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主流清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66 囧萌囧萌的老鄂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宗室,也如雅尔江阿一样被康熙特许到宫里读书。

    家书覆盖的范围极广,从老十二纳侧已经准备完毕就等到七月里的吉日把人抬到紫禁城,到老九老十娶妻放定事宜齐备钦天监选了吉日请汗阿玛定夺,再到皇太后实在太无聊了居然开始想听戏。

    关于康熙的后宫,胤礽是不管也不能管的,这一回他却把手伸到了胤禔家里:“皇太后祖母怜直王之女丧母,常叫来问话。太子妃亦喜其大方得体,每留说话用饭。”通过聊天,大概知道直王府现在远不如大福晋在的时候那么有规矩,胤禔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连个拦的人都没有。

    每封信的末尾,无不用不经意的口气问到了儿子:“不知弘旦淘气了没有?”、“梦到汗阿玛与弘旦烤羊吃,你们有没有吃呢?”这一类的话。问也只是随便问问,雅尔江阿的小报告早就放到了太子的案头。听说弟弟们被整得焦头烂额,太子非常不厚道地揣着信与妻子分享去了。

    下一封信,依旧顺口问一句自家孩子的情况,也希望康熙能够回信直接说明一下,他好从中看中康熙对小胖子的满意度。

    康熙不是不想回答胤礽的问题的,一整封信看下来,最后接收的信息就是这一句,印象与头一句话一样深刻。只是康熙一直没好意思把孙子的学习情况告诉儿子——太混乱了。现在终于可以正面回答问题了。

    弘旦的学习步入了正轨,康熙提笔给留守京城的皇太子写信。

    从小胖子的沿途表现到他给小胖子指定的老师再到小胖子的学习成果,最后还加了一句“弘旦似又高了些,在这里日日读书习武,长得很快。”

    把信装进个信封里,先不封口。直到弘旦下了课,而康熙这里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小胖子过来向祖父汇报成绩。康熙松松地搂着他,含笑听他叽叽喳喳:“今天三叔教孙儿写大字,四叔教了乘除,八叔讲国语的《三国》,十三叔十四叔带孙儿骑马去了。”

    “鄂伦岱跟着去了么?”

    “嗯,”点头,“舅公和舅舅都去了,十三叔十四叔一个在孙儿左边儿一个在孙儿右边儿,舅舅和舅公在一处,我没来得及跟舅公多说话。”

    康熙心道,你别用遗憾的语气说不能跟鄂伦岱一起玩好不好?我只是想让你对佟家的印象好一点点,没让你跟着流氓学不良啊!胤祥胤祯干得好!

    为了防止孙儿继续思念流氓表弟,康熙使出杀手锏:“你阿玛来信了,朕的回信已经写好的,就等你也写一信,一道发回京里呢。”

    弘旦果然暂把鄂伦岱给放下了,摇着康熙的胳膊:“玛法,阿玛真的来信的?说了什么啊?给我看看信吧,阿玛阿玛~”

    被软软的童声一求,康熙也不卖关子了,晃了晃手里的纸:“在这里,拿去看。”

    弘旦眼看着那几页纸到了自己眼前,松开康熙的袖子:“谢玛法。”

    都等不及找个座儿坐下来,开始读了起来。

    “唔,字儿你都认得么?”

    “!……”玛法,你可以不要提醒我的,弘旦哭丧着脸,“头一句话还认得的,您一说,这个字儿不认得了。”

    康熙:“……哪个字?”

    “这个。”

    “我看看。”

    ……

    ……

    ……对于一个虚龄六岁的孩子来说,弘旦的读写能力已经算是不错了,康熙在他读完了整封信之后作了这个评论。“你先写回信去。”

    “嗻。”

    康熙摇摇头,抽出一张纸来,小太监赶紧上前给他磨墨。把手上的信纸按次序排好,墨磨好了,康熙动手凭着记忆把刚才弘旦不认识的字都写了出来,决定明天孙子的功课就是它们了!

    写到一半,若有所闻地抬头,正看到弘旦为难的小眼神儿。只一对眼,弘旦又低下了头。

    “怎么了?”

    “有个字儿不会写……”好委屈,好丢脸。

    康熙心中轻叹:“什么字儿?算了,你过来,”估计他还会有很多字不会写,“给弘旦阿哥添把椅子。”一指自己旁边,示意小胖子与自己共向一张桌子,位置就在右手边。

    抓着才写了十几个字的纸,小胖子蔫蔫地磨蹭到了祖父的身边,纸往桌子上一放,还是背面朝上,红着脸慢吞吞地爬椅子。虽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但是在自己很崇敬的玛法面前,还是很难为情。

    康熙看了一眼反扣的纸,弘旦乖乖把它翻过来,得到一声表扬:“字写得很不坏。”

    弘旦的小心灵得到了抚慰。

    “什么字不会写的?”

    ……

    ……

    ……

    经过现场教学,小胖子终于写出了平生第一封家书,虽然字迹时断时续,到底是写成功了。上交给康熙的时候还用期盼的眼神看着祖父:“玛法,没错字儿罢?”

    康熙严肃地点点头,看着有些歪斜的笔迹,他是故意把这未删节版本发给胤礽的。打发小胖子去休息之后,提笔添了一段:“弘旦写信时断时续,某字不会写,问朕,朕告诉他,又遇不会写,再问。明日叫他把不会写的字多抄几遍,回来你检查吧。”

    从此之后,小胖子学会了更多的公文家书常用字,胤祉的压力也轻了不少。日子就这样慢悠悠地过完了五月,又进入到了六月。

    小胖子读了许多他阿玛撒娇卖萌的信,也慢慢地学会了回一些撒娇卖萌的信。除了家书外,遇到不急着办的事情,康熙也会让他读一读折子,慢慢地培养他对朝廷政务的敏感度,接触一些体制内的事件。当初康熙就是这样培养胤礽的政务能力的,从效果上来看,是达到最初的目的。

    但是小胖子的家书几乎从不涉及到读过的折子的内容,只泛泛写着“今天为玛法读了两件折子,从中学了六个生字。”

    康熙检查一遍他写的信,得意于孙子小小年纪就很懂事,并不泄漏御前处理政务的情形,哪怕是对自己父亲。这是难得的优点,考虑到他的年纪,如果不是天生如此,就是有人教过而他记住了,总之,是自家孙子表现好!

    接着康熙又在心里表扬了一番孙子的父母与老师:干得好!即使天性严谨,也需要后天有人继续培养,你们教得很对。

    康熙不知道的是,他需要感谢的人,其实是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