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害羞了。”
四福晋上前推了推五公主:“这会子羞的什么呀。”
温宪公主挥挥手里的帕子:“热。”
福晋们笑作一团。
淑嘉道:“是她运气好,我那会儿,正是夏天,才是热得不得了呢。”
一句话勾起不少人的同感,七嘴八舌,倒是让温宪公主紧绷的神经有所放松。
“吃点儿切好的苹果,不要多喝水。”
“热了叫他们打扇儿。”
“这会儿好有些时辰呢,你先起来走走,等会儿你要坐大半天呢。”
叽叽喳喳,直到五公主的精奇嬷嬷过来说:“向皇太后、皇上、德主子行礼去了。”五公主这才起身。
婚礼极是热闹,佟半朝家娶了个公主媳妇儿。公主下嫁,命妇翊升舆,下帘,内校舁出宫,仪仗具列,灯炬前引。福晋、夫人、命妇乘舆陪从,诣额驸第行合卺礼。
陪从的福晋就有四福晋和八福晋,正好去热闹热闹。淑嘉非常不幸,不能跟着去。和硕公主出嫁,还劳动不到太子妃
而胤礽对佟家的不待见,在这次喜事上涨到了七分。佟家,对他并不热情,甚至,对老八更热情些。
在这里,胤礽也发现了苗头上的不对。佟国维等人明明不待见老大的,言谈举止上就看得出来,甚至比对自己还敷衍。胤礽无声地笑了,看来老八也是另有小算盘呢。
老大……他知道么?
自然是不知道的。
胤礽加深了笑纹,你们乱去吧。大哥,我会当个好弟弟的,不会让你一直蒙在鼓里的。结合着老八两口子近来的活跃程度,胤礽有点儿同情胤禔了。人家都要自立门望了,你还当他是个好弟弟。
咦?汗阿玛知道老八的心事么?
这会儿胤禩自己都还是有点儿迷茫的,他都不知道自己是要什么了。他努力上进了,他的额娘就要晋位,大家都有脸面。他当然要上进。之后呢?他还是不明确的。大约,就是‘要上进’吧。
从这个层面上说,康熙大约是知道胤禩已经与胤禔渐行渐远了的。
康熙是要胤禩‘能干’,看到胤禩办得好,他现在是持鼓励态度的。他看到胤禩比较独立于胤禔,也是持支持态度的。胤禔自己是皇子,叫另一个皇子跟在身后摇旗呐喊算个什么事儿呢?胤禩要是铁了心跟着胤禔混,康熙绝对不会给他晋爵。你想自己看低自己去当跟班儿,我何须捧你?
康熙知道,但是康熙赞同。
胤礽眯起了眼睛,就是不知道老大知道之后,会是个什么情形儿?大约是要闹的吧?闹起来最好,自己断了自己的路,省得我动手。
唔,伯王身子越发不好了,或可请旨看一看去。嗯,还有叔王,虽然汗阿玛已经不大待见他了,毕竟是叔父。与叔王走得近了,汗阿玛会不高兴,但是太淡薄了,也不大好。光看伯王、不看叔王,也显得功利了些。
话又说回来了,胤礽很是羡慕着常宁的恣意而行,虽然得罪皇帝,可是自己爽得要死!
叹了一口气,五年前他也是这样的,现在……都扭曲得自己觉得自己变态了。去看看叔王罢。
就这样,在妹妹的婚礼之后,在额驸一家入宫行礼谢恩的时候,太子爷华丽丽地走神儿了。亏得他的戏份已经结束了,不然……佟家该更觉得太子傲慢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内容有点多,暂不放有话说。如果晋江还抽,我再回来放……
今天继续抽,刚刚更新完,打开页面就发现目录页下一片空白,只有小菊花在转,什么评都看不见,我就知道,它还在抽。
今天本文字数过百万,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考完了四六级的同学,你们好么?
下面是正文
整个皇室就是一台精密的仪器,事事按照精确的时间表来运行,皇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要遵守这样的规矩。康熙三十九年的七月末,在计划里又是康熙巡幸塞外的日子了。
从七月初开始,诸皇子、宗室、朝臣就为随驾这事儿明争暗斗得不可开交。汉臣还好些,人家不用被圈养,请假要方便得多。满臣简直就是挽起袖子只为争这一席之地了。皇子们更上用上了诸如撒泼放赖等种种手段,反正每年都要闹上这么一出的,大家也都不怕丢脸。
康熙似乎颇为享受这一过程,看着儿子们使出浑身解数,个个都单纯可爱了很多。
康熙心里早就定下了方案,出行带儿子是必须的,太子留守也是必须的。又因为是要促进满蒙关系,还要展示大国威仪,带几个成年儿子就是应有之意了。而几个小儿子如此天真可爱,正可满足皇帝的慈父情怀,也要捎上一些。
汉臣里,出行离不开的写圣旨枪手张英同学是必须跟着的,熊赐履老了就留下来陪太子,其余人按顺序轮流来。宗室里面,比较亲近的人去的频率就多一点,余下的也是排个班好了。
OVER。
打定主意就看着大家胡闹,为这事儿吵吵架,总比党争强多了!
康熙不紧不慢地批着折子,中元节了,七月十五,要派人祭陵去。一共八处,得选八批人去。唔,今年的工作重点还是河工。河道总督张鹏翮是得他信任的,依旧要让其他人密折监督一下。
康熙一面批着折子,一面指示张英:“拟旨,派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张英开始写草稿,文不加点,只在派员名单的地方空了出来,让康熙拿主意。
此时,当值大学士马齐夹着本折子过来了。
请安行礼毕,康熙习惯性地一指下手的一个绣墩:“坐罢。”
马齐谢了座,恭敬地捧出折子来:“直隶巡抚李光地议考试事的折子到了。”起立,把折子交给魏珠,由魏珠转呈康熙。
康熙开始头疼,国家乱吧,兵戈四起如三藩时,那麻烦是摆在眼面儿上的。国家太平了吧,又会滋生出一些‘富贵病’来。国家一旦平静了,就容易形成人员相对稳定的特权阶级,而特权阶级为了维持其特权地位,总要让自己的后代继续拥有特权,达到家族的持续繁盛。
直白点地说,当官的儿子要继续把持着政治资源,并且向经济、军事
-->>(第5/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