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蝶听了杜李氏的这番说辞,原本以为自己会愤怒,可到头来只是觉得心冷。
她为杜家、为杜李氏与嫡子嫡女,出了那样多的力,到头来,还是遭到这样的算计。望着杜李氏那副“为你好”的面孔,绾蝶的心里泛起阵阵苦涩。
微微垂了眼眸,掩饰起自己的情绪。
平复了一下心情,绾蝶放柔声音,对杜李氏道:“母亲这样疼爱女儿,真让女儿万分感激。”杜李氏面上一喜,以为绾蝶这便要答应招赘之事,岂料,绾蝶话锋一转,祭出了一番说辞,“可是,母亲,我这个当女儿的,却不能为了贪图自己的舒服,弃杜家于不顾。”
杜李氏皱眉看她:“此话怎讲?”
绾蝶抬起眼睛,神色恳切:“母亲,如今二哥刚刚入仕,人年轻,位置又扎眼,我们家在朝廷中又没有根基。一旦遇到什么事,连个提携和指点的人都没有。女儿觉得,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帮二哥壮大羽翼,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与朝中官家结为姻亲。”
诚然,杜怀瑛自己是必会娶官家之女的,可就算他一个人结了姻亲,也只能借助岳丈一家之力;如果把杜家的女儿也嫁到官家,那便能有更多的助力。
这笔账,绾蝶相信杜李氏会算。
早在得知父母有意为自己招赘后,绾蝶便一直在冥思苦想,琢磨有什么对策。他们为自己招赘,贪图的是利益,那么,只要许以更大的利益,想必能够将他们说服。而对于杜家来说。眼下,最大的利益莫过于杜怀瑛的仕途。
那可是万金不换的东西。
所以,今日杜李氏一提招赘之事,绾蝶便说出了这番早已准备好的话语。
果然,杜李氏听了她的说法,沉吟了一下。杜家的几个女儿中。大小姐到六小姐都已经出嫁了。却都是嫁的商贾、工农一类的人家,还都是嫁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对于杜怀瑛的前程,她们几乎使不上力。如今没有出嫁的小姐只剩三位,绾蝶。桃夭,玉双。
玉双年纪尚小。
桃夭是个没脑子的,又掐尖要强。还与嫡脉不对付。
唯有绾蝶,年纪合适,聪慧又处事妥当。更难得的是,对嫡脉很好。如果真能嫁去京城中的官宦之家,将来,少不得对杜怀瑛大大有好处。
可是,官家之门难进。
杜李氏看着绾蝶,心中不无惋惜地想,这样一个聪慧妥当、心灵手巧的女孩子。怎么就托生在了林姨娘的肚子里?庶女的身份,真是白白糟蹋了她。
京中但凡稍微好一些的官家。哪个愿意娶一个庶女进门做媳妇?
如果真想嫁个官家,要么,是品级不高的小官,要么,是潦倒没落的贵族,要么就是进门做继室续弦,要么,就是配个庶子。大户人家的嫡母多会打压庶子,庶子之中,真正出息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平平庸庸、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怎能成为怀瑛的助力?
如果寻不到像样的人家,倒不如留在家里招赘,好歹能继续调香,为杜家广纳财源,为杜怀瑛的进取之路囤积起坚实的财力支持。
杜李氏望着绾蝶,目光阴晴不定。
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绾蝶闻言道:“母亲,我的婚事不急,您尽可以慢慢挑拣,不论是什么样的人家,总需要您满意了才行。”她是在暗示杜李氏,好好找找,说不定便能找着又有权势又愿意娶她的人家。
杜李氏点点头。
好好找找,说不定便能寻着个想要续弦的权贵,亦或是十分出息的庶子。如果实在找不到,到时候再为绾蝶招赘也不迟——反正,愿意入大户人家享福的穷困青年多得是。
她望着绾蝶,依然露出个慈祥的微笑:“母亲知道了,定会为你好好挑拣。”
绾蝶心里松了口气。
只要杜李氏愿意考虑将她嫁出门,便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至少暂时是不用担心父母突然给她“娶”了个男人回来。接下来,便是走一步看一步了,总能想出办法。
她起身低头,深深地福下去:“女儿多谢母亲垂怜。”
————————————
杜府的宴会如期而开。
这是新科状元府第一次开宴,广邀京中各界人物,不管是杜家的亲戚朋友,还是杜怀瑛在国子监里的先生、同学、翰林院里的同僚、上峰,甚至杜老爷生意上的伙伴,杜李氏与绾蝶等女眷的好友,都在受邀之列。
一时间宾客云集,热闹非凡。
绾蝶原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宴客当日,还是被这热闹的阵仗吓了一跳,哪来那么多人?她怎么从来不知道杜家交游那么广阔?果然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杜怀瑛中了状元后,远的近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攀关系的都来了,跟红顶白,莫过于此。
绾蝶跟在杜李氏内宅迎女宾。
今日的杜李氏穿一身庄重的枣泥色压金滚边对襟褙子,八幅云绫长裙,头上戴着蝉翼纱做的牡丹分心,那牡丹是做得栩栩如生的千重紫,随着她的步子微微颤动,巧夺天工。她的腕上缀着一只金镶玉的镯子,足踏玉底团花鞋,看上去高贵而有威仪。
她虽然在商贾之家沉沦多年,官家小姐的气度却是自幼养成的,已经刻在骨子里,关键时刻往满目的官夫人、官太太中一站,从容不迫,谁也挑不出错来。
于是大家的目光又落在她身边的庶女——绾蝶身上。
绾蝶今日也是精心打扮过,穿一袭湘妃绫制的撒花罗裙,上身是一件芙蓉色的滚边缀珍珠对襟广袖衫,腰间束着白玉流苏禁步,薄施粉黛,轻点簪环,落落大方。
她对着每一位女宾微笑。
无论对方是倨傲或温婉,是衣着讲究还是模样寒碜。
便有不少夫人暗自点头,真是个不错的姑娘,一个庶女,能教养到这个份上,可见当家主母是花了心思的,真是不容易。望向杜李氏的目光中更是多了几分嘉许。
绾蝶对这一切恍若未觉,她只觉得自己快要笑麻木了,宾客依旧潮水般地涌来。
杜李氏也注意到了她的疲倦,毕竟绾蝶只有十四岁,年纪小,体力不好也是有的,便低声吩咐她:“累了就去一旁歇着,叫奉香过来帮忙。”
奉香是杜李氏的大丫鬟之一。
绾蝶应了声,吩咐平香去叫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