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世相随(大周后新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姐妹相处心意忽明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宪一连七天都没有去秘境,心中虽然像失了什么,人也显得比之前烦躁些,也时常发呆走神,让两个贴身丫鬟都有些纳闷。     “二娘子这两日里跳舞倒是比往日有了进步。”     周宪随着乐声停下动作,对教导周家姐妹学舞的教娘点点头,就看着另一边的周宣在音乐声中快速旋转的身姿。     前世的自己也很爱歌舞。但是看尽百年变迁,于歌舞的认知,她不得不承认,不过点缀乱世的繁花而已。太过漂亮的容貌,绝美的舞蹈和婉转的歌喉,都是毁掉一个女子安稳生活的利器。     自古红颜多薄命便是如此。     周宪不想如上一世般被父母送入唐宫之中,于歌舞一道,自然不太上心了。相反,还要故意表现得没有多大的天赋才行。但是,没想到孔教娘像是看出什么来了,居然说了这句话。     “姐姐跳得才是极好!便是唐时风靡一时的胡旋舞也学得这样好。”     孔教娘面带笑容的看着宛如翩然蝴蝶般的周宣,她承认周宣的资质虽不是最好的,但是却有着对歌舞独特的认知和触感,让她的舞蹈多了一份勃勃生机。     “啊!好累。孔教娘,妹妹,我今日跳得如何?”周宣停下动作,一边接过丫鬟手中的帕子抹着额头的汗珠,一边娇声笑道。     周宪看到孔教娘脸上真诚的笑容,明白她是真的喜欢周宣。     再看周宣和孔教娘的相处,孔教娘将动作一一分说,那里做得好,那里需要注意……真是倾囊相授了。而周宣对孔教娘,果真也是很亲厚的模样,想到周宣对待诗书的师傅就不是这样的态度,随即心中似乎明了些什么。     周宪退到一边,面带笑容地看着。     上午是学歌舞,下午则随着先生读诗书学字画。     教姐妹俩读书的先生姓冯,五十多岁。河间人。因为世道衰败,改朝换代太多频繁,他少年时代得到了一个秀才的功名后,便不能参加科举了。乱世之中,文人身份没有丝毫的被尊崇的地方。     不过周宪一向秉承着尊师重教的想法,且郭荣时常和她说起了周太祖郭威之事。周太祖郭威虽然是马上皇帝,却是难得的仁德之君,并不以武力得到皇位而尊崇武将。其后的郭荣也是将此认知延续,重用文官,慢慢削弱节度使的割据势力。再是赵匡胤将读书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任文人治国监军,即便武备松弛,但是国家却免于动乱,再也没有藩镇节制割据之祸。所以在她看来,并不觉得文人比武人身份低多少。因此她对于这位冯先生的态度,就是非常恭敬的。这一对比之下,便是周宪也很快察觉了周宣对于书生的不以为然的态度。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冯先生摇头晃脑的说着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抬头就见周宣掩唇小小打了一个哈欠。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打了教导书法字画诗书的冯先生的脸面。     “大娘子,我刚才说的内容,大娘子可是已经知道意思了?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了?”     周宣愣了一下,眨眨眼笑道:“冯先生能才说一遍您刚才读的句子么?”     虽然乱世之中读书人最是不值钱了,但是文人习性却是难以改变的。冯先生被气得胡子直翘,好半天才道:“圣人诚不欺我,果真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周宣却是一点也不生气的样子道:“更难养的是,既是小人有是女子的人哦。而且先生那句话,可是将先生的女性亲眷也骂进去了呢。”     周宣心里是真的不大看的起这个先生,只是她以为自己掩饰得好。殊不知冯老夫子半世飘零,经过了不少冷待和白眼。于周宣眼中的轻视怎会不知道呢?他为了生计也就不好计较,只是心中对于周宣的意见就难说了。     “我也不和你计较了,接着读书吧……”     “先生,你还是讲讲诗词吧,这些之乎者也,也不用闺阁女子知道的。”     周宣想到古文,就头痛。相当年,她是个超级偏科的艺术系学生,最怕的就是古文了。     “妹妹,你说姐姐说的可在理?咱们闺中女子学习的是不是应该学女子该学的东西?”     周宪一愣,自己可不想被周宣扯近她和先生的冲突里。     “妹妹也不大明白呢。姐姐可以去问母亲的。她请先生来教导我们姐妹,肯定是有想法的。”     周宣看了看周宪,心中不满,亲姐妹居然不站在自己这边。随即和冯先生争论起来。     而周宪只是静静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翻看着书本、字帖。几日时间里,周宪知道,等到字画先生来时,这争论便会告一段落了。     字画先生姓王,东平人,比冯先生年轻许多,三十岁出头。直襟墨袍风姿不俗。周宪明白为什么周宣为何对字画课的抵触不大,就是她,见过李煜、郭荣这等人中之龙的风姿,也不得不赞叹一声王先生好风度。     而周宣在字画上并无天赋,相对而言,周宪虽然性格内敛,但是却时常被王先生表扬。     “二娘子今日的字迹似乎更多了几分风骨,于闺阁女子而言,确实难得。”     周宪并没有任何的喜悦之情,书法字画,于现在的她看来不过是小道罢了。     一边的周宣咬了咬唇,看向周宣的目光带着连她都不自知的寒意。     “王先生,你看看我这几个字。”     周宣相信王先生一定会为这句诗词叫好的。那可是被千百年后不少人传唱的句子呢,只可以自己只记得一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     王先生缓缓念道,看向周宣的目光变暖:“大娘子好意境!只是这字还要多多练习才是。”     周宣一手大字,只能称得上工整而已。     周宪发誓自己眼角看见周宣眼中的愠色,心中暗叹,这个莫名多出来的姐姐也太好胜了些。     申时末,周宪结束功课,回到了院子里。     “二娘子,回来啦。奴婢们已经备好了点心,二娘子先用一点吧。”小翠和晴儿看到周宪回来了,忙迎了上去。     周宪对着小翠点点头,想到这个丫鬟在前世一直陪着自己到最后,不是没有感触的。而生母周夫人和姐姐周宣却都没发现"周宪"的不同,两相对比,周宪纵使再淡薄,心中也有一丝凉意的。有时候,周宪甚至觉得,周府只是她的暂居之地,她真正的家事秘境。     周宪对于这些都是淡然处之的,既然觉得周府是暂居之地,又何必为了这些人伤心呢!     过两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