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木公子在屋里听着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地吵成一团,却总没个章程,又见李二丫只呆呆地一点也不受外界影响,心中不由焦虑万分,暴燥性子上来,便不管不顾地举起桌上放着的一只瓷碗摔了下去。
看到众人都盯着他,他定了定心神说道:“你们说得都有理,这样每个法子都用,大夫开方煎药,待会王神婆去叫魂,刘神婆做法,明日去点长寿灯!”正想说只要二丫好了,都有重赏,忽想到自己身无分文,且此时已明显是越俎代庖了,于是看了看老太太和秀才娘子不再说话。
老太太看着木公子,也觉得这个法子最好,便道:“就按这位小公子说的去做罢,只要二丫好了,每位都是重金相谢!”
于是众人都不吵了,开始干自已以为对的事去了。
大夫自去斟酌开方煎药,刘神婆要了二丫的生辰八字,又管秀才娘子要了供奉的银钱,王神婆见了只翻白眼,刘神婆也不理她,得意洋洋地回家做法去了。
王神婆的叫魂稍麻烦了些。须秀才娘子把二丫的衣服放在扫帚上,在其落水及救起的地方边扫边叫魂。于是木公子两主仆也跟着去认地方。
等到了东洼河边,秀才娘子和王神婆就一声声叫着:“二丫回家喽!”
如此半个多时辰过去了,众人便要拖着扫帚回家安魂。
偏木公子主仆认为也有去河边小树林玩的可能,万一错过岂不的废了那些工夫,于是大家又去河边小树林叫了一遍。木公子主仆见此,神情明显放松了一下。
回家李宅,夕阳西下天色微晚,二丫也已经喝了安神的药睡下了。
木公子主仆和李家两位主母一起吃了顿食不知味的晚饭后,木公子两人被安排在白天换衣的那间客房休息,一宿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顶着两个黑眼圈的木公子也顾不上吃早饭,带着杨华就去内院看望二丫。秀才娘子正在喂二丫吃饭,看他们过来忙让座。木公子哪顾得上这些虚礼,直接走到床前细细看着二丫。只见她神色看起来不错,虽还是有点木呆,眼中却已带了种纯净的神采。
就见她怯怯看了一眼那主仆二人,又地对着秀才娘子叫到:“母亲!”
木公子大喜:“她现在已经好了?”
秀才娘子笑道:“她今天一早就清醒了很多,只是好些事不记得了”又对二丫说道:“这是你的救命恩人木公子,快叫木公子好!”
木公子忙道:“不敢当,举手之劳!”
二丫已经甜甜叫道:“木公子好!”
秀才娘子又道:“昨日多亏了两位,今日又要去做法事,还请恩人多住些时日,让我等报答恩人的大恩!”
木公子不由脸红道:“真是不敢当,却也要叨扰您几日了。说来这是我第一次救人,不见二丫康复,总是放不下心!”
秀才娘子大喜:“既如此今日还要烦木公子呢!我今日去做法事,老太太昨日陪了丫头一夜,今早便精神不济暂去休息,家里丫鬟婆子又不济事,若是大夫来问诊或其它事还得劳烦两位多照顾着!”
木公子主仆二人赶忙答应了下来。
原来昨日老太太因担心秀才娘子心神耗费太过,且年轻经不住事,又担心二丫夜里会不安稳,又认为自已年长能压得住,便照顾了二丫一夜。到底年岁不饶人,今晨醒来便有些受不住,一个二丫已是人抑马翻的,哪还搁得住再来一个病人,众人忙劝着老太太去休息,又让大夫出了诊,到底灌了一碗药下去。如此木公子二人肯留下照顾着倒是雪中送炭了。
秀才娘子陪着木公子用完餐,刘神婆早就已候在那里了。秀才娘子给二丫喂了药,又再三拜托二人费心,便带着几个仆从出门去了。
家里没个正经主子,王管家便当起半个主子陪着木公子二人。木公子自小长在富贵锦绣堆里,与个只知田租收成的泥腿子哪有话说,只一会就都不自在起来,王管家借口有事自去守门口去了。木公子主仆便想去看看二丫。
因为大夫嘱咐病人需静养,所以丫鬟小桃只守在门外听候吩咐。此时二丫就如安静的婴儿般,哪会有什么事吩咐,于是两人一里一外地发呆。因木公子是二丫的救命恩人且又得主母分外看重,小桃便倒了茶水退到门前。
二丫看见他们过来站着身来叫着:“木公子!”
木公子咳道:“二丫,你叫我子明吧”
二丫乖巧地叫道:“子明哥哥!”
杨华耐不住性子上前叫道:“二丫,你真不记得事了,看看,可认识我们?”
二丫吓了一跳,忙拉着子明的衣袖躲在他后面。
子明气得回头瞪了杨华一眼:“滚到一边去!”
然后又柔声道:“二丫,不怕!我们都是好人,你现在记起以前的事了吗?”
二丫迷茫地摇了摇头,然后又高兴地说:“我知道我叫李二丫,我还知道娘、祖母和小桃,你是子明哥哥,是我的恩人!那你可以和我说说我们家的其他事吗,说不定我就记起来了!”
杨华心里鄙视那个给二丫取名字的人,真是没什么学识取这么个名字,后又听到“恩人”“子明哥哥”几个字心里不由一哆嗦,只是主子说话没自己什么事,默默站在一边看着。
然后子明告诉她,自已是从京城来的,对她们家不是很了解,不过既然她娘是秀才娘子,想必她爹是秀才,除此之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倒是小桃见二丫变得精神多了,便也凑趣说起主子家的事来。
原来这李家是十多年前从城里搬到平安镇的,家里主子有李老太太、秀才夫妻,还有去年已订下亲事的大姐儿李大丫,二姐儿李二丫今年十二岁,幼弟李三丫现已四岁。因着秀才老爷屡考不中,自去年常不在家,去城里找寻名师。今天秀才之所以不在家是因为半个月前又去省府考科举,大丫带着幼弟住在城中亲戚家等着秀才老爷的音信,到时一起回家过中秋。
子明和杨华已笑跌在地上。这秀才估计也真没什么学识,两个女儿取个大丫二丫的名字也就罢了,竟给儿子取个三丫的名字!
二丫迷惑地望着他们在地上滚来滚去,小桃却气红了脸不由大叫道:“你们懂什么,富贵人家的儿女需取个贱名好养活,男孩子取个女孩名防着勾魂判官惦记能长命百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