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晴雯种田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谬赞了。对了,姜兄不是过来赶考的吧。”     “子安兄猜的不错,我的确不是来赶考的,如今我住在京城,你要是有空可以到我府上一聚。今天真是缘分,能见到一个同乡,我都是好多年没有回扬州了。”姜瑜叹道。     王子安说道:“我也是有四五年没有回去了。”     “说道苏州,我倒是想起了皇后娘娘是苏州人士,不知道子安兄是不是和皇后娘娘家有关联?”     “哪里?我们只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商户,哪里能和皇后娘娘有关系?皇后娘娘虽说是苏州人士,但是我听说娘娘在苏州也没有呆过很长时间,娘娘的祖上封了侯,一直是住在京城的,我们更不敢高攀了。”     这个王子安不错,没有急着和皇后娘娘攀关系,倒是个赤诚之人。比那苏州有些人好多了,想安林大人的族人们,要不是林大人管的严,早就仗着皇后娘娘生了多少事了。岂不知这样的人完全没有顾忌到皇后娘娘,反而要坏皇后娘娘的名声。     姜瑜觉得这个王子安可交。“子安兄不用诚惶诚恐,咱们也就是随便聊一聊。子安兄对于这次科考有没有把握?”     “说实在话,我没有把握,只能是尽力而为。”王子安说道。     “哦?你倒是个实诚的,也好,不报太大的希望,失望也不会太大。子安兄需不需要我帮帮忙去结交一些人,到时候也好更有把握一些?我在京里的人脉毕竟比你熟。”姜瑜故意说道。     “多谢姜兄的美意,不过我觉得此等行径虽然对我有好处,但是却对别人不公,若是我用此种方法考上了,那我也没有面目见我的妻儿了。再说当今圣上最厌恶的就是这样,如果我用这种方法考上了,那就是对君亲的不忠,那么我宁愿考不上。”     “好,你果然是真性情。我就不帮你引荐了,希望你能自己考上。”姜瑜笑着说道,“此处景色甚美,你我二人又都喜欢紫牡丹,何不引经据典,把古今吟诵牡丹的诗词都来颂一遍,也让我看看子安兄的学识如何,你看怎么样?”     “姜兄有如此雅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姜兄先请。”     “有了,唐朝乃是牡丹的天下,我这里有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姜兄此句就不同反响,把牡丹的国色天香说的是淋漓尽致,我这里有一句‘高低深浅一栏红,把火殷勤绕露丛’还勉强可以应付。”     “子安兄倒是把红牡丹的仪态给咏出来了,既然子安兄咏的是红牡丹,那我就咏一咏白牡丹和紫牡丹,‘白疑美玉无多润,紫觉灵芝不足祥’”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池中好物华”     “国色朝酣洒,天香夜染色”     “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豆子看自己家的少爷和那位公子你来我往,说了好多自己听不懂的东西,过了好一会儿,他们还没有停下的意思,可是自己的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了。     姜瑜看了不远处王子安的小书童捂着肚子,不是要如厕就是肚子饿了,才知道两人不知不觉中已经聊了半天,要是自己不说停,这位王子安也会不好意思说的,就说道:“今天和子安兄说的甚是爽快,我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子安兄去我府上一聚如何?”     王子安道:“不敢叨扰,我在客栈里还有位大哥,他在那里等着我呢,姜兄的好意我心领了,下次有机会一定去。”     “那也好,不过子安兄,你我聊了半天,你就不好奇我的身份吗?”姜瑜问道。     王子安答曰:“要说我不好奇姜兄的身份那是假的,不过姜兄不愿意说,我不会问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想说的理由,我看姜兄这样,家里非富即贵,若是我一心盘问,姜兄为难,岂不是不好?”     “那你猜一猜?”姜瑜笑着说道:“我看你这个人值得交往。”     “听姜兄说是扬州人士,又是姓姜,我斗胆猜测,姜兄是不是扬州大户姜家的人?”     “呵呵,你猜的不错,我是出自扬州姜家,现在在京里任吏部侍郎。开始按着子安兄,还请不要见怪。”     王子安忙行礼道:“原来是姜大人,学生失礼了。姜大人莫要见怪。”     “子安兄,我们可是在外面,不要什么大人大人的称呼,我就是怕你这样,所以才不说身份的,咱们就和开始一样,你称我为姜兄,我称你为子安兄如何?     子安兄放心,我不会给你走后门,我的这个官职啊,也就是考上了进士后当官的时候才管用,所以你不必担心别人说你什么。呵呵,说起来也好笑啊,别人都是上赶着要来和我攀关系,你倒好,想要撇的干干净净的,其实呢,有时候这官场上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真正的做到刚正不阿,也是太刚易折,是要不得的。”     “姜兄说的是,是我太迂腐了。”     “也不是,你只不过少了历练,我倒是真心希望你能考上了,那么这官场上又多了个好人,至少一个地方上的老百姓有福了。”     两人边说边朝门外走,到了门口,又寒暄了几句,就告辞而去。     豆子还处在震惊中,问王子安,“少爷,刚才那个是个大官?”     “豆子,咱们刚才见到姜大人的事,你可不要说出去,免得给姜大人惹麻烦,咱们只管过来考试,别的都不要打听。知道没?”     “知道了,少爷,我一定会守口如瓶的。”     两人回到了客栈,和刘大哥汇合,去下面吃了饭。结果听到下面的人在说历代的状元探花,还有少年成名的各色人物。除了说道当今皇后娘娘的父亲林大人是探花郎以外,还说到了礼部侍郎姜瑜。     一个穿青色衣衫的书生说道:“想当年林大人一举夺得探花郎,在街上游街,不知道羡慕了多少儿郎,多少大家闺秀倾慕,不过最后是原来的荣国公府把自己的嫡女嫁给了林大人,才有了后来的皇后娘娘,这可真是一段锦绣良缘啊,不过可惜的是,皇后娘娘的母亲早逝,剩下林大人和皇后娘娘相依为命,林大人也是痴情,一辈子没有再续弦,咱们的皇后娘娘从五岁起就开始支撑起了后院,真是不可思议,皇后娘娘从小就聪慧过人,最后嫁给了咱们的圣上,真是天造地设。”     “慎言慎言,岂不知祸从口入?那荣国公府已经被抄家夺爵,咱们少提为妙!”     “当今圣上是明君,岂会因为这一两句就滥杀无辜?”有人不服气道。     “虽是如此,保不齐有小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