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飞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自古美人如名将——夫人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仔细聆听,便接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若是我二哥强求,随军出征,跟在卫霍李广麾下,也必然毫无用武之处,不过混些功绩,若是胜了,他也只是沾了将军的光,若是败了,便是难逃罪责。他绝不可参与,至少如今不是合适的契机。”     他蹙眉良久,终是摇摇头,“大哥受教了。”     我不置可否,又将目光投向那株玉牡丹。     李延年逗留片刻,我也无心与他亲近,便早早告退,临走时,又将那株牡丹带走。     我终是点头认可,他此举锋芒毕露,以牡丹做比,不免太过骄纵,引人是非而已。     虽是入春,可寒意未减,我底子孱弱,极是畏寒,中衣外面,套了两层薄棉絮锦,外观上并不影响,加之曲裾深衣的款式,本就是庄重厚实。     这一日刘彻早朝之后,便在长乐宫中设宴。     当若予搀着我从御撵上走下时,眼前是如火盛放的梅林。     冬末春来,正是梅花开好之季。     “爱妃可还喜欢?”刘彻展开毛麾,裹在我身上。     “臣妾不知,这长乐宫中,还有如此好景。”我浅笑顾盼。     他命人煮上黍酒,又呈上佳肴鲜果,在梅林正中的高台上坐下。     将满目美景一览于胸中,四下顾望,除了随侍宫婢,并无妃嫔臣相。     “你曾说最喜梅花,朕看你平阳府旧居中,也植有梅花,便命人从南方移来三百株红梅。”他靠在栏杆上,自顾自地欣赏。     我啜了一口热酒,闭上眼睛使劲一嗅,梅花淡淡的香气扑鼻,似卷起心房一角,微微荡漾。     再睁开眼,已恢复了平静,我望着灼灼梅花道,“其实梅花并不漂亮,只是耐得住寂寞,冬日苦寒里,百花凋零,才显出它的韵味来,论美艳不如桃花,论清洁不如梨花,论香芬亦与桂花相去千里。”     “呵呵,”刘彻深眸微微一动,挥手命人采摘一支,顺手插在我的鬓间,“爱妃若是喜欢,那便春日赏桃,同看梨花,待到秋日,再细品桂花便是了。”     “臣妾不喜欢梅花。”我轻轻拿下,放入他的掌心。     “不知爱妃最喜何花?”他并不恼怒,亦不惊讶,说话谈笑,皆是漫不经心。     “花中西子,众芳唯牡丹。”我凝眸,开口道,“倾国倾城如是。”     他终于不再随意,眸光也愈发深沉,顿了片刻道,“牡丹倾城,光芒太盛。”     “陛下不喜欢么?女子如花,若天下女子是一方花圃,那皇后便是牡丹,艳冠群芳,母仪天下。”我妖娆地笑,将片片梅花瓣,扯下,挥手散在风里,“可臣妾却不想做梅花。”     “未料爱妃有此志向,令朕刮目。”他道。     “和陛下仍相去甚远。”我垂首凝眉。     “待冰雪融尽,便又是一场恶战。”他突然长叹一气,走回坐中。     “匈奴欺我大汉,在定襄右北平大肆侵扰,烧杀抢掠,便如陛下曾经所言,匈奴一日不除,汉土一日不安。”我为他斟满酒杯。     他握住我的手道,“只朕心意者,莫过夫人。”     “有卫霍此等天纵俊才,又有李广一族忠君为国,实乃天赐良机,陛下也断然不会错失。”     他豪饮一口,抒怀一笑,“洛阳牡丹闻名久矣,朕这便让郡守八百里加急,将牡丹送入猗兰殿。”     我盈盈一拜,“谢陛下圣恩。”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寒冰破春之时,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中,对匈作战空前盛大的一役,正式拉开历史序幕。     河西大战之后,匈奴右部势力几乎全军覆没,设四郡,分五属国,汉朝解除了西边的威胁。     但匈奴单于本部和左贤王一脉,仍有相当实力,并在边塞地区,不断对汉发动攻击,并于元狩三年,率数万大军,公然进军定襄一带,杀掠千余人。     大汉的军事反击,刻不容缓,且必一击致命。     霍去病时任大司马,与卫青分率领五万精锐部队,兵分两路,朝西北挺进。     如今骠骑将军是大汉的军事主力,刘彻亦是将重心转移到霍去病部下。     不论怎样,刘彻为贤是用,将家国凌驾于个人恩怨之上的胸怀,却有担当,那些情感,在战争的硝烟弥漫中,被匆忙掩盖,显得微不足道。     命霍去病出定襄,专攻单于主力部队,而卫青则出代郡,专攻左贤王都部,李广则协助卫青出战。     浩浩荡荡的惊天一战,就此展开,我站在高高望风台上,任西风吹了半日,极力远眺,却看不尽归途。     刘彻随着大军出征,政事繁忙,与我相处的时日,便愈发短暂。     不久,他便下令将我的寝宫迁至宣室内殿,我多次反对,他遂决定准我随时有权进出宣室殿,并且可以在皇室藏书的天禄阁中,阅览历朝书籍。     这是意想不到的惊喜,聊以打发漫长的光阴,也在另一方面,刘彻允许我接触政事,亦是史无前例的特许,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赦令。     不日,汉军一路飚胜,我却因为连日饮酒,又在华诏台做舞,染了风寒。     头脑昏沉,我便闭门谢客,将按例前来猗兰殿拜谒的宫人都谴了去,并退掉一切宴席。     每日到椒房殿的请安,早已形同虚设,算起来,我只去过三次。     后宫眼见转了风向,冷清的猗兰殿便一日千里,随着册封夫人,我成了一人之下的炙手可热。     而刘彻亦是将打理后宫的权力分与我大半,我本不愿多费心思,他却执意道,我只需把关定论,其余事情一概交予下人打理,不必太过操劳。     后宫新近的宫人都经由我手,而未央宫的人员分配,亦是须经我认可。     我与卫子夫不常见面,不知她又是如何自处,想来风雨了几十年,也早已对后宫里的纷争见怪不怪了。     当年的她,便也是踩着阿娇,一步步爬了上来,所以她才会有更加切身的体会,才会更明白盛衰翻覆的道理。     微贱之时,荣华之至,不过是浮生一场。     作者有话要说:木有留言~~~~快拿鲜花鞭挞我吧~~~~\(≧▽≦)/~     最近在构思新坑,也有一点点存稿,加油中~~~     女主再次回宫,便是另一番天地了,一切都在改变,都在成长。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