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打开后,看到站到门口的人,苏小燕很意外。
“小燕啊,不请我们进去?”韩修德笑容和蔼地看着她。
“爸,妈,快进来。”苏小燕从鞋柜拿出拖鞋放在门口。
张秀琳进屋后,将手里的袋子递给她。
“妈,你来就好了,怎么还买东西?”苏小燕小心地接过,闪到边上,让出路来,赶紧自己也穿上拖鞋。
张秀琳进来后,先是打量客厅,而后坐在沙发上。
苏小燕赶紧地去泡茶。婆婆喜欢喝花茶,家里正好有些茉莉茶。公公喜欢喝清茶,家里也备着。
将茶水端至茶几,苏小燕毕恭毕敬地站着。
“小燕啊,又不是外人,怎么站着?”张秀琳端起杯子,揭开杯盖,吹了吹。
苏小燕也不知为什么,只要见到张秀琳,就像是老鼠见到猫,自然就会紧张。
“你看你,有身子的人了,也不知道爱护自己。”张秀琳放下杯子,瞅着她。
苏小燕乖乖地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
“韩时呢?”
“他买东西去了。”苏小燕说了半截话,可不敢明说是帮自己买吃的去了。
“今天下午我们才接到韩时的电话,知道你怀孕了。本打算明天来看你的,可奶奶不放心,愣是要我们今晚来看看你的情况。”
“妈,让你们操心了,我很好。”
“你这孩子就是喜欢藏心事。都在家保胎了,还很好。我跟你说,这胎一定得好好保住,你的身体可经不起再折腾了。”张秀琳脸上是难得的温和。
苏小燕顿时头如捣蒜。
张秀琳从袋子里抽出一个盒子,“小燕,这是别人送给我的,你每周记得吃两次。”
苏小燕接过,“冬虫夏草(藏产)”几个字跃入眼底,“妈,你留着自己吃,太贵重了。”一盒可是抵她大半年的工资,心里惶惶的她赶紧递回去。
张秀琳沉着脸,“你还真把我当外人了。”
苏小燕的手僵在那,不知是进是退。
“小燕啊---”韩修德话还没说完,门铃再次响起。
苏小燕如释重负地放下盒子,起身开门,韩时湿漉漉地站在门口。
“外面下雨了?”苏小燕惊呼,忙接过他手里的饭盒。
韩时的裤管都湿透了,进来的时候,水渍沿着裤脚滴滴答答滴落在地板上,慢慢就蔓延成一朵水花。
“快去换衣服,要不然会生病的。”
韩时抬手抹去脸上的水,“一点雨水,没事的。”
走到厅内,见到父母均在,韩时笑着说:“爸妈,都说没什么事了,怎么这么晚还赶来了?”
“你呀,出门也不记得带把雨伞,快进去换衣服。”这下,是韩修德发的话。
衣衫湿透的确不好受,韩时从善如流地进房间换衣服去了。苏小燕乘机将饭盒搁在吧台上,不巧还是被婆婆看到了。
苏小燕坐回原处,继续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听婆婆的教诲。至于那盒补品搁在茶几上,她是再不敢还给婆婆了。
张秀琳拿起茶杯,吹了吹面上的茉莉花,喝了口,放下杯子,语气缓缓说道:“小燕,你现在身子不便,韩时是应该多照顾你。可万事都要有个分寸,这大雨的天,晚上让他出门,淋病了怎么办?想当初我怀孕的时候,你爸可是整日的在外奔波,什么不得靠自己。”
苏小燕心想,那是什么年代啊,三十多年前的事也拿来说,面上倒是一副乖巧的模样,“妈,你说的对,我知道了。”
张秀琳见她态度谦卑,念着她身体,就没再说什么了。
韩时出来的时候,见气氛融洽,婆媳相处甚欢,很诧异。这样的景象可是百年难得一遇啊!他走上前,从水果篮拿出冰糖梨,削好后,递给母亲。
“妈,昨天燕子还说明天去家看你们,不巧今天你们就来了。”韩时接着又递给父亲一个。
张秀琳咬了口梨,清清甜甜,她的儿子何时这么懂事了?以前,哪次不是和她唱反调。结婚了,他真得成熟了,即将为人父母的他,也知道自己父母的不容易了。对苏小燕于是有了一层别的想法,也许她并不是一无是处。
脸上也就愈发和蔼了,“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小燕,你好好休息,现在胎儿还不稳,千万不能提重物。”
苏小燕依旧是小媳妇样,头点个不停。
直到送公婆出门,关上门后,她才坐在沙发上,伸个懒腰,“总算自由了!”
韩时站在她对面,见她原形毕露,忍不住上前,俯身摸了下她的脑门,“有时候,我真不认识你了。”
苏小燕疑惑地看着他。
“看上去明明是最单纯不过的小白兔,内心藏着的可能是狡猾的狐狸。”
苏小燕撅嘴,这不是损人吗!
“外表好像很坚强,内心或许脆弱地不堪一击。”
苏小燕撇嘴,这不是瞧不起人嘛!
“在小事面前不计较,在大事上却有自己的坚持。”
苏小燕沉思,这话是褒还是贬呢!
说着说着,韩时半蹲身,吻住了她。苏小燕的大脑立刻成了浆糊,不记得自己在想什么,双手很配合地绕在他的颈脖后。也许力气太大了,韩时差点扑到她身上。
“燕子,你可真行。”韩时的手撑在沙发沿上,样子有些无可奈何。
苏小燕猜他没说出的话肯定是接个吻都能闹腾点事来,自己也挺不好意思的,低头不敢看他了。
一个月后,苏小燕总算是走出了家门,回到了学校。上班的第一天,看到学校的不锈钢门,那是特别的亲切。
她现在是初一的班主任,一个月没来,班里都不知乱成什么样了。
七点半,她就来到教室。读书声此起彼伏,异国的语言听起来别样的亲切。
苏小燕就坐在讲台前,翻看班长收上来的记事本。看到同学们写的周末记事,看着看着就笑了。学生们的生活可是多姿多彩,有些人在周末会和父母去度一个短暂的假期,当然也有人会去补习。
对后者,她是同情的,可也不能反对。她能做到的就是不鼓励学生补习,才初一的学生,应该给他们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而不是填鸭式的学习。
中午吃完饭,她去洗碗,穿过一条林荫小道,就到了食堂。路上静悄悄的,现在是学校的静音时间,留校的学生们一般都在教室里自习。
苏小燕见四处无人,偷偷地摘了片树叶,秋天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