潆朝他安抚的笑笑,方才放缓声音,道:“诸位臣工都是忠心的,以后该拿的主意要拿出来,该担的责任要担起来。要给你们底下的下属副手们做好榜样嘛。”不要以为朝廷大事就非你们不可,你们的下属、副手难道就不想更进一步?
又端庄的笑着道:“你们的子侄也有大了、出息了的,也该出来领差事为朝廷分忧了。该举荐的就上折子举,好让本宫心里有数。”不要以为你们现在是有官职有爵位的人了,碍于颜面不动你们。多替你们子侄想一想。惹恼了我,我还不会压着他们的官运吗?什么,你说他们都很能干?是真能干还是假能干,还两说呢。
就是真能干又怎么样。拜托好不好。这又不是春秋战国或是三国魏晋的时候,良才难求,要三顾茅庐的。天下人口不少,人才能少了么?真是人才,还有一辈子怀才不遇的呢。你们跟我对着干不要紧,自然有跟我顺着来的。我还不会任用这些人和他们的子侄吗。说霸气点,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说温柔一点,就是和最高领导人,还是比较有实权有能耐的最高领导人对着干,是没有前途滴。
见敲打的差不多了,琬潆又开的:“皇上如今八岁,是时候选几个伴读了。有道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们家里有年龄合适的子侄,只管推荐来给本宫瞧瞧。这事情你们记着,都上个折子。”敲打过后,再给个甜枣。皇帝的伴读,有面子不说,内里的好处也不少。和皇帝的情分,不是一般能得到的。
接下来议事明显就顺畅多了,虽然大臣们还有所保留,至少不想着如何看自己笑话了。其实自己这些年也培植不少势力,如果他们站出来。绝对不会有一开始都把事情推给自己的情况出现。只是除了明面上都知道是效忠自己的几个以外,其他的人,琬潆一直是让他们保持低调,关键时候好用就行了,平常小事还没有必要让人人都知道他们是太后党。
作者有话要说:接下来应该还会更新一章,偶正在码。偶比较清楚九龙夺嫡的历史,康熙朝初期就知道除鳌拜、撤三藩、打台湾等等。特别是除鳌拜之前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亲们有知道的告诉偶一声。偶今天一边码文,还不忘继续排大纲。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