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常坐。如今怀瑛中了状元,诸事繁忙,你须得顾着家里,能推的邀约还是尽量推了的好。”
原来是要与她说这个。
绾蝶想了想,明白沈安在担心什么。他担心,自己一旦与谢家走得太近,会招致皇帝的不快,说不定便影响了二哥在京中的前程。可她心里头琢磨的却是另一件事:“谢六小姐是邀我常去坐坐,可这话,我没有对旁人说过。”
也就是说,是谢王府有人走漏了风声。
沈安只道:“王族入京,那便是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
原来是这样,谢王府中有朝廷的人。
绾蝶有些感叹,看来,就算是表面这样风光显赫的家族,生活得也不一定如意。莫非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就那样难么?
想着,她就有些沮丧。
沈安殷殷叮嘱她:“不要和谢家过从太密,怀瑛刚刚入仕,还没有到站队的时候。”她家是商贾出身,初涉朝堂,很多地方容易出差错,他便来提点她。
绾蝶问:“朝中可有依附谢家的人?”
因着沈安说起站队,她才这样随口一问,心中却想着,琅琊离京城这样的远,京中怎么可能有依附谢家的臣子,岂料,沈安温淡的口气却徐徐响起——
“谁也不知道谢氏王族的手伸得有多长。”
昔年文昭丞相谢璇在内阁时,就连温家的文康丞相与文正丞相,也被稳稳压着一头。温家是三朝三相的大族,可家中的丞相也只是在谢璇过世后才真正地出了头。而谢璇虽然过世得早,可在他死后的四五十年里,先帝却一直念着他的情,始终照拂着谢氏一族。
这样的恩典,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要怎样的谋略和心机才能做到。
这样深谋远虑的谢家,怎能不在京中伏下自己的势力。
绾蝶想了想,又问:“那些依附谢家的臣子,如今如何了?”
沈安道:“今上待他们与别的臣子并无二致。”朝廷总是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总是需要容忍各式各样的派系——何况,朝廷还需要用他们,掌握远在琅琊的谢家动向。
绾蝶便松了口气,也就是说,谢家就算有些扎眼,但也没到了触怒天颜的地步。
她与谢静棠还是挺聊得来,也就是说,以后并非不能走动——只要,不妨碍二哥。
沈安见她凝思的神色,有些着急:“杜小姐,你可千万记住了,杜家如今根基尚浅,这种层次的难题,离得越远越好。”
怎么躲得过?二哥一旦入了朝,就肯定要站队,没有谁能靠独自一人活下去。即使是耿直不投靠谁的人,也有一种说法,叫清流——也是一个流派。
既然要站队,自然不可能远离争斗。
还是先回去看看二哥怎么说。
绾蝶微笑着对沈安道:“沈公子,多谢你的提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