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胤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从上次发生了河堤贪污案件,扬州知府成为替罪羊被拉下马之后,江淮等地的官员比起以前谨慎了许多。这次派过来的扬州知府做的还算不错。因为康熙亲临扬州,再加上灾民过多,所以扬州知府在城外开辟了一块地方,设置暂时的灾民安置点。     胤禩打探清楚地方,便带着几个弟弟过去了。几个小的不知道胤禩要带他们去哪,兴冲冲的跟着。走了大概半个时辰,便看到了灾民安置的木屋。因为灾民过多,屋子还是少数,抬眼一看,露天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灾民。各个蓬头垢面,面黄肌瘦。幸而天气渐暖,不然不知道会冻死多少人。     胤禟胤俄哪见过这样的场面,顿时呆了。胤祥和胤祯更是不明所以,呆呆的看着。     朝廷的粥棚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因为人数太多,所以每人只能领到半碗粥。因为有许多的官兵守着,秩序倒是不错。所有人有序的排着队,打到饭的人跑到一旁,狼吞虎咽的吃着。没有闹事的,也没有哄抢的。     胤禛看着不禁皱眉,赈灾过多次,他依然无法习惯。这次是皇阿玛亲自前来,才会这样的秩序井然。以前私下查访时,官官相护,知情不报时有发生,有时灾民们饿的狠了,只能易子而食,真的是人间惨剧。如今光是看到这么多老弱病残吃着这粗糙的粥食,老九老十他们都觉得受不了,若是让他们真的见到那种人间惨剧,只怕他们会顿时吐出来吧。     胤禩走过去看了看,只见锅里的粥并不浓稠,每人只领半碗粥,若是壮年之人,只怕没一会就饿了。不禁皱了皱眉头,但是也没有办法。     只能将胤禟叫了过来:“小九,你在南边有店铺吗?”     胤禟不知道胤禩为何如此问,但依然如实回答道:“在这扬州城里有丝绸店,客栈,茶馆。八哥问这个干什么?”     胤禩想了想:“小九,自古救急不救穷,若仅是靠着朝廷施粥,只怕也是解决不了这么多灾民的吃住问题。八哥想在这边建几座瓷窑。管吃管住,每月给他们一些银两。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     胤禟一愣:“瓷窑?八哥,烧制瓷器可是需要手艺的吧!这些人可不会啊!”     胤禩一笑:“他们自然不会。我会从景德镇雇一些高手,让他们先当当学徒。总不能一直靠着朝廷施舍吧。”     胤禟连忙说道:“八哥说的对。这些人真可怜。如果能帮他们弟弟绝对愿意。需要多少银两,八哥说一声便是。”     胤禩一笑:“八哥还能让你吃亏不成?等瓷器烧出来,就卖到海外,绝对能够卖个好价钱。”     胤禛本来正在询问灾民的生活情况,看胤禩和胤禟在聊着什么便也走了过来。听了胤禩的意见,连忙说道:“需要银子,四哥这里也能出一些。”     胤俄看他们谈的正欢,连忙也道:“弟弟我虽然钱不多,但是几千两还是出得起的。我也加入。”     十三十四也连连说自己有钱。胤禩一看效果不错,便说道:“这瓷窑的选址,就选在扬州附近吧。让他们安心些。”     众人都说好。不过这事他们可不能私下决定,还是先回去询问一下康熙的意见吧。要不然,做了好事再被人参一个收买人心,可就不妙了。     回到御园,胤禩他们发现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都已在此向康熙老爷子请安了。河道总督于成龙也过来复命了。     河患历来是大事,尤其是前次又发生了河银贪污案。这次湖水泛滥,受灾七个州县,不可谓不严重。     康熙老爷子又重视治河,河道总督掌管着黄河、京杭运河,各个湖泊的治理、堤防、疏浚之事,平日里事情极多不说,出了问题还是找他们。所以于成龙虽然尽心竭力但是依然难以保证河道安全。对此康熙也不会鸡蛋里面挑骨头,故意为难他。如今看他过来复命,安慰了几句,便让他下去休息了。     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的乳母,曹寅十六岁时入宫成为康熙的御前侍卫,在康熙幼年时便与康熙建立了良好的君臣关系。在康熙二十九年出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是康熙在南方的耳目,拥有密折专奏的权力,是康熙的心腹之臣。     李煦是曹寅的大舅子,在康熙三十二年受任苏州织造。他和曹寅都是康熙的心腹之臣。     只不过正因为他们是康熙的心腹,康熙老爷子六次南巡,有四次都下榻曹家,这才导致了曹、李两家惊人的亏空。胤禩对他们的感觉可不一般,尤其是对曹寅,这可是曹雪芹的祖父啊!虽然胤禩对上辈子的事情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他可还记得呢。这曹寅,胤禩便愈看愈顺眼起来。     和几位大人见礼后,胤禩便将自己想要安置灾民的方法禀报康熙。现在胤禩可不敢再对康熙老爷子有任何的轻视了。这皇帝可不是白当的,尤其是做了这么多年皇帝的康熙,手中的耳目不知有多少。只怕自己一行人的任何动作,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听了胤禩的奏报,胤褆连忙说道:“皇阿玛,儿臣觉得八弟的办法可行。如今灾民众多,仅靠朝廷救济终究不是长久之事啊!”胤禩是大阿哥一党的重要人物,胤褆自然对他的提议支持有加了。     太子胤礽竟然也站出来同意胤禩的办法,还愿意捐出一万两银子作为胤禩安置灾民之用。     胤禩顿时奇怪的看了胤礽一眼,谁知太子也正转头看他,二人目光相对,胤礽竟然对着胤禩神秘一笑。胤禩顿时一愣,这家伙不会又有什么坏主意吧。     康熙听了众人的说辞,不禁笑了起来:“你们兄弟可是很少有完全一致的时候啊!这次竟然如此一致,还都愿意捐钱安置灾民。看来你们都长大了,成熟了。朕心甚慰啊!”说完,还又大笑了几声:“就依八阿哥所言,在扬州郊外建立四个瓷窑,安置灾民。”     康熙爷高兴了,胤禩却暗暗叫苦。自己原来打算先建一个,看看效果再说。这康熙真不愧是皇帝,好大的手笔,直接就要建四个。真是,唉!     胤禩正郁闷呢,康熙下一句又让他开心了:“老四,这笔银子就由户部下拨吧。你们哥几个就省省吧。”     众人连忙跪下谢恩。     禀完这件事,胤禩他们几个便告退了。康熙还要和曹、李二人叙旧。老爷子对待老臣可真是好,彼此间既像君臣,又如朋友。     出来的时候,胤礽走到胤禩身边,轻轻说了一句:“小八,二哥可是帮了你呢。记得谢谢二哥啊!”胤礽说的很轻,除了胤禩没有人听到。胤禩顿时郁闷了,尤其胤礽称他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