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对方,转瞬间已跌滚出去,好悬头没碰上游廊的栏杆儿,宝珠吓了一跳,这若是不小心碰破了可不是小事儿,刚说近前看看,后面岸上的婆子丫头早喊成一片:“糟了,郡主跌倒了!”
就听脚步纷杂,十数人已向这边儿飞跑过来。宝珠刚说让开道儿,忽见前头一人几步赶上前去,小心扶起那个女孩儿,一迭连声道:“姑娘,没事儿吧,想是我们扰了你,倒害你跌了一跤。”那女子想是跌重了,一声不吭倚在栏杆上,有些站不住的样子。这时宝珠看清扶着她的恰是宝钗,就见她满面透着焦急:“哪里跌坏了,是不是痛的厉害?”
女孩儿皱着眉头,先看宝钗一眼,轻轻的往回抽手,不想宝钗抓得极紧,一时也挣不脱,倒为此扯动痛处,一层细细密密的冷汗便隐约浮上女孩儿额头,宝珠见状,忙提醒:“宝姑娘,先让这位姑娘坐下吧。”
探春因站的也算近,便也上前去扶,女孩儿却下意识躲了一下。宝珠便知她是个心重防人的人,宝珠暗叹她的迂腐,这个时候了还讲究这些做什么,受罪的还不是自己。
刚想劝她两句,这时那些丫头婆子已跑到面前,一个个吓的面如土色,宝珠忙止住她们:“别乱动,有没有坐垫儿,先让姑娘坐下。”
很快就有人递过一个绣着繁复花纹儿的金线闪的轻便褥垫儿来,宝珠刚说接过来,扶着女孩儿的宝钗却一伸手拿住,亲自放到最末一个台阶儿上扶那女子坐下,只听她道:“姑娘可能脚崴了,得赶紧着找人来。”就有人接话:“已去禀告我们王妃了。”
三春此时也有些不好意思,探春轻声道:“原来是位郡主,倒是我们造次了,反害郡主受罪。”旁边已有人小声道:“我们是东安郡王府上的,这个是我们余阳郡主。”
探春听了面上先露出些紧张,接着又松了一口气:若是这位王爷,倒没什么,贾府和他们的关系走得很近,去年东安郡王回京述职,第一家是南安郡王府,第二家是北静郡王府,第三家就是贾府了。又想起他们刚到京城不到一年,朝庭的旨意,近来海疆安稳,东安郡王依旨留在京都,圣上亲自降旨,将先时一座行宫赐于东安王做为王府。如今东安王府权势虽炙手可热,可也正是尽心结交其他权贵的时候,这次又是意外,当不致酿成大事。
旁边宝珠却没想这些,她只留心宝钗,倒不是因为贾母暗示要自己和宝钗一起待选,而是对于宝钗做事的周到细心,这就算是两世为人的宝珠也是十分佩服的,她看到余阳郡主的发髻跌散了,即从自己发上拔下一柄嵌玉镶珠的玳瑁插梳,一点一点的帮她把头发重新扎好,梳好的发型竟和方才半点不走样儿。
宝珠不觉感叹:怪不得宝钗和黛玉并称十二钗之首,除去相貌才华,这宝钗处世的心机只怕眼前几个人谁都比不上。方才的事大家都在,独她一马当先,看来她的情商极高。
想到这里宝珠不由又打量起面前这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先是抗拒、最终默许宝钗为自己整理的余阳郡主,刚才只觉她和黛玉有八分像,如今看来,像的其实是气质,那眉眼儿,那身段儿,若拿词语来形容,宝珠只想到两个:风致婉约、眉目如画。
此时三春等人已上前问侯,宝珠无奈也只得往前走了几步,面子活儿无论如何都得做。只是还没到跟前呢,就又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这次只听着就能觉出了人不少,就有人道:“我们王妃来了。”
宝珠忙回头,游廊上一位中年美妇如众星捧月般被人簇拥着疾步往这里走来。她的身旁,左侧是保龄侯夫人相陪,再左面又跟着湘云。右侧,则是一个穿着绛紫色窄袖滚云边儿锦服的少年公子,宝珠打死了都会记得,正是和自己有过几面之缘的忠顺世子。
宝珠的眼睛便不由躲闪了几下,步子也停住了。正想着这事该怎么解决,东安王妃已快步到了跟前,宝珠忙向旁边退了几步。这时再看那余阳郡主,黑白分明的双目忽然绽出璀璨光芒,宝珠顺着她的视线一看,那郡主看的绝不是她妈!
有意思,宝珠心中暗笑几声:这郡主年纪十四、五岁,正是思春的岁数儿,这忠顺小世子又长得人模狗样儿,看来两人之间不单纯啊。只不知妾有情,郎是否有意,宝珠忽然大感兴趣,眼睛也跟着一溜儿,——,许是觉出有人看自己,那忠顺世子啪的跟宝珠对了个视线,宝珠只觉得他的目中闪出疑惑,很快就移开了。宝珠也吓了一跳,只觉心中有种异样升起,忙稳定心神,紧着将视线移至其他人身上。
就见东安王妃甚是焦急:“贞儿,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要是摔个好歹还不把娘急死!”
余阳郡主便抬起头来,宝珠只听她低低的声音:“走空了,跌了一下,应该没有大事。”话是跟东安王妃说的,眼角儿分明瞥了一下自个儿表哥。
东安王妃方松了一口气,向旁边保龄侯夫人笑道:“小孩子家家的,一天到晚也不知道想些什么,倒让夫人跟着走了一趟。”
保龄侯夫人忙笑:“没有事便好,只是到底扭了一下,这几天不要走动才是。”说着话目光扫视一圈儿,宝钗和探春何等机警,忙向王妃、保龄侯夫人见礼。
保龄侯夫人笑道:“原来你们姐儿几个和郡主在一起,只不知这位是谁?”保龄侯夫人看着宝钗笑道。
宝钗此时已站起身来,刚要答话,一旁史湘云笑着走上来挽住她的胳膊,虽是回婶婶的话却是向着东安王妃笑道:“王妃,这个薛姐姐我最喜欢了,她人十分好。”忙将宝钗的名字以及和贾府的关系告诉了一番,宝钗又向东安王妃欠了欠身。
东安王妃虽去过贾府,但并没有见过三春,她的为人不如南安太妃圆滑,比如方才见史湘云,就是南安太妃提起的,这时又一心在自己女儿身上,倒把三春等人疏忽了。此时听说,便点头笑道:“原来是贾府的姑娘们,一个个长得都赛画儿似的,看着就让人喜欢。”
王妃说着话招呼后面押轿子的过来,压根儿没问方才是怎么回事儿。本来这事就算过去,因宝珠走的慢了些,忽然听到跟着东安王妃来的一个女孩儿小声问一个小丫头:“刚才是怎么回事儿,郡主打发我去拿披风,才这一会儿功夫,就出了这等事?”
那丫头也不知说了什么,那女孩儿忽然抬头瞥了宝珠一眼,宝珠立即意识到,这人自己见过。说起来宝珠的记忆力极好,只要略有印象的人,见一面儿就会记得,此时一看,正是那次在宁府会芳园抱厦见过的丫头翎音,当时她的百般刁难宝珠记忆犹新,只见她横了自己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