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我是孝康章皇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琬潆封后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八章     顺治十七年实在是一个动荡的年头,继皇贵妃逝世,皇帝想要裁撤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后,顺治决定出家的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在满朝大臣的心里无疑是动摇国本的举动。顺治决意剃发出家,哪怕孝庄带着后宫妃嫔和几位阿哥一起劝阻也不能阻拦分毫。顺治要出家了,自然不会再去管理朝政,所有送上来的奏折都是琬潆批阅,这个时候倒是没有人在风头上说什么了。在有些人,特别是一心反清复明的汉人蠢蠢欲动的时候,能有人主持大局,还是可以接受的。     孝庄命人看住了顺治,绝对不允许他剃发。顺治也跟着绝食抗议,一定要遁入空门。孝庄也够狠,命人熬了参汤,定时强行灌给顺治喝下。更不要说满汉大臣一批一批的跪求顺治打消主意。更有人开始估量下一任君主的人选。琬潆抓住军权不放松,爱星阿在得知顺治出家的事情后,就再次向琬潆表示忠心,连带着董鄂家也频频示好。琬潆觉得爱星阿还是比较能信任的,而且除了他,自己也留了后手。琬潆淡定的白天和众妃嫔一起去说服顺治,晚上抓紧时间处理奏折。淡定的命宫外的人手,加紧探看众大臣的动向。     孝庄火速召溪森的师父玉林秀来劝阻。当在外游历讲禅的玉林秀星夜兼程赶回京城的时候,已经距离顺治绝食五天了。玉林秀不像溪森那样狂热,他同样虔诚信奉佛教,但是无疑要理智清醒的多。玉林秀说:“度化迷途之人皈依我佛,固然是功德一件。但是世俗的权利一旦失控,苍生难免再临战火纷乱。为一己之功德置苍生百姓于不顾,这又岂是我佛慈悲之道。溪森大错特错!”玉林秀清楚,一旦顺治出家,无论继位者是谁,佛家都难免为皇权所厌弃,又再何言传道布教。他保证一定全力阻止顺治。     顺治在乾清宫偏室的小佛堂里念经。玉林秀先和顺治说,机缘未到,放弃职责置万民于不顾,纵然我佛不弃,但恢恢天网已有罪孽加身。又劝顺治,如果一心向佛,无须剃发,佛在我心,可为俗家弟子。见顺治已有动摇,但仍未放弃。野史记载,玉林秀起身道:“溪森为吾徒,顾一人而不顾万民,度君主而毁弃苍生,此道焉可长耶?吾欲以火刑加诸其身,是天下僧众有所明悟而不入歧途!”     顺治十分敬重溪森,自然不忍他被烧死。玉林秀下令叫徒弟们架起柴堆,将溪森架在上面。溪森犹自不悔,作偈语说:“大清国里度天子,金銮殿上说禅道!”顺治无奈妥协,答应再不提剃发出家之事,为俗家弟子,念经诵佛。     吉日格勒之前被顺治一脚踹在肚子上,当时吐血。不久顺治闹出家,又强撑着来劝。这会子又支撑不住,病倒了。孝庄很是堤防琬潆,怕琬潆动手脚,命皇后移到慈宁宫养病,让自己信任的太医开药调养。琬潆一笑置之,暂时没工夫理会她。     顺治从郑成功攻打南京起一直劳累有心,又经历了大悲大痛。裁撤议政王大臣会议不得实施,又对世事灰心,更何况有绝食了好几天。也是病歪歪的,和吉日格勒不愧是难夫难妻。顺治觉得身体不好,便决心立储。孝庄和顺治道:“皇上春秋鼎盛,何须早立储君?若非要立储,二阿哥为长,甚为合适。”顺治根本懒得搭理了。听从孝庄的一些臣子,自然上书请立二阿哥为太子。满洲亲贵王公也有意见分歧,大部分清楚顺治的心意,和佟家关系不错的,效忠琬潆的,都以子以母贵为由,请立三阿哥为太子。而还有一部分觉得二阿哥母族地位卑微,不会使外戚做大,威胁自身的利益,同样支持二阿哥。     金珠的父亲董鄂大人,很有危机感,害怕福全的外公那一支董鄂氏将来取代自家成为宗族族长嫡支,拉拢了一匹大臣鼎立支持玄烨。琬潆担心夜长梦多,虽然把握很大,但是不想等待朝堂大大臣争吵出结果。和顺治道:“臣妾不争高位,但是总不能不为玄烨着想一二。琬潆本只想着一家人平安就好,但是看如今的情况,若是玄烨做个逍遥亲王也是不能了。否则新君即位,怎么容得下玄烨。”顺治安慰道:“琬潆不用担心,子以母贵是祖宗规矩。而且终是支持玄烨的大臣更多,再说朕岂会立福全而不立玄烨。”琬潆哭着道:“总是女人胆子小,臣妾夙夜担忧。”又附在顺治耳边低语几句。     顺治连声称赞妙极,温言和琬潆道:“实在是朕对不起你们母子。只是朕虽未剃发,心已在佛门,而且也觉得身体一日不必一日。以后养育玄烨,辅佐朝政就靠你了。玄烨天资聪颖,以后一定会做到朕做不到的事情,也会好好孝顺你的。”琬潆扑到顺治怀中,哭道:“皇上是不要臣妾和玄烨了吗?臣妾会好好教养玄烨的,就是福全和常宁几个,臣妾也会视如己出的,只求皇上莫要再说这样的话。”     顺治十分欣慰,心中有了一翻计较。去和孝庄道:“朕想过了,国赖长君。朕年幼,所以当时受尽多尔衮欺压。实在不愿意重蹈覆辙,所以想传位于兄弟。康亲王杰书,年方十五,仁爱贤德,朕欲立他为太子,不知母后意下如何?”孝庄十分震惊。她本来也并不是真的想要二阿哥成为太子,一是福全确实争不过,二是福全也没有玄烨聪颖。开始那样说,不过是为了压制琬潆,希望以答应立三阿哥为太子作为筹码,借机达成一些条件,比如不许佟琬潆干政或是永不废后之类,最好是把玄烨带来慈宁宫抚养。可没想到顺治是想传位兄弟。杰书即位,自己又算什么。当即道:“自古传位兄弟是祸乱之端。你素来疼爱玄烨,难道舍得让他将来地位尴尬?就以祖制,母以子贵好了。”     顺治下旨,传召天下,择吉日册立皇三子玄烨为储君。顺治对于孝庄的用心和态度一直很怀疑,十分担心自己将来不在了。孝庄会因为琬潆是玄烨生母而容不得她,又觉得琬潆贤惠,到那时估计不是孝庄的对手。思虑许久。     顺治单独召见了宗室中几个地位较高的亲王和朝廷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臣。世祖实录记载:“时,世祖召见诸王与重臣,曰,皇三子为储君,朕欲尊其生母之位,当何如?”当时众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觑。被顺治单独召见来的,都是有权有位,或是心腹大臣。想要尊贵她的身份?羲贵妃已是贵妃之尊,还可以说更进一步,成为皇贵妃。但她现在又是储君生母,再进一步,就只有……皇后了。     没有人敢答话。这话不好回答,要是答应了,就是摆明撺唆皇上再次废后。如果反对的话,谁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反对?储君生母,就是将来的皇太后,出口反对不是摆明了结仇吗。而且皇上现在无心政务,羲贵妃帮忙批阅奏折。要报复很可能都不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