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鸳鸯拆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二二章 二丫进言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浣竹娘到底是按平日上工的时辰来到厨房。对于女儿明显挑衅少夫人的作法,她是不赞同的,少夫人将来必是这个府里的主母,和她争斗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但是另一方面,她又盼望利用这件事,把女儿的名分给订下来,如今这京城里的世家公子,谁家没三五个妾室通房,杨家又子嗣单薄,这妾侍定少不了,只是女儿的年纪可再也耗不起了。

    偏偏这几日厨房天天做糕饼,她又是管着这一处的,连日来实在是累得很了,昨晚因担心女儿之事,睡得又晚了些,竟然睡过了头,虽没寅时二刻到,却也赶在了卯时一刻前来上工了。

    哪知等浣竹娘进了厨房,却发现里面早就有人在忙活了。她心下一惊,忙要进去,却见厨房的管事正狠狠瞪了她一眼,早就有两个壮实的婆子上前来捂着她的嘴,拖到一间放杂物的小屋里关了起来。

    浣竹娘大惊,忙叫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快放我出去。”

    那两个婆子就道:“老姐姐你还是消停些吧,昨日明明让你寅时二刻就来,把做糕饼的食材准备好,哪知少夫人都到了,厨房里却半点东西都无,害得吴管事在少夫人面前丢了脸,你还是省省力气,想想如何给吴管事解释吧。”

    正在糕点房里做点心的二丫,也听到外面有动静,知道定是那误了事的婆子来了,她也不作声,以她少夫人的身份没必要亲自去管教一个厨房的婆子。况且后来吴管事亲自张罗着食材的事。倒也没误了自己的事,便更不想操那个心,反正自有吴管事按着规矩处理。

    二丫做好点心后,恰好老爷夫人的早饭也好了。二丫便亲自送了过去,又请二老品尝自己新做的点心。

    忠义侯不爱吃甜食,不过仍是给了儿媳面子。略尝了一块,又点点头,算是给了赞誉了。杨夫人则是细细尝了,笑道:“比前几次做的更好了,你回去吃过饭,正好点心就凉了,刚好装起来。送去给清儿尝个新鲜。”

    二丫忙回到自己院里,杨浩也不是太喜欢甜食,不过因为是自家媳妇亲手做的,便每样都尝了尝,连声道:“不错!”

    二丫只惦记着进宫的事。便匆忙吃过饭,看着人把点心装好,又去婆婆处辞行,恰好有太医来为杨夫人复诊,杨夫人喝了两剂药,如今倒是好了,只是不易劳累。

    二丫也放了心,这才出门子。哪知管着车马之事的程管事竟红着个老脸来回道:少夫人素日出入的车竟拔了缝,现正修着。还须一个时辰才好!

    郭金媳妇上前道:“您老也别嫌小的说话难听,这府里怕是没几个人能抵得上您老在府里做事的年头,因这几日过节,家里实在是忙乱,怕别人忙里出错,这才昨日就特特告诉了您好好盯着些。今日少夫人进宫要用车,不过是拔了缝,不过几个时辰的事,怎么就拖到现在,敢是我们少夫人不配吩咐你做事?”

    程管事唬得忙跪下道:“能给少夫人做事,是小老儿的福分!昨日就发现了的,已是吩咐人去修了,哪知那奴才做事拖沓,还没修好……”管事的汗滴了下来,多说也没什么意思,倒是有推脱之嫌,只得老着脸求少夫人恕罪。

    二丫一旁看了,也知道他没那个胆子特意误自己的事,多半是下人忙得忘了此事,不过他们对于自己的事不上心也是事实,便也不说话。

    小红因见少夫人更依重小青多些,有意表现一下,便冷笑道:“也不怪郭娘子说您老,这事确实是昨日就吩咐下来的,您老但凡上点心,多抽个人出来,不说从头盯到尾,只亲自吩咐人立马去修,一天一夜怎么会修不出呢。如今倒是推给下面的奴才,难不成要让少夫人亲自帮您老管教下人不成!”

    程管事早在心里把那修车的人骂了一顿,就差骂他祖宗八辈了,在少夫人面前却只有磕头求饶的份。

    二丫也不忍心看他一个老头子跪在那里,便道:“罢了,今日这事,你亲自去杨管家面前说明,车的事,我另想办法。”

    幸好今日杨夫人不出门,二丫也不敢扰了婆婆的休养,便悄悄使人把事情告诉了常嬷嬷,让她心里有个数,便坐着杨夫人的车马去了皇宫。

    皇后早就自太医处得知,母亲身体已经大好,但见到二丫时,仍是忍不住以不能尽心侍奉母亲、不能为母亲分忧而训斥了二丫,后见二丫果真心自责悔恨,这才作罢。

    彼时三公主及五皇子也到了,五皇子已经嗅到二丫带来的点心的香味,得知竟是舅母亲手所做,更是新奇,忍不住叫着,要先尝为快。

    二丫把各式点心呈上,就有内侍宫女拿了银针象牙筷过来,五皇子叫道:“都是自家人,哪用得着这样。”

    二丫已笑道:“话虽如此,只是国有国法,宫有宫规,倒是按着规矩来的好,臣可不敢自臣这里开这个特例!”

    皇后亦对儿子笑道:“这些面子上的事,做了未必是真的亲近,有些时候反是放在心里的才是真。”

    五皇子疑惑地看了看母亲,转眼又笑道:“儿子记住了!”

    皇家的孩子虽锦衣玉食,却未必就比平民百姓的孩子过得开心,二丫见内侍细心验了点心,并没有一丝不悦,她可不想成特例,再者这入口的食物,如果不是因为她是个新媳妇,且遇中秋这个特殊的节日,她定不会送的。

    二丫又陪皇后说了几句话,自然不可避免地会说到她家与锦乡伯府的恩怨,二丫寻了机会,故做不经意地说道:“我父亲的意思是,既然伯爷不拿他作儿子,他也不好上赶子认亲。且如今又分了出来,便只一心侍奉祖母,每年节去家庙多给祖宗祭祀请罪就是了。”

    皇后听她如此说,便知李达盛与伯府已是恩断义绝,若不是因为李达盛没什么过失,就冲着他让伯府栽了大跟头,伯府未必不想把他除了族。

    皇后笑道:“虽说父可不慈,子却不可不孝,你家的事如今京城人尽皆知,只要你父亲保持面上的礼节,便不会有人敢说出个不字来的。”

    二丫也深以为然,又道:“这伯府里虽是只收了永业田保有了爵位,不过到底名声不好了,只可惜我那从妹李淑妍,模样才情都是好的,况又为民祈福,臣倒是想替她求个恩典,求娘娘帮她寻门好亲事。”

    皇后不由深深看了二丫一眼,漫不经心地说道:“她既然是代公主祈福,本宫自然不会亏待了她。况且这事有圣上呢!”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