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主流清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64 折磨老师的学生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生只有一个,诸位老师还是很轻松的。不轻松的是旁观的诸位,折磨老师的学习生涯开始了。

    康熙带孙子来的一个目的是展示,这种展示不但是对外的,还包括对内的。这一点,大概只有与胖同学站在同一阵线的人最为清楚明白。在乾清宫里,学生胖过着两点一线的学生生活,稀见外臣;现在是罩个玻璃罩子直接卖票了,谁不拿个放大镜来看他!

    作为学生胖的亲舅舅,庆德认为自己担心得有理,很想提醒一下外甥:小心一点啊,大家都在看着你。学生胖出来,加分是给他爹他爷爷加的,减分却是减的他自己的分数。

    庆二舅还不是正经老师,即使是,他也得等外甥按照惯例上完了文化课再过来。焦灼不安地等待着,离了父母不说,还离开了最熟悉的祖父,让一堆半生不熟的叔叔来教,担心有理。

    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应该是双向的。

    被指定为老师的叔叔们手忙脚乱了很久,这是一件烫手的差使,换一个侄子来教,他们都不用这样束手束脚。教案要准备、怎么跟侄子相处要模拟、课堂上会发生什么意外要设想,一通折腾下来,竟比代父赐宴还要累。

    事实证明,这个侄子跟他爹一样,都是让人头疼的角色。

    首先阵亡的是胤祉。

    胤祉自命文采风流,论博学,在诸皇子里不是数一也是数二。那个一,他认为还是看在身份的面子上,让着太子的。按实力,该是并列才对。他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教一个小学生是绰绰有余的。

    弘旦才六岁,能读过多少书?完全不用担心没有内容可讲。胤祉想要传道授业解惑,也是间接在康熙面前表现自己,多教一点东西,也在太子那里挂个号。表现好了,就离升回郡王更近一步了。

    却不知道,有好奇心的小孩子是最难应付的。他们不但有旺盛的精力、诡异的思维、天真的外表、强大的破坏力,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到了弘旦这里,是比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凶残的法——祖宗家法。

    你不能骂他,鉴于大家基因的相似度,“那你就是笨蛋的叔叔”,骂他等于骂自己。更不能打他,你打他一板子,他爹能找回来十板子抽你。

    进门的时候胤祉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

    因为是叔侄,弘旦又没有正式的爵位,非常老实地向他叔叔行礼问好。胤祉心情舒爽,这侄子有礼貌,像是听话的样子,和蔼地道:“你玛法指了我教你学问,从今儿起,直到回銮,你的功课就归我了。”

    学生胖乖乖点头,印象分再次提高。

    “我得先知道你学到哪儿了,你在京里都学了什么了?”既然决定要做好,就要认真准备,全面掌握学习进度。

    “背了些诗词,读过几篇散文杂记,正在听师傅讲《四书》。”

    答得很笼统,胤祉不得不认真询问:“你都背过什么诗?记得名儿么?散文杂记都看过谁的?《四书》有四:《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前两者易记些,后两者深奥,你都学了什么,是光背呢还是通讲过了……”

    看,这就是经院派,说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他自己先兴奋起来了。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刻钟,才想起来,他是来当小学老师的,不是做学术讨论的。胤祉抹了一把汗:“你背了什么诗?记得名儿么?”

    弘旦眨眨眼,非常为难地道:“侄儿背了很多,有唐诗有宋诗还有乐府诗,您要听哪样的?要不侄儿叫他们把书拿来给您看?”他三叔的问题就像是你问一个人‘你在学校里都学了什么一样,详细谈一谈’,没个限定范围,让人无法作答,是从小学说起呢还是从昨天的作业说起?

    胤祉被鄙视了。再抹一把汗,接过小太监递来的书,翻两首唐诗,提个题目让背,再翻两首宋词也让背,又抽一篇散文,还是背。接着考《四书》,学生胖只背了《论语》、《孟子》,前一篇正在深入学习,后一篇只是会背。

    胤祉继续考查学习进度,这回不单是背了,还要抽一两句考意思。

    学生胖开始背。心里腹诽,检查功课是他玛法和他阿玛的工作,教功课是他师傅的工作,为什么当他师傅的三叔,今天抢了玛法的活。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等胤祉要再看一看学生胖的字写得如何的时候,下课时间到了。

    胤祉傻眼了,今天他汗阿玛必然要问都教了什么的,这可怎么回答?

    有心拖堂吧,外面,他那个可以在这个季节拿来降温的四弟已经提前过来了。

    这天,考查成果的时候,康熙的目光刺得他头皮发麻。还是他侄子给解的围:“玛法,今天三叔给孙儿温习了功课,孙儿都没觉得,这些日子都学了这么多东西了呢。”

    康熙道:“弘旦,你今天的功课是把大字写上十幅,小楷写十页,去写罢。”

    留下胤祉一顿耳提面命:“弘旦书读到为政篇了,你明天开始给朕用心教!”

    被削了一回,胤祉发奋了,第二天的课程进行得还算顺利。直到胤祉一得意就忘形,问他侄子:“还有什么不懂的?”顿了顿,添了一句,“不单是今天教的,你有旁的不懂的也能问。”

    这话颇像太子妃的教育风格,想想这是他三叔,父母口中比大伯要温和的存在,学生胖放心地问了。

    胖问:“齐人有一妻一妾,却乞食为生。一家之主尚且衣食无着,他的妻妾靠什么过活?”他爹娘对于国计民生的问题非常在意,教育得孩子忧国忧民,操心大家是不是都吃得上饭。

    胤祉:……

    胖再问:“子路为整冠而死,他死了,不是少了一个传道的人了么?他活着,不就是不遵礼了么?到底是整冠呢还是不整?”

    胤祉:……

    【大雁文学最快更新,无广告弹窗】

    胖又问:“小受大走为孝,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孰是孰非?”

    胤祉:……

    无奈的胤祉最后只好当一回暴力老师:“你只要认真听课就好了。”TT,从十五岁开始他就没在课堂上再有这种张口结舌的感觉了。汗阿玛,再让我教下去,你得给我升个亲王啊!

    康熙听了回报,却是颇为得意,胤礽当然读书的时候,也是这样善于思考。诸多博学鸿儒讲烂了的题目,他都能琢磨出新意来。晚上康师傅给胖学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