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俊两人来到百花楼,正是夜晚最为活跃的时候。整个楼院内都浮动着一波波暧昧的香艳气息。在一众妩媚娇笑的女子簇拥下,两人进入一间上等包厢。
随着美酒糕点纷纷送来,只有南风俊留下两名女子,南风然却独自坐落一旁,其他女子娇嗔不甘地渐渐散了出去。
南风然很少踏入这种风月场所,见自己的弟弟如此熟络老道,也不觉诧异,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南风俊。
他与他,乃是同母所出,又是当朝的皇后。在皇子中,两人的身份自是尊贵无比。可俊儿出生不到两年,母后便离世,交给另一位皇妃抚养。可那皇妃心狠手辣,为了自己所出的皇儿,暗里百般迫害俊儿。
得知此事,身为兄长的南风然,为了保护弟弟,要求父皇将俊儿交给他抚养。虽然他早出生八年,当时也不过十岁。却心思敏锐,资质不凡,更明白后宫的黑暗。
皇帝知晓自己这个大皇子,少年老成,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以后,南风然不但要作为兄长去保护,更要做为一个母亲,抚养自己的弟弟。
随着年纪的增长,南风然越加清楚宫中的残酷。他更加努力,勤学苦练。不但自身文武双全,还同时将俊儿培养成一个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铁血男儿。
在这黑暗的宫中,又失去母后的庇护,两个孩子相互扶持,一步步走向今天的成就,也奠定了两人的感情。纵使为彼此付出性命,也会甘之如饴。
对于南风俊来说,他对皇兄的感情。甚至比父皇还重要。皇兄不但是兄长,更像是母亲一般,带给他温暖和关怀。
他有野心,更有不容他人染指的霸气。他要回报皇兄的感情,要助皇兄得到那皇位!可皇兄总是浅笑摇头,说他不适合当皇帝。
南风俊问过他。为何不适合?
皇兄只是叹气。静静地望着他,最后终于开了口:他只有辅佐之才,却无统帅之能,更无野心和帝王的冷酷。
但他还有一句话没说。那便是:俊儿,如果你想要这天下,为兄纵使粉身碎骨。也要为你夺取!
虽然没有说出口,但南风俊却心有灵犀,深深地感知到了。
从那以后。南风俊连年在战场厮杀,镇守边关。而宫中的一切事宜,都交给皇兄打理。两人里应外合,终于有了现在的实权。更如愿以偿,当上了太子。
可以说,整个南国的未来,已经牢牢掌握在两人手中……
百花楼内。歌舞阵阵。两人坐在包厢内,望着楼下大堂。随意而散漫地观赏着。
两名女子妩媚含笑,柔若无骨地依偎在南风俊身侧,将手中的酒杯,送到男子总是抿唇含笑的嘴边。
南风俊懒懒地饮了一口,望着台下的歌舞表演,漫不经心地问道:“怎不见那琴师登台?”
见这俊朗的男子,终于开口跟自己搭话,女子笑得越发妩媚撩人:“公子说的,可是天下第一琴师,凤珂,凤公子?”
“嗯”,南风俊随意地点了下头,对女子的回答,显得毫不上心。
但他既然是客,这些服侍他的女子又怎会不答?没等刚才那女子出声,另一边的女子便抢先开了口:“凤公子虽是这里的凤魁,但他自愿寄居于此,并不卖身。登台也是随心所欲,无人能强迫。”
对于这些事情,南风俊自然知晓,可他想知道的,却是表面下的内幕:“难道无法邀请?”
听出这话中的含义,两个女子相视一眼,却显得有些为难。但到底是欢场周旋的女子,仅一瞬间便恢复如常,纷纷娇笑起来,喂食的喂食,倒酒的倒酒。
“公子又何须在意,想听琴乐,随便叫来一个便是。我们楼内的琴师,都是凤公子亲自指点……”
话音未落,南风俊斜睨了一眼身侧的女子,目光看似随意,却隐隐含着凌厉地威压,令那女子不禁一颤,顿时住了口。
另一侧的女子知晓这位公子气质不俗,绝非普通之人,连忙睇过一个眼神,示意那女子下去询问。
那女子只得心惊胆颤地离开包厢。就算凤珂不来,也会找来老鸨周旋。因为她明白,这个男人,绝不是她们两个女子,随便就能应付的。
女子离开后,另一个女子将酒杯送到南风俊唇边,娇笑着解释道:“邀请凤公子,若是以前还有些许可能,但现在怕是无法邀请了。最近凤公子性情冷淡,无论何人,一概不见。”
南风俊懒懒地皱了下眉:“这是为何?”
对上南风俊的目光,女子顿时一痴,随即娇滴滴道:“听说是被他倾慕的女子,玩弄戏耍了一番,心里记恨着恼……”
南风俊敛去眸中的深意,勾唇一笑:“能令天下第一琴师心动,不知那女子是何姿容,有何身份?”
“听菊姑娘说,那女子叫紫落,是个天仙般的美人,而且身份高贵。是谁我们也不清楚,反正是嫌弃凤公子身份低贱……”
其实这女子都是听闻,并不详知。当初紫落被关在百花楼,只有穿越的当晚和第二日被人所见。虽然后来自由了,走动过几次,却被凤珂限制了地点。除了菊媚使,见不到外人。
现在她改换了姓名,更是无人知晓,也没人会将神女与当初的青楼妙妙联系在一起。
南风俊了然,闲闲地问道:“菊姑娘又是何人?”
“她是这里的四美人之一,也是凤珂的义妹,这些都是从她那里听说而来,不然我们也无法得知。”
原来如此。
独自坐在一旁的南风然,静静望着台下,心思却是百般变化:南北两国虽然相邻,但两国都城却相距甚远。就算得知一些内幕消息,往往已经过去许久。
当初从父皇的消息中探知。百花楼曾出现一名女子,疑似圣灵神女,被摄政王暗中软禁。待他收到确认的消息后,神女已经消失。
还来不及进一步调查,父皇忽然间决定和亲。他原本反对,可后来深思一番。才知晓这其中的用意。面对朝中官员的联名上书。极力反对如此示弱的举动时,他站了出来,支持和亲。
望着眼前这个少年老成,文武双全的大皇子。所有人都沉默了。在他们眼中,这大皇子资质不凡,为何要应承这种丧失尊严的举动?
也不知是处于对大皇子的维护。还是对他智策的信任,朝廷渐渐默许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