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世相随(大周后新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倾城时战事起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副,两军合军后,进攻秦州。同时,泾州张铎、邠州折从阮、同州节度使孙方谦等藩镇须粮草器械为援。     汴梁的朝廷的目光放在了关中之战上,便是周宪,除了随着郭荣去嵩陵祭拜郭威那天外,其余日子里,只要有内命妇进宫请安叙话,说的大多的是关中之战的事儿。毕竟许多人家的亲人子侄在军中效命。就是小小的丰哥,练武也更加卖力了。     周宪见郭荣几日里虽然忙碌了些,但是脸色不差,也没怎么生气,便知道四州之战应该不是如前世一般拖拉了大半年才取胜的。就时常拉着郭荣进了秘境去建房子做农夫去。     而与汴梁这边的情形不同的是,成都自蜀帝开始,并不大紧张关中之战,他们所有的目光都在天子亲谱‘万里朝天曲’之上。这一天的花朝节之上,贵妃费氏踏拍而歌,更有上千宫女戴高冠,齐声高呼‘朝天’。美人如花,繁华似梦,满朝文武纷纷竞执长鞭,打马而行。谁还想曾到蜀道之外关中的战争呢?也是自这一天起,贵妃费氏有了“花蕊夫人”的美称。     花蕊夫人坐在薄纱轻垂的鸾轿之上,一路之上虽有禁军侍卫开道,依旧有数不清的百姓拥挤在一边,想一睹花蕊夫人之容颜。赵匡义也挤在人群之中,清风掀起了鸾轿的薄纱,二楼之上的赵匡义恰好看见了花蕊夫人的容貌,顿时愣在了原地,果真如蜀帝孟昶诗中所言“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即使没有水殿风来,也是暗香浮动。     赵匡义眸色变深,他知道他等的机会终于来了。     “陛下,深州和冀州那边又送来文书,契丹人游荡劫掠之事越加频繁,两州百姓春耕无力,恐怕今岁又是饥迫之年。”枢密使魏仁浦出列道。     郭荣目光中闪过怒火,看着中枢诸相道:“几位相公难道就没有什么法子?郑仁诲?你也是枢密使,你如何看?”     郑仁诲年前身体便不大好,年后随着天子去嵩陵祭拜先帝吹了冷风后,更是病了半月有余,如今也是抱病上朝,脸色更是蜡黄的,一看就是没好利索。他颤巍巍的起身,对着郭荣行礼道:“陛下,契丹人如今并非大军侵袭,而是散骑游荡。边境藩镇难以用兵,也就无法安民了。所以,边境百姓除了内迁,并无他法了。”     郭荣叹了口气,示意郑仁诲坐下,看了其他几位相公和六部尚书道:“诸卿莫非毫无良策么?”     王朴起身奏道:“陛下,开封府推官韩重前日里拦住微臣,说他有一法,可对付契丹游荡散骑。”     郭荣眼光闪动,让人宣召韩重进了崇政殿。郭荣自是看到许多大臣脸上轻视之情,心中暗道,这个韩重要是真有好法子才好。     待韩重进了大殿,给天子和诸位相公行礼后,郭荣就直接开口询问了。     “陛下,臣以为,契丹散骑游荡中原无力以对,乃是藩镇之兵太过被动僵化所致。若是我边境守兵也如契丹人一般,十五成群轮番骑马巡边,便可对敌。也不至于只知道挨打却不知道反击了。”     郭荣眼睛一亮,这确实似乎好法子。只是中原的骑兵比之契丹人,要差了一点,加之怯战之心,只怕真要以骑兵决胜,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此法不错,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卿虽然不曾习武入军,但是这兵事见解不差。魏卿,韩重进枢密院里去如何?”     魏仁浦心胸阔达,他为枢密使加同平章事,便是天子钦点,如今让这韩重进枢密院,也未尝不可。     满朝大臣心中都动了动,天子选才还真是不拘一格,这样的罗锅少年也用。     郭荣负手自御座之上而起,看着在座诸相及其他文武重臣道:“朕知道诸位为臣子不易,朕这个皇帝也不好当。所思所想非一时一地之得失。众位当值朕之心思,承先帝之余志,兴我中原。各位乃是朝中重臣,切不可只看眼前中原之地苟且而安。北边幽云十六州在契丹手中,他们驰马而下,不须半月就会兵临汴梁城下。当年石重贵亡晋,并不久远。这殿中诸多人都是经历过的。朕非石重贵,也不想这中原再次成为契丹人的跑马之地,众位都是汉人,该知这中原才是根本。所以,不要抱着侥幸之心,想着契丹人南下会放过尔等。”     众臣纷纷跪下,连声道:“不敢。”     郭荣挥手让众人平身,淡淡道:“诸位心中如何想,朕不知道,朕能看到的,是各位的所言所行。深、冀两州之事该如何解决,众位都回去想一想,不要想着事不关己!”     很快周宪也听闻了郭荣说的这番话,她其实也是了解的,即便是范质、李谷身居高位的相公,也不看好或者说是支持对契丹动武,而是主张以怀柔为主。因更不用说其他的大臣了。郭荣这番话,只怕也没有多大的效果的,毕竟中原的国力还不是那样的强大。周宪想到千里之外的故国南唐,叹息一声,她知道,待关中战事一了,与南唐的战事便要开始了。     周宪虽然这样感叹,针对契丹人散骑侵袭之事,还是边境翼州军一校尉上书献了计策,枢密院里看到上书之时,大喜至极,忙将文书上给了天子过目。郭荣看到张藏英的上书,放下心来。     张藏英乃是边境之民,自记事起,便知道全族所受契丹之祸,中原朝廷却无力安民,待听闻天子求良策的消息,便上书自陈所想——深州、冀州乃契丹南下必经之路,倘若能设险据守,契丹人必然不能再有丝毫得逞。他没有想到,这一纸上书真的到了天子手中,他也被天子招至汴梁问答。     “深翼两州之间有一河名葫芦河,若是将此河道扩宽,然后在河岸檐口浅滩之地修筑城垒,同时招募边民练勇武之兵以备契丹。契丹辽国游骑,往来不定,官军不易对付,但若是让边民自御,平日里耕种,一旦有契丹散骑而来,便操戈击敌。如此一来,契丹人必不敢再犯。”     张藏英心中打鼓,但还是将这些话同天子讲清楚了。     郭荣很是欣赏这人,虽然是一九品的校尉,但是有才有勇,更加关键的是,他对契丹人有恨。     “卿所言极有道理,朕便如卿所言,待卿将地貌规画完毕之后,便去征召边民勇军两千余人,朕许你统帅此军之职,另有枢密院中郎中韩重同你一起去边疆助你行事。兵器甲胄朕许你一定之数。卿当好生筹谋,毋负朕望那。”     张藏英大喜,忙叩头谢恩不提。     五日后,关中李重进大军大胜之消息传来时,天子下令许州节度使王彦超、邢州节度使留后陈思让两人征召民夫数万,至深、翼州以掘河道。     周宪看着宁哥在榻上爬来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