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玉在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九章 悬案之谜(下)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收敛了方才的黯然之色,凝神厉声道:“说起来,这相貌特意者的确是手持度牒的出家人,因其本就是个游方道人,所以行走各地却是得了许多便利。如今被押在牢中,由得当年多人指认才没了刚来时的嚣张气焰,老实将一切来龙去脉交待了干净。”

    都御史大人一句便引出了那道人的来历,入得两人耳中也不禁随之一愣。这道人为何如此狠戾,杀人放火是无所不为,哪里还有半点出家人的模样。

    见两人眼神一顿,这旁的都御史才接着言道:“这人并非自小就在观中修行,相反早年间却是行伍出身,因被上司排挤才不得已弃了军中之职,做了这游方道人。”

    “若是这般到比起那惯行恶事的凶徒来,更厉害一层!本就是军中出身上过战场的,手下杀伐定比常人更为果断,想来又有其自身的遭遇,对军伍之人不存半点怜悯之心。”那旁亦是将门出身的皇甫靖不觉已是脱口而出,补了一句。

    都御史大人轻叹颔首,缓缓应道:“正因如此,那伙人当年才会趁乱绑了众多军中的低级官员,投入私矿中作了苦役。那道人虽是不肯再言其它,想必其同伙之中,同样遭遇之人并不在少数才对。”

    听闻此言,两人又是一愣。这等恩怨不分之人,不去寻那正主报仇,而是将所以的怨恨转嫁于他人身上,分明就是糊涂之人。

    “如此糊涂之辈,那怪要被人利用做下这等令人发指的恶行!先是不分青红皂白便直指军伍中人。而后又向无辜百姓下了黑手,比起那乌合之众的盗贼来,更是人人得而诛之!”

    被皇甫靖一句提及,另一旁的诸葛皓也已颔首附和道:“不但是普通百姓。就连同是出家人的僧众也不曾放过,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正色点头,对面座上的大人更是接此话题。继续道:“你们可知那夕霞禅寺中,被烧杀的僧人中,有不及三成的度牒被其等一伙凶徒据为己有,随后更是分散了四处寺庙中,欲借此避过官府的围捕。”

    “居然仅为了盗用这三成不到的度牒名额,便将整个寺院中的楼宇殿阁,连同这数以百计的僧众付之一炬!”惊呼此句后。就是皇甫靖自己也不禁后背冰凉一片,这还是普通盗贼所为吗?与那侵入国土烧杀抢掠的外族蛮夷相比,也不遑多让!

    而紧随其后的都御史大人的一番言语,便已佐证了那伙凶徒绝非是普通盗贼可比。“漫说是你们二人,就是本官这等多年为官之人。也从未料想到这伙盗用僧人度牒的凶徒,便是数年前横行东南沿岸的海贼余孽!”

    “什么!大人之言,可是确切之实?”不待二舅父再接下句,曾经途经惨案发生所在之地的皇甫靖,忙是不敢置信地低呼出声。

    再看这旁的都御史大人,双眼微合黯然之色比起先前来,更是有增无减:“若非此番将那道人一伙缉拿归案,莫说是水落石出了,恐是根本无人会将这两桩滔天大案。联系一处作想。更不敢相信终有一日此期间多宗牵连甚广之案,都是那自始自终隐于幕后的主脑,一手策划而成的!”

    “这般说来,那幕后的主使之人,也就是当年被先帝爷赐死的大皇子并未领命自缢,而是一直藏身在暗处。肆意兴风作浪不成?”被大人一番告知,那旁的诸葛皓已是迫不及待脱口而出。原来正因为皇家争权一事,自家父母才双双被害,胞妹也险些遭遇不测!

    府中孤身忙于应付那族人中,欲将祖业归于自家名下而手段百出的亲戚们,已是苦不堪言的老祖母。再加之,暗中隐藏极深的老族长一家,更是耐心十足紧随左右,伺机而动。这一切都是源于,当年朝中那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之争!

    “能撼动朝政根本的势力,当年便有几分掌握,但除去这本因自缢而亡的大皇子,便再无哪方势力堪与当今万岁比肩一二了!”见两人低头不语,这旁的都御史大人,已然开口解惑起来。

    “这诸多的滔天大案,明面上瞧不出半点联系,实则却是策划多年,又分作不同出身之人为首。叫人难以将所有这一切,视作整体谋划而得,便是他们的真正目的所在。”

    定睛看向对面二人,不禁压低了几分音量道:“你们可知为何东南沿海剿灭海盗一事,竟然能生生拖上了数年之久,而北疆外族已有经年未曾入侵,却是为何刚巧选在那时节来犯?”

    “难道也是那幕后之人,一手策划所致!”

    就见都御史大人,缓缓点头,将现已查明的实情细细道来。

    原来,当年那幕后之人之所以,要假借海贼之名,肆意骚扰东南沿海渔民,及其出航的商船。一是为了能搅乱民心,使得东南这片历来的富庶之地,荒废几年以便就此消耗朝中府库的存储。又可趁机劫掠其欲行不义之事的本钱,所以无论是商家之船,还是朝廷的所属之物都不曾放过一艘。

    不但如此,还暗中私通北疆外族,试图将本已消耗多年的朝廷再无出兵之力,就此空虚下来。其便可随即打着匡扶社稷之名,将早被先帝爷废除皇家名册之外,昔日那大皇子一脉的后人,重新做上这梦寐以求多年的帝位!

    要知道,当年正宫多年不出,直到三十岁上才终得一名公主,却是再未得子嗣。而生母本就是贵妃的大皇子,便成了顺理成章的继位者的不二之选。却哪里想到,不待先帝立嗣,如今这位万岁爷的生身之母,九嫔之一的僖嫔便为了儿子的前程,直接投向了皇后这边,愿意就此了断母子情份,将其养在皇后名下。

    而多年来,一直因子嗣之事,倍受贵妃暗中嘲讽的正宫,也是考量再三后,接纳了那时才不过未满五岁的僖嫔亲子。就此后宫,便开始了一场耗时漫长的夺位之战!

    当然最终的受益者,便是如今这位历经多年明争暗斗,更有几次险遭不测,才顺利登基的万岁爷。正当其逐步收敛残局,欲兴国事之际,便被那逃出生天的大皇子,从中作梗多次。

    一时间,本就是根基有所动摇的大呈朝,不禁又显露出一丝溃败之象。就在此刻,便有十数位心腹官员,得了密令暗中察访那逃匿在外的大皇子一脉,试图挽回局面,以正国之正统。

    不想多年已逝,那一方却终是不甘心,一而再,再而三,企图颠覆朝廷正统,势要将大皇子留存于世的后人,推上那个其祖父多年孜孜以求的宝座。

    岂知这一切,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就是先帝爷也早有决断,从未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