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大的差别,但心里是舒坦了许多,对韶槿也和颜悦色了不少,还送了韶槿一对龙凤镯子。
不一会儿,就是在书院读书的几个孩子也都回来了。侯府上上下下都聚在老太君的屋子里说说笑笑,几个男人坐在一起谈谈生意,女子便坐在一起谈谈内务,孩童们也聚在一块儿玩闹。
吴太君看着这侯府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只觉这般光景不知她还能看上几回。
韶槿给每房都带了一簇时令的鲜花,装在白玉瓷瓶里,花是一般的花,只是她插得错落有致,还搭配了色泽,看过去很是新鲜。燕氏便先说道:“三婶婶果是巧手,听说三婶婶开了家花坊,我呀一直没得空去看看,今日见了三婶婶的手艺,就知道这店呀一定生意红火。”
大奶奶程氏也亲热热地挽着韶槿的手,说:“真是别致。”
高氏虽不说话,却是眼睛直盯着韶槿。韶槿只笑道:“可别说是我开的店,说出去只让人笑话,这从本钱到跑腿都是我家原先的二哥哥帮的忙,不过是二哥哥看我喜欢花,便挂了我的名字说是送我的,其实我顶多只能算个插花师傅。”
“听说三爷在里头可也出了不少力哟。原来三爷还是挺会做生意的嘛。”二奶奶高氏不阴不阳地说道,“这花斗送到青楼去了。”
“三爷请了些朋友来捧场,男人嘛总有些应酬。”程氏听到高氏说青楼,面上先白了白,但仍是体贴地对韶槿说道。
韶槿对她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在意。几人被二奶奶这一插话,都觉得有些无趣,便各自散去。
程氏和韶槿要好,便拉着她去了自己那边,二人吃一些茶果子,等着开宴。程氏拍了拍她的手道:“三婶婶,那日一别,你气色却好了许多。我倒是挺羡慕你,能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只是留我一人在这,却闷得慌。”
韶槿看程氏的面色比前一段日子却又蜡黄了些,知道她和大爷过得仍是不太顺心,也只得安慰道:“婶婶,思阳是个聪慧孩子,也很有出息,以后他中了举,娶了媳妇,您也就算苦尽甘来了。”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程氏喃喃说道,但显然眼神里已是多了几分漠然。
韶槿看在眼里,便又说道:“婶婶可是屋里发生了什么让你伤心的事,若婶婶信得过我,可以和我一说。”
程氏的眼里却多了一丝悲凉,叹道:“还不都是那些事,哎,倒是三婶婶你,年轻貌美,有些事,可是要抓紧了,免得被人抓住了把柄。”
韶槿心头微微一蹙,忙问道:“婶婶此话何意?”
程氏往周围看了两眼,见众人都在各自说笑,便悄声对韶槿说道:“三婶婶,你嫁给三爷也几个月了,还是要赶紧生个孩子,免得就要放上几个房里人……”
“嗯,谢谢婶婶提醒。”韶槿知她的意思,她这肚皮要是还不争气,恐怕各方就都有意见了,只是她和尚谦对这事都很顺其自然,而且都觉得还很年轻,过个两三年再生也没什么。但在古代,尤其侯府这种地方,几个月,便已经开始有说法了。韶槿心想,外界都说这大奶奶贤惠,主动给大爷放了几个房里人,现在想来,恐怕也是由于当初外界的压力所致。
程氏见韶槿怔怔地发呆,怕吓着她了,忙说:“没事没事,我不过随口说说。三婶婶你也不过才进来四个月多,这中秋佳节的,不说这些,三婶婶,我们还是赶去拜月君吧。”
拜月君,也是这大名府习俗。中秋之夜,庭院中置一长案,案上摆上瓜果、月饼,家中所有女子对着那案烧一炷香,跪拜三下,祈求家宅平安,合家团圆。接着便是一家人一起赏月、游园,吃团圆饼也就是月饼。
侯府的月饼是特制的,有一张圆桌,上印有嫦娥奔月,吴老太君亲自操刀,划了第一刀,然后由人将那大月饼切开,分给每一房的人。那月饼是蜜枣松仁馅,味道甜腻。尚谦一边回味那团圆饼的滋味,一手牵着韶槿,一手牵着宁宁,在侯府的园子里看花灯,只觉斯情斯景,夫复何求。
这一夜,各房也都收起了心思,看这良辰美景花好月圆,游倦了,众人才回去各自安歇。
作者有话要说:TAT这章算是祝大家迟来的中秋快乐。~
基本物产和习俗都是根据明朝年间记载写的。
葡萄啦,石榴啦大概是唐左右传到我国的。不过兔儿爷变成玩具大概是明后期酱紫。
(*^__^*) 毕竟素架空,详细考据的话还是不行滴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