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章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三十章     “你们说的也有理,京里的人暗地里也查了,可是却不是那么简单。那位达官贵人不久前却过世了。我们也怀疑他是不是畏罪自杀,但是目前已经排除了这个可能。如今查到这里一点儿头绪也没有了。你们这里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事情的。说不定就有关联了。”蒋大人问道。     王子安沉吟,说道:“倒是有一件事,不知道算不算。”     “说一说,说不定就有线索。”文师爷也说道。     “通州梁家的夫人突然间要给他家的孩子提亲,提亲的对象是我家的女儿。”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吧。”     “我以前也没有觉得奇怪的,可是听我夫人说,那梁夫人是个极其势力的人,而且喜欢炫耀,她娘家也是五品官,怎么会就看上了我这七品官的女儿?而且我家姑娘年岁和那孩子相差甚远,我想不明白,这梁家为什么要和我家结亲。不像是他们会做的事。我就猜,是不是某种原因,他们不得不要和我结亲。”     “对啊,说不定真的有某种原因,让他不得不和王大人结为亲家。想一想,如果此事真的和梁家有关系,那么一旦与王大人有了姻亲关系,那么王大人看在自己女儿的面子上,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办法为他们逃脱了。王大人,我这只是假设,你不要生气。还有一个更糟糕的局面,说不定他们想着可以把王大人拖下水,然后就在这通州运河上畅通无阻了!真是好计策啊!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王大人不是那样的人。”蒋大人分析道。     越说越觉得像,蒋大人说道:“今天的酒就喝到这里,我要回一趟京城,亲自和姜大人说一说这个情况,希望有所收获。”     文师爷等蒋大人走后,说道:“王大人,这次要是惹得麻烦大了,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子安已经做好了准备了,只是要连累到文兄了。”     “呵呵,我倒是觉得畅快,能够破一桩大案,说不定还被人牢牢的记住呢。”     蒋大人走后没有好几天,那梁夫人又高调声称已经和京里的官宦家的姑娘给儿子定下了亲,弄得整个通州县都知道了。而王子安听到这个消息,只说了一句:“欲盖弥彰。”更加肯定了这运河抢劫案和梁家脱不了关系,只不过那梁老爷聪明,怕自己想到了结亲的缘由,所以才让他的夫人四处散布消息。估计他也知道自己的夫人是个大嘴巴,正好借她的口,表明自己不是因为不可告人的原因才来求娶自家的女儿的,殊不知,这样反而适得其反。更让人觉得你以前过来提亲是有目的的,要不然,你既然能够找到京城的官宦家的姑娘,为什么还要先找自己这个相对比较低的呢?     既然这案子姜大人不让自己插手了,那么自己也只能明面上不动了,知道姜大人是一片好心,不希望自己惹到不该惹的。     没过一段时日,京城里的邸报就来了,安德郡王被抓了起来,原因就是他就是这运河抢劫案的幕后主使。这其中的原因还真是,让人无语。那安德郡王前不久还是郡王世子呢,郡王爷去世没有多长时间。但是这郡王府里已经是个空架子了。所以这位世子爷就绞尽了脑子,在幕僚的帮助下想到了这样的一个主意,他本来也没想着要抢高官的东西,派了自小跟着自己的一个心腹全权策划了这件事。先是要找个隐秘的落脚点,这七看八看,就看中了佛光寺。佛光寺原来就是老安德郡王的爷爷负责修缮的,这位世子爷在自己家的书房里看过这佛光寺的构造,知道当时的太爷爷修这个佛光寺的时候,留了一手,在这佛像下面留了一个机关。也不知道那位太爷爷是想干什     么,一直没有用,但是这个秘密倒是被每一代的郡王所知。     这位郡王爷就想,好好的机关不用白不用,正好家里没钱了,太爷爷说不定未卜先知,就是留给自己这个重孙子用的。但是年代这么久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于是他策划了自己父王的一个宠妾在佛光寺失踪,那老安德郡王对这个小妾看得紧,所以就亲自带了人去佛光寺搜查,一无所获,那老郡王还趁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偷偷打开了机关,结果也没有找到。痛失爱妾,老郡王的身子就垮了下来。     这郡王世子可是一箭三雕,既帮母亲除掉了劲敌,又把佛光寺搞臭,弄得人烟稀少,方便自己行事,另外也试出了机关的可用性。这之后嘛,他也亲自试过这个机关,还告诉了自己的心腹,帮心腹把他的家人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知道这个心腹知道的多,还想着万一事败,那么这心腹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了,所以才有了那人自杀的事。     安排了这么多,那郡王世子就等着做收银子了,开始都很顺利,有的官员因为怕露富,所以开来的船都很普通,所以被劫了,因为这些人有的钱财都是不义之财,所以不敢声张,那些小老百姓,还有商人,无权无势,就是想告官,原来的县令大人也被人用银子都喂饱了,直接不管事。     郡王世子那是得意洋洋,家里的亏空也慢慢的填补回来,要是他就此收手也就罢了,但是人的贪念是可怕的,得一就想得二,所以最后好死不死的撞到了肃亲王的手里,把人端了一部分,但是那心腹倒是逃脱了,逮着的都是地方上的老百姓。     那郡王世子知道风声紧,所以想把银子给藏好,等风声过了,就把银子取回去,谁知道中间会发生命案,又通过这命案把那银子给找到了。     其实这中间的事,是一个连着一个,你说,要不是晴雯去慈惠寺上香,就碰不着鸳鸯,要是鸳鸯不和晴雯说那些话,王子安也不会注意到佛光寺,要不是尹二奶奶的死引来了尹二少,要不是尹二少贪财,被人杀死在佛光寺,若不是沙弥在银子运出以前发现了尹二少的尸体,这一连串的要不是,这案子也不会破啊。     京城里专门暗地里查这件事的人就通过这佛光寺的暗道入手,查到了老安德郡王身上,但是他已经不在了,本来在这里线索已经断了,那新的安德郡王整日的好好的在府里带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怀疑也怀疑不到他那里去,本来嘛,那地道的秘密人家也不知道这郡王府一清二楚,还准备去工部查一查呢,结果王子安提供的梁家的消息又给了他们线索,办案的人就盯着梁府了,看看他们和京城里的什么人接触,这观察了一段时间,梁家一是和梁夫人的娘家来往过,二是和永定侯府来往过,但是只是和那偏房的人来往,三就是和这安德郡王府来往过一次。就这一次,就让人怀疑了,你说好端端的你为什么会和毫无关系的郡王府有来往呢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