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他细说,比如说这个汉阳府,“那是个好地方,我听说湖广运往京城的漕米都要经过那。那是个大地方,跟淮安差不离。”
提督夫人听叶草根赞扬她家乡很是高兴:“那是。方才说的那个鹦鹉洲,说起来同石码头是一样的。无数的商船停靠在那。南来北往的东西都有,最是热闹无比。不说别的,在我小的时候,有一次。码头走水,烧了官家粮船一百多艘,客船无数,整整烧了三天三夜。”
提督夫人说的是失火,却是说的那的繁华。要有多少屋子才能烧个三天三夜。
“我的老天。也要烧了多少去,真可惜了那么粮食了。我们在京城最怕的是漕船不能按时到。就是晚上几日,粮食都要涨价的。”
“难不成你们也吃我们湖广的粮食?”提督夫人来了兴趣了。她认为每个地方都有种粮食的,吃本地的就足够了。所谓的漕粮,不过是进贡给宗室的。
“怎么不吃?他们说什么江南的米好吃,我觉得湖广的还好些。”
提督府人反而高兴:“我也觉得我们湖广的米好吃些。我家里常用的就是湖广米。”
“我们以前也一直是吃江南米的。我记得那年,主子叫关起来了,人家就断了江南的精米,送来的是湖广米。当时还怕主子吃的不习惯。却不想主子说好吃。从此我们都改了湖广米。”
听着叶草根说起什么主子来。提督府的人小小的鄙视了下,居然是下人出身。
提督夫人微微一怔,难不成是哪个府上放出来的丫头,还是个被关过的?这么说这位大人又高升了?可是,自家老爷不是说崔守备的父亲是个做官儿的,怎么讨了个老婆是个下人出身?她再次打量着叶草根,慎重而仔细的打量着。瞧着身上的衣裳一般,可是那好像是官绸的,那首饰好像是老样子,可是做工很是精细。方才那礼仪也是十分不错的。又嫁给了做官宦人家的子弟,莫不是来头不小?她小心翼翼的问道:“府上是......”
“哦。”叶草根这才感觉自己口误了,却也大大方方的道,“我主子原先在方家胡同那边。离国子监就一条街”
人没说提督夫人也不好仔细问。只得回头再问问自家老爷。因为有了这样的背景,提督夫人也不好说教什么,真的就是看戏吃酒,其他的什么也没提。
直到提督大人听到什么方家胡同那边,这才惊讶的道:“方家胡同?离国子监就一条街.......”
提督夫人见他这样,忙问道:“怎么了?你知道是什么人家的了?”
知道,怎么不知道,那是当今圣上的潜邸。提督大人忙吃了口茶:“我的老天爷!幸好!幸好!难怪难怪!”
提督夫人见他满口胡话,气道:“你到底说什么呢?什么幸好又是难怪的。”
“没什么。你好好待人便是了。以后有你我方便之处。”提督大人觉得自己还是英明。本来是想攀上翰林的,却没想到抱上这样的大神。崔翰林到底是老道,难怪肯儿子入赘,难怪就这么一个人过下去。果然是有本事有本事。幸好幸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