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指了指桌子:“一起来吃。”
魏池已经吃过了饭,但还是顺从的拿起了筷子。
“你怕本王有□□的心,是不是?”秦王还是直话直说。
昏暗的烛光闪了闪,魏池放了筷子:“臣不敢揣测这些意思。”
“本以为你敢来找本王是因为敢想了,没想到你说话还是绕圈子。”秦王冷笑:“你真的认为一个小孩子能撑起大局?”
“臣不知该怎样回话。”
“你认为谁最适合坐上这个位置?陈熵?王允义?胡润之?还是我?”秦王每说一个人就在桌上放一颗豆子。
虽然房内没有他人,魏池还是被这话惊到了。
“还是燕王?”秦王把这些豆子都扫到了一旁,抬起头,直视着魏池的眼睛。
“燕王?”
“告诉我,他是不是还活着?”
魏池皱了皱眉头:“为何秦王会认为下官知道?”
“你是帮戴师爷带话给我的人,你是王兄专程写信托付于我的人,你应该知道。”
魏池沉静了很久,他原以为谈话的中心是关于顾命大臣的,但没想到这个人只关心燕王。
“下官确实不知道,”魏池摇了摇头:“如果下官还能和燕王联系上,没道理还能活在太上皇的朝廷里。”
“你们都信不过我。”秦王淡淡的看向别处:“都信不过我。”
“你走吧。”秦王开口送客:“等等!”
魏池刚走到门口,站住了:“秦王殿下请说。”
“本王会依照余大人的要求退兵的,魏池,你好自为之。”
魏池走了,秦王却再没有胃口,说起野心这两个字,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在大家看来,自己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且因为自己和陈鍄明和暗离,许多官员一定都揣测自己不会拥立陈熵。
自己当然不会拥立陈熵!但不是因为自己恨陈鍄,而是因为这只是一个孩子!他怎能担负起这样的重担与这些豺狼虎豹抗衡?
但是没人相信他愿意拥立陈昂,如果还有人记得这个名字。想到此处,他感到眼圈有点湿润,自己或许真的是懦弱的,所以才多年受制于陈鍄。陈宿好像是陈家唯一可以与他抗衡的人,于是自己这么多年都藏在他背后,苟且求活。时至今日,他觉得自己仍旧没有改变,作为皇家的人,见过了太多的血与泪。如果可以,他愿意以最小的代价保全陈家人的性命。
魏池,你的缄默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但也许正因为你的缄默,皇兄或许至今还活着。陈宿苦涩的笑了:你就好自为之吧。
魏池一个人骑着马走在黑黢黢的大街上,心烦意乱。这一天终于把这两个人都见了,但似乎变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如果可以,自己第一次萌发了想要辞官的想法。这官场是让人如此的疲惫!但他知道自己放不了手,一方是自己,另一方是弱女幼童。或者给他一个旁观的人,有足够的智慧帮他解读王允义,解读秦王。但此刻他知道这是空想,他注定要在猜测和彷徨中煎熬。
魏池按照与余冕的约定,到周文元面前自荐去见秦王。周文元果然答应了,虽然仅仅时隔两天,秦王和魏池变成了两个只谈公事的人。对于魏池的要求,秦王几乎没有想便同意了:“就拜托你了。”
而周文元则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将魏池的名字写在了他的名单之上。然后再次找到了胡贵妃,胡贵妃的脸色很不好,因为小皇帝身旁的太监病倒了。与其说是病倒了,不如说是被“毒”倒了。吕敬尝了一口端给皇帝的羹汤便晕厥了过去,现在还没清醒过来,因为后宫没有人管事,所以暂时还压在胡贵妃这里,没有闹到前庭去。在此,她自然不会将这件事情告诉周文元,只是更加坚定了要做皇太妃监国的决心。
周文元叹了一口气,暗示她这不是他不同意,而是她哥哥胡润之不同意。愿意很简单,如果他们兄妹二人,一个人占了宫内的名额,一个人占了宫外的名额,似乎太过于狂妄了。
“皇太妃没有问题,只是监国确实不宜。”
周文元本人同样信不过胡贵妃,如果说秦,王两家在朝中尚有诸多羁绊,那胡家人就可以毫无牵制,如果这个敢于夺宫的女人真的做了监国,那还真是不敢想。
谈判依旧僵持,胡贵妃淡淡一笑:“如今皇后身体欠佳,公主是要嫁人的,即便阁老不同意,本宫也担实了照顾皇上的指责,任命不任命,确实没差。”
“此言差矣,”周阁老可不吃胡贵妃这一套:“贵妃娘娘居于高位,家族显赫,却不知道朝中实力更胜者不止胡家一家,贵妃娘娘可要体谅令兄。”
听到体谅令兄几个字,胡贵妃忍不住冷笑。
“时过境迁,若王家和秦王联手对此反弹,胡家可有必胜之心?”
胡贵妃没有回答,其实胡家有没有必胜之心,她并不关心,她只知道若此刻成不了皇贵妃,那自己不过是哥哥的一颗棋子,当如果自己能够监国,那胡家不过是自己手中的筹码。周文元并不懂得她的心思,胡润之耗不起,她却耗得起,比内阁,比王家,秦王都能耗。
胡贵妃仍旧淡淡的语气:“本宫的条件不会变的,还请阁老去说服本宫的哥哥好了。”
吃了闭门羹的周文元没有劝太多,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让每个人都满意,既然注定要得罪一些人,那就得罪敢得罪的好了。拟好了名单,封号,揣在内包里,只等定了内宫监国的人选就召集内阁签署票拟。
次日,监国的人选被内阁公布了。
太皇太后,理所当然。
周文元冷冷的笑,想到胡贵妃此刻扭曲的表情,只能感慨这不过一介女流,真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胡贵妃发布的最后一件事情,便是陈玉祥的婚事,即便她当不了监国,但至少要借此除掉一个劲敌。
没想到王家反应激烈,胡润之是认同胡贵妃的决议的,但是毕竟他要面对的是王允义,当两个人终于直面对抗时,胡润之终于感受到了王允义的可怕。这个令两代皇帝忌惮的大臣当然拥有与之匹配的能力。
面对胡润之的旁征博引,王允义似乎听都没听,只是傲慢的敲了敲桌子打断了他的话:“你和胡贵妃,两个晚辈,犯不着操心这个事情。”
说罢,朝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