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庶女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二章 帝薨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实话,孙姨娘对孙淑婷嫁给董嘉鸿还是心有顾虑的。不是担心董嘉鸿和孙淑婷二人的感情,而是担忧二人以后的处境,毕竟永平侯府的情况比较复杂,董嘉鸿虽是嫡子可不能接替永平侯的爵位,而有资格接替爵位的世子董嘉礼和董嘉鸿还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俩人感情一般。

    现在永平侯府是董嘉鸿的母亲--永平侯夫人掌管,她总不会亏待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儿媳,可总有一天永平侯府要交给世子妃打理,董嘉鸿假如没有立身的本事,只能仰仗永平侯府生活,那孙淑婷在世子妃面前可就要矮一头了。

    在很多人眼中,董嘉鸿出身不错,依靠家族生存也很正常,不算是大缺陷。可孙姨娘了解孙淑婷,孙淑婷虽然看着并不是心高气傲的性子,可要是让她一辈子仰人鼻息的生活,孙淑婷是不会开心的。在孙姨娘眼中,董嘉鸿最大的不足,就是不知道他的前程在哪?

    当孙姨娘依依把这些讲给孙淑婷听时,孙淑婷越发的体会到孙姨娘对她的关爱,只有真心的疼爱她,才为她打算的长远。

    为了让孙姨娘安心,孙淑婷把选秀前孙家和董家的约定,以及选秀时永平侯夫人态度都告诉了孙姨娘。

    孙姨娘拍着孙淑婷的手,感叹道:“你爹爹和你祖母都疼爱你,既然他们都觉得董三少爷好,姨娘也就放心了。”以前大老爷孙志远就对董嘉鸿赞誉有加,想来董嘉鸿还是有些本事的,不然也不会入了大老爷孙志远的眼。

    永平侯夫人是孙淑婷的婆婆,她既然满意孙淑婷,那孙淑婷以后的日子就好过许多。世子妃身份再高,入府再早,也没有孙淑婷和永平侯夫人关系亲近,毕竟董嘉鸿才是永平侯夫人亲生的,亲疏总是有别。孙姨娘能看到董嘉鸿前途问题,永平侯夫人这个母亲也该早早的考虑到了。永平侯夫人可不是见识浅薄之人。作为继室能得到丈夫和婆婆的疼爱,永平侯夫人的见识和手段自是不少。

    孙淑婷把头埋进孙姨娘的怀里,轻声的说道:“姨娘,你不用担心。我会过的好好的,也会扶持弟弟妹妹们......我还要让你享我的福,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对孙淑婷才说。董嘉鸿的聪明才智无一不缺,即便不能进入官场,俩人以后的日子也不会过差了。孙淑婷从不认为只有高官显位才能男人获得成就感。世上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值得去做,也能获得成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不是虚言。

    孙姨娘笑着说道:“好,姨娘等着。”

    先不说孙家众人对孙淑婷和董嘉鸿的婚事如何反应,在永平侯董家接完圣旨后,董家人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大总管杜德给永平侯府颁布的赐婚旨意除了董嘉鸿和孙淑婷的婚旨外。还有和董嘉鸿同岁的庶出弟弟董嘉全的赐婚旨意。

    与孙淑婷和董嘉鸿的家世相当不同,董嘉全的未婚妻家世要差一些。是从三品的云南指挥使同知之女丛碧云。

    从碧云虽是嫡女,可在世子妃王晴的眼中,还不如孙淑婷这个庶出的威胁大。孙淑婷本来就和董嘉鸿、董佳颜兄妹关系匪浅,现在又成了董嘉鸿的妻子,永平侯夫人肯定会高看孙淑婷一眼,再想想永平侯府太夫人身体一年比一年差,现在有太夫人给世子妃撑腰还好,等以后太夫人去世,府里全由永平侯夫人把持,到时候世子妃的日子还能不能像现在这么自在就两说了。

    当然孙淑婷现在还不知道她还没有嫁给董嘉鸿,就已经引起了世子妃嫂子的警惕。

    这段时间颁布的赐婚旨意,让众人对这一届的秀女们的前途差不多都清楚了,除了有两个秀女被圣上留了牌子成了后宫妃嫔中的一员,其他的秀女被皇上陆陆续续的赐给了王公贵族、宗室姻亲或者是心腹重臣。像孙淑婷和董嘉鸿赐婚的圣旨除了在孙家和董家两家有较大的反响外,其他人家的注意力都被后面皇上更大的动作吸引去了。

    在嘉乐三十五年五月初四这天,皇上下旨册立贵妃为皇后,在先皇后去世二十年之后,贵妃成了皇上册立的第二位皇后。

    在朝廷文武百官的眼中,贵妃晋为皇后,不仅仅是连声两级,成了大燕朝名正言顺的女主人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二皇子和八皇子这两个贵妃的亲生儿子的身份由庶出变为了嫡出,自古以来,都讲究嫡长之分,二皇子以前仅是长子,现在又成了嫡子,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嘉乐皇帝的这一番动作,很容易的就被人认为是二皇子接替皇位的前奏。

    当然五皇子可不会这么轻易的认输,只要皇上没正式的册立二皇子为太子,五皇子就不会放弃那一线希望。只要牢牢的把握手中的权利,说不定二皇子还有问鼎宝座的机会。况且只要参与了皇位争夺,再想要退出就千难万难了,毕竟已经有太多人的利益和五皇子的利益纠缠在一起,他们这些人是不能允许五皇子往后撤退的。从龙之功自古以来就是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事情,胜则飞黄腾达,惠及家族,输则身败名裂,一文不值。

    从下了贵妃被册立为皇后的旨意后,五皇子就加紧了和自己支持者的联系,牢牢把握手中的权利,做好最坏的打算。五皇子想的明白,即便是夺位失败,只要手中有权,自保还是可以的。

    无法说服亲人放弃支持五皇子的惠妃,只能紧闭宫门,对宫外的宫斗不闻不问。

    朝堂上五皇子一派更是对二皇子及其追随者展开了绞杀,时常有言官弹劾一些朝臣,很是震慑了一批五皇子身边的墙头草,让他们不敢轻易的向二皇子靠拢。二皇子的应对措施更是叫人迷茫,处事公正,绝不偏袒。对身边的追随者不是完全的维护,而是按照事实,就事论事,该罚的罚,该赏的赏,碰到捏造事情诬陷朝廷官员的言官,二皇子惩治起来也不客气。使得朝廷中即便看好二皇子,而又立身不正的墙头草们,不敢轻易的表态支持二皇子,就怕成了二皇子杀鸡儆猴的刀下亡魂,一时之间五皇子一派在朝堂上的风光无限。

    像太老爷孙怀博这些皇上的心腹重臣,则是明智的没有参与进去,做壁上观。用太老爷孙怀博的话说,别看着五皇子风光无限,不见任何颓势,那只不过是败灭前的最后一次疯狂罢了,五皇子的这些行为,让他彻底的断绝了登上大位可能。

    二皇子和五皇子各自的表现已经让嘉乐皇帝下了最后的决心。嘉乐皇帝要的是一个对祖宗江山社稷负责的继承人,而不是一个只注重自己利益,只分敌我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