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孟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中庸之道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依法而行,没有丝毫情面可讲。你觉得这儒家法家谁对谁错?”

    想了想,孟洛回答,他们都对,却又都错。

    为什么?原立本谆谆引导,孟洛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殷殷地看向原立本,原立本道:“儒家以仁治天下,于天下百姓而言,易得民心,然,虽得民心,却未得尽意,人性中,有善亦有恶,并非人人都能为仁所感化,于此时,便能彰显法家,依法而治,是为人人心中有度,知何当为,何不为,法言明告于天下,是为约束。儒家法家,都无对错,只是他们都有缺陷,正如世间之事,从无绝对,只是所在的立场不同,所要做的事也不同。”

    孟洛陷入了沉思,原立本说的很简单,却很深奥。原立本摸摸孟洛的脑袋,“阿洛现在听不懂没关系,只要记住就行,仁与法,既要守法,又该不忘用仁,仁,有时是无形的法,法,有时亦是仁。”

    无怪乎人人都道中国文化博大精神,不是轻易就能理解的。看看她现在,听完原立本的中庸之道,她好像明白了一些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她是不认同所谓的天人合人,说什么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切,相对孔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她更深刻感受到法家的人之初,性本恶。

    不说什么,就从历史来说好了,古往今来,有几个好人好官是有好报的,没拖累全家一块死就不错了。至于所谓的死后流名万世,她就更鄙视了,人都死了,留名有什么用,于家人无用,于自己更无用。而就她自身的经历,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要将她抛弃在孤儿院门前,或许她应该感谢她的父母只是把她抛弃而不是把她掐死,可是当了三十年的孤儿,受了三十年的白眼,除了院长,没有一个人会用怜惜的眼神看她,这让她如何相信,人性之始,为善最多?至于完全出入社会之后,她更看多了人为了金钱名利出卖自己,什么亲情友情爱情的,在现实的残酷下,变得什么不是。相反她所见地的真正的好人,都得不到好报。

    而她孟洛就是一个现实的大俗人,她没想当什么好人,她只对对她好的人好,对她不好的人,她连看都懒得看。谁要得罪了她的,就是过了三十年,她也要一笔一笔的讨回来。不过,师傅说的世间之事,并无绝对,这句话她百分百认同,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性质自然也就不同,结果对每个人来说,那更是天壤之别。嗯,师傅这么说的意思是教她学会从各种立场去看待同一件事,不要轻易下结论?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她还是不要先入为主的丢掉吧,再看看,听听师傅的讲解,她好像太快否决这本书了,要好好研究研究才行。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