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世相随(大周后新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南唐廷争天子亲征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为我们大唐好。你说说,你是怎么看的?”李璟将李弘翼和李景遂两人之话也点单说给李从嘉听了。     李从嘉有些为难,他也知道叔叔和大哥说的都有道理,若是之前,他自然站在皇叔的那一边的。但是此时,因为周宣的缘故,若是自己一下子否决了大哥这边,岂不是让她难做?     “父皇,皇叔忧虑的是国库空虚,无力以大量的钱帑支撑战争,而大哥所说的,也是实情。若是不给北方在南边施加压力,契丹和北汉对上中原周国只有五五胜算,契丹和北汉赢了还好,若是输了,我们大唐的处境便艰难了。所以,依儿臣之间,既然难以决断,不如采取折中的法子来。既然无钱无兵,我们就不真的出兵,但是却做出出兵的假象来,更放出风声去迷惑周国,然后依照皇叔的法子,和契丹北汉人联系,这样岂不是两全齐美的法子?不用流血牺牲,我们大唐也能得到益处。”李从嘉说的很兴奋。他想着,这一样以来,也不算完全否决了大哥的意思了,琅嬛也不该怪自己妇人之仁了。但是他不知道,这一次,他不仅仅将李弘翼得罪惨了,也让周宣真的对他彻底失望了。     李璟哈哈一笑,觉得儿子说的话确实有道理。他心中虽然还有些将李家版图扩大的心思,但是同闽国和楚国的战争,让他灰头灰脸不说,还耗尽了国库之财,他本就是文人心性,雄心只是一时的,此时心中已经有些惧怕了打仗了。     “朕就依照从嘉你的意思来决断了。”李璟说着还拍拍了李从嘉的肩膀,欣慰道:“我儿如今真是长大了,可以替为父优优解难了,不如明日起,你就领上一职务,上朝学习政务如何?”     李从嘉一愣,随即推辞道:“父皇,您知道我的心思的,最是不喜欢那些个繁琐政事的。况且朝政有皇叔和大哥帮忙,儿臣不想去添乱了。”尤其是自家大哥那猜忌性子,自己若是真上朝去学习政务,还不得被他排挤讽刺?     李璟见李从嘉是真心不愿意,笑了笑也就罢了。     这日下午,李璟在朝堂上下了决断,李弘翼满腹怒火,看向皇太弟眼中,尽是冷意。回了府之后,得知父皇的决断是因为李从嘉后,他冷笑不止:“六弟和六弟妹是将孤王做傻子耍!很好,很好……”     而周宣也知道了李从嘉的说辞,先是一阵灰心失望,随即想到该如何平息李弘翼那边的怒火,不让他怪罪上自己。周宣看了眼抱着仲寓看着渔樵图的李从嘉一眼,心中下了决心。     汴梁的朝堂之上,因为北汉和契丹的联合出兵,也乱作一堂。     “陛下,李节帅的送来的奏疏上说明军情紧急,契丹皇帝派遣了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的一万多契丹精锐骑兵已经和刘崇饿大军汇合。潞州此时军情紧急,昭义军辖下两千多人被北汉南征前锋大将武宁军节度使张元徽伏击,全军阵亡。李筠如今只能退守上党。还请陛下早作决断,该派何人带兵出征。”     范质心中忧虑,心中想着军中何人领兵出征最为合适,他深知此战不能败,但是若是胜了,领军出征之人,便有大功,于新君而言却是大威胁了。所以最好是皇帝亲征,但是皇帝除了和慕容彦超一战之外,从无大的战功,且契丹人和慕容彦超的反军不可同日而语……到底该如何决断?     而朝臣也是各有所思,举荐不同的人为帅。宰相之中只有王溥明奏自己亲征,而王溥如此,还不是心中打着小算盘?而老相冯道依旧是沉默不语。     郭荣冷眼看着朝臣的争执,眼中闪郭怒意,冷声道:“刘崇欺朕新立,而朕又岂是任他人轻视欺辱之人?朕要亲征河东,让刘崇和契丹人知道,朕绝非易与之辈!”     满朝文武大惊,便是枢密使郑仁诲和副使魏仁浦也都是不赞成的。郑仁诲劝道:“陛下,当年晋州之战,刘崇的军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此次他和契丹人勾结出兵,不过是因为先帝驾崩,认为我大周朝政不稳,所以才出兵的。不会是多大的动作的,而刘崇也很可能不会亲自出征。陛下如果亲征,倒是给了北汉了契丹人面子了。北汉地小病弱,何须陛下亲征?”     郭荣怒声道:“郑令公,你认为李筠会谎报军情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跟随先帝多年,镇守潞州,难道不知道军情如何?你们不必再说,朕意已决!”     一向沉默好似睡着的冯道却出列反对道:“陛下初立,国事未稳,不宜御驾亲征。我朝猛将如云,老将郭崇、符彦卿、药元福、向训等人在列,而禁军中也有李重进等大将,藩镇节帅令公折从阮、符彦卿等人俱都在朝。随便谁人出征,必将契丹人和汉人赶出去的。陛下一国之君,最要紧的治国而非征战。”     前世之时,郭荣初听此言时,也曾和冯道争辩过。此世,他依旧不打算就这样算了。郭荣目光中闪过深意,眯着眼,铿声道:“太师莫非忘记了,昔日唐太宗也曾多次亲征,他能做得,朕就如何做不得?”     冯道看着郭荣,他不觉得新君是糊涂君主,他在新皇身上看到了不下于先帝的智谋和决断,但是却也有比先帝更多的急躁,更快的步伐……而想做如唐太宗那样的明君,又岂是那样容易的?     冯道也直视郭荣道:“不知陛下能否做得唐太宗?”     郭荣若还是前世那个傲气的君王,自当是当冯道是讽刺自己。但是历经三百年,再次重生,他却知道,沉浮五朝不倒的冯道,说出这番话的深意,本意是对自己好的。毕竟按照他以往能不开口就不开口的德性,他委实不需要如此当着朝臣的面反驳自己的。     前世的自己是怎么说的?哦,郭荣想到史书中的记载,心中暗笑自己当年的傲气——“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此时,郭荣却不想这样回答,出了不想听到冯道反问的那句“不知陛下做得山否?”的话外,更多的是想让这个冯道这个老家伙多为自己出出力了。     “朕能否做得唐太宗,太师和逐相可以看着,起居注掌笔有记,后世也会自有公论。如今朕想效法唐太宗御驾亲征,诸卿便不要争执了,朕意已决。”     诸臣无法,只得沉默接受皇帝将亲征的事实。而冯道,却似乎想看出什么,睁着老眼,仔细地看了君王片刻,才重又闭上眼睛。     “既然众位无异议,中枢将此事做诏令下达。诸相和枢密院众臣留,另折公也留下。”郭荣挥了冕服袖角,淡然道。     皇帝面前,本只有诸相能坐,郭荣还是命枢密院众臣都落了座,等众人谢了恩,他蔡开口道:“朕之所以亲征,其中深意,众位乃是先帝留下的良材,必然是明白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