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神魂颠倒的晃了过去,坐在茶几前,看那黄砂茶杯中的袅袅茶水,水面波动,一抹碧绿时隐时现,本该是顶好看的颜色,我却越看越觉得诡异。
在承欢无言的压力下勉强一口茶喝下去,没觉舒爽宜人,却是毛骨悚然!
暖茶由口入胃,却在心中慢慢浮起一抹惆怅,竟隐约有了无生趣之感,仿若陷入了一股无边无际的悲凉,这凉意渐渐渗透每一处毛孔,越来越冷,寒意透骨。
慕容玠品了口茶,问道:“这茶可好?”
我脱口而出:“凉。”
正在斟茶的承欢顿了顿,目光向我投来。
“凉?”慕容玠狐疑的望着我手中热气腾腾的茶水,笑道,“这可是旁人喝不到的碧落黄泉,承欢自己研制的得意之作啊!有幸喝到的,都觉欢畅无比,你确定你觉得它凉?”
欢?怕只是它的表面吧。这茶里的真味道却是空,却是凉,却是萧瑟,独独不是欢。
我看了看手中的茶,碧色的茶,黄色的杯,故而叫做碧落黄泉?
没有回答慕容玠的疑问,只是喃喃道:“碧落黄泉,可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嗒!
承欢的手腕微微一抖,一滴碧绿的茶水便跳跃着溅了出来,圆圆的翠色水珠映在实木茶几上,竟是血样的红。
慕容玠挑眉,揶揄道:“承欢?你今天可是心绪不宁啊。”
承欢摇摇头,却是避而不答,继而起身转到屏风后。
慕容玠见状却是不敢置信的看我一眼,小声笑道:“扶苏,你可当真是好大的面子,想听承欢抚琴的人多如牛毛,可他却甚少与人演奏,就是我也只见过一次。”
慕容玠刚说完,那屏风便被向两边拉开,一架古琴绝世而立。
承欢在那琴前坐定,手指从翠袖中伸出,纤细洁白,我定定的看着,总觉得那透明的血管和旁人是不同的。
十指看似轻扬实则有力,稳稳抚上琴面,承欢凝气深思,片刻,琴声徒然响起继而盘旋,曲调汩汩而来,幽幽潺潺,瞬间便蛊惑了耳膜,忽而是浩渺苍茫的天,又看到清淡如烟的云,转眼可见清澈万倾的湖和微微荡漾的波……
清丽、寂寞、静谧、远去……
一曲奏定,余音袅袅,绕梁三日。
整个茶室寂静无声。
承欢先动,抬头看向慕容玠,慕容玠眯着月牙眼赞道:“逸!”
承欢风淡云轻的微微一笑,又看向我。
对于古琴,我属于门外汉,连业余爱好者都算不上,在淑园跟先生学过几天的指法,却仅仅称得上是初级基础。
但音乐便是这样,即使你不会弹也能听出自己的感受,诚然,这曲子,这手法,这技巧,都是顶级,是我前所谓闻的境界,引人入胜如痴如醉。
可我听着却觉得飘逸、恬静与淡然仅仅是它的表面,这琴音里却是透着无法言语的沉重。
我看向他,迟疑道:“沉。”
承欢闻言一滞,笑意顿失,那迷蒙的桃花眼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清亮,像寂静夜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短暂、深刻。
对古琴稍有了解的都知道,这古琴讲究的就是“清、微、淡、远”,如今,承欢抚琴却被我评作“沉”,几乎比骂他弹得烂还要刻薄。
我一言既出,承欢没有表示生气,却引得慕容玠徒自瞪大那弯弯的眼,他喝下一口茶,却是想要替我向承欢解释。
承欢一挥手,打住了慕容玠即将脱口而出的道歉,只是朝我笑着示意,便是让我过去。
我本就觉得他诡异莫测,靠近他一点就令我毛骨悚然,却潜意识怕了他,他玉指一勾,我便片刻不敢耽误,赶紧屁颠颠的跑过去,还唯恐跑得慢了引得他不高兴,随时施展妖术催眠让我自戳双目咬舌自尽。
他目光追随着我,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探究,我坦然迎之,落落大方的立在他面前,内心却在怦怦击鼓,幸好不是不易察觉的恶毒!
他起身让座,我随着他的示意,有些呆愣的坐在琴前。
敢情是刚刚我把他贬了,他便要我露一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哇,好小气!
我转头对他不好意思地笑道:“我不太会。”
他却对我摆摆手,示意我没关系。
我郁闷,心想,怎么也不能太丢脸了吧?这指法笨拙就用曲子掩盖吧!好在先生教了指法,我闲来无事时自己偷着练过一些以前听过的曲子,应该还能勉强应付吧?
我凝神了片刻,决定恬不知耻的弹奏一曲《高山流水》,略略抬起手臂,有些笨拙的摸了摸琴弦,眼眉一挑。
铮——
呀!丢人,居然刚开始就弹错了位置!
我不自然地扭了扭身子,重新酝酿情绪,妈的!老子算是见识什么叫赶鸭子上架了!
你这就是赤-裸裸的以己之长攻我之短!非让人家弹琴,看我是现代人好欺负怎地?有本事跟我比比吉他、架子鼓、小提琴!哼!(丫头,崇洋媚外可不好!鄙视~)
再下指时,却是金戈铁马萧杀四方的《十面埋伏》,本该清逸幽远的古琴登时被我弹得上气不接下气!(注:《十面埋伏》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并不最适合古琴。)
中国几大名曲中,我最为喜欢的便是《十面埋伏》,不为别的,只为它不可言喻的爽气!没有深沉的压抑,只有万丈的豪情!没有凄怆的委屈,只有恢弘的气势!没有你侬我侬的儿女情长,只有气壮山河的雄伟豪迈!
一曲弹毕震四方,窗外正在衔泥絮窝的鸟儿扑棱棱地慌忙飞走,我潇潇洒洒的站起来,故作姿态的朝承欢和慕容玠拱拱手。
二人均被震慑的魂飞万里,片刻,慕容玠叹道:“当真是独一无二的千古绝曲,只是这弹琴的人……”
他说到这却是停了,眼中飞过一抹饱含戏谑的促狭。
我却脸皮超厚的坦言道:“我说过,弹琴,我是不太会的。”
话音刚落,却听得“噔噔噔”三声急促的琴音,回头一看,却是承欢。
他不知从哪里取来一把琵琶,抱在怀里,弹得却是我刚刚弹过的《十面埋伏》。
我终于悲痛的认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差距!我与他的差距可谓是千里之外再最追千里也追不上的!为什么人家只听了一遍,就能弹得如此之熟练,如此之契合,甚至还知道,这《十面埋伏》其实是琵琶名曲!
萧杀、肃穆、激昂、悲壮、气吞山河、扣人心弦!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