼻,鼻观心,矗立一旁,安静异常;右边一老者,白发白须、拄一弯弯曲曲长拐杖、头额长而向前隆起,拐杖高过头顶,顶端为斑鸠鸟的雕像,是为鸠杖。左手托一仙桃,夭夭灼灼,三片绿叶垫底,青翠欲滴。不是南极仙翁是谁,但见他老态龙钟,眼睛半开半合,似乎对眼前一切毫无所动。     待得人都到齐,元始天尊睁开慧目,妙口一启,言道:“如今巫妖量劫已过,天地清净,海内靖宇,尔等且下山传教,自行开辟仙山洞府,镇守一方。”     言罢,闭目不语,几人相视一番,已知这是教主之意,不可更改,尽皆拜别老师,下山传教去也。     慈航心中一动,自从求道昆仑以来,已经几万年未曾回普陀岛,唯有金鹏道人曾回去一趟,自己的两位弟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于是驾起一朵五彩祥云往南海而去。     只是一路遇到无数形形色色的人物,匆匆忙忙赶往东海,气息千奇百怪,慈航一皱眉,停驻云端,掐指一算,原来是通天教主见巫妖量劫已过,又感众生求道艰难,于是生出讲道之心,广开方便之门,于东海大宣上清道法。     残存下来的修道之人尽皆被巫妖大战的惨烈所震动,以及对圣人无上大能的崇拜,出于种种思量,或求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