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能考了?”
林如海顿时大笑出声。
林隽有些不满,他可是把自己被科普的事情都牢牢记住呢,不能误了林氏子孙。
笑了良久,林如海才仍止不住满脸笑意,道:“你小小年纪,怎么就记得如此清楚?是了,也怪我当时认为你年纪小,就没仔细说。”
林隽好奇地看过来,难道还有缘故?
只见林如海喝了一口茶,才道:“世人虽有避讳之风,自唐以来十分风行,弹劾政敌便有了缘由,事实上不过是文人相轻罢了。李贺之避父讳,不过是他当时才高八斗,为学子所妒,才弄出一个避父讳的名头,令其不能科举。传到如今,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没人在意便罢了,倘或有政敌弹劾,名字便成了罪过。说起来,你珠大哥哥也能当官,只是避开政事之职即可。至于宋先生,乃因前朝皇子争嫡,他又与当今亲厚,才被其他皇子所忌,恐他拉拢文人清流相助当今,才鼓动文人尚书、御史弹劾,致其不能科举。”
林隽听到这里才明白,不禁冷笑几声,道:“果然是文人相轻,也忒无耻了。”
林如海淡淡一笑,道:“也是宋先生恃才傲物,兼之出身高贵,得罪了不少寒门学子不自知,他们一经鼓动,立即就纷纷上书了。虽因当今圣人登基后厚待于他,偏他妹妹又是皇后,外甥乃是皇子,恐为当今圣人和太子所忌,索性闲云野鹤,游山玩水去了。”
难怪宋灼然贵为大长公主之子,自己又有爵位,却麻衣布鞋佩剑游玩了。
也就是说,他弟弟取名为林秀根本不必担忧后人避父讳。
林隽心中暗笑,林如海精明得很啊,世家子弟正经科举的人很少,而且当朝可以捐个秀才直接考举人,然后再考进士,这是在历史上有记载的,林秀的后人不用避父讳了。
林秀有了名字,贾敏原先的心腹仆妇侍婢都唤作秀哥儿,余者仍叫二爷。
凤姐待黛玉痊愈后,便即告辞。
林隽忽然想起贾敏遗命,道:“妈妈临走前,曾说怕不能给宝姐儿做主了,还请嫂子多用心些,给宝姐儿挑个人家,不必大富大贵,只需人品好,知上进,便足够了。嫁妆从妈妈的梯己里出,很不必费事。”
凤姐怔了怔神,道:“只管交给我罢!再说,哪里用得上姑妈的梯己?再怎么说,咱们国公府当年嫁女儿,再穷也不会刻薄得连一副嫁妆都不给,少说得有二三万两银子的嫁妆。再者宝姐儿和盛哥儿的母亲娘家又是富商,嫁妆定然不会薄了,这祖母、母亲的嫁妆,自然该归他们继承,你且等着,我自有法子要了过来,不必费姑妈一个子儿。”
林隽会心一笑,知道凤姐的厉害,只要她不伤人命就行了。
凤姐走后,林隽又告诉了宝珠和章盛,姐弟二人都感激不尽。
又因黛玉和林隽守孝,故此先生意欲辞馆,奈何林如海以章盛上学之故,仍留下了他,也想令林隽守制读书,再三挽留,那先生便没离开,现今只有章盛一人上学。等出了热孝,林隽和黛玉才会去上课。因此宝珠和章盛越发感激林如海。
林隽不必上课,便常看着林秀,许是因为林秀出生即贾敏之逝,黛玉待他总不似林隽亲密,林隽无奈,在床上抱着林秀,看着他已经长开的小脸,满心疼爱,对黛玉道:“好姐姐,我知道你心里难过,可是妈妈说了,我们都是她的心肝儿肉,秀儿是妈妈用命换来的,倘若妈妈知道你待他如斯,在九泉之下岂不伤悲?”
黛玉含泪道:“我只是怨他,若不是他,妈妈必然还在。妈妈去了两个月,我却觉得跟过了几年似的。从前还不觉得,此时才知道有妈妈在的日子是最快活的。”
林隽叹了口气。
是了,原著中贾敏逝世黛玉才六岁,许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学,现今贾敏比原著晚去世了两年,黛玉渐知世事,自然较之原著想念贾敏的好处。
“姐姐和我尚有母亲照料七八年,端的快活,只可怜弟弟才一落草,母亲便没了,他没见过母亲,不像我们享受了有妈妈在的日子,岂不是比我们更命苦?姐姐如此待他,与下人说他生而克母有何不同?”林隽愈发心疼起林秀来。
黛玉听了,立即蛾眉倒竖,薄腮含愠,道:“哪个奴才胡说八道?说我弟弟命硬?谁给了他们的胆子,倒议论起主子来。快告诉我,我这就打发出去,咱们家清清静静,容不得这样对主子评头论足的奴才!”
林隽反而笑了起来,道:“你还说不疼秀儿,听人说他,还不是比我生气?”
黛玉横了他一眼。
林隽这才捏捏林秀胖嘟嘟的小手,道:“秀儿,你可别生姐姐的气,她对你可是口是心非呢!我就说,你的奶娘怎么较之前一段时间越发老实了,想必是姐姐早已敲打过了。”他虽然常对奶娘耳提面命,到底他不懂后院手段。
黛玉将家里管得井井有条,照顾弟弟也格外用心,丝毫不逊贾敏在时,林如海伤心之余,暗暗放下心来,他年过四十,公务劳累,本就不打算再续一房妻室,现今黛玉长姐如母,他也就不担心没人照顾林秀了。
林如海自从妻逝后,越发致力于公务,外头倒是有不少人家想给他做媒,林如海只说心疼儿女,不想续弦令其难过,一一都推辞了。
外人得知,都觉得有些可惜,却也暗赞林如海与亡妻情深意重。
这日林如海从衙门归家,先去看儿女,见黛玉脸上声色不比往时,忙问道:“有什么事情惹了你?跟为父说,为父给你做主。”
黛玉噙着一汪清泪,道:“外祖母打发人来,说要接我和弟弟进京去,还有给爹爹的信。”
林如海一愣,林隽已将书信送上来了。
展信看罢,林如海不由得有些意动,但想到所知的贾家门风,随即放弃了,只是怕儿女愿意,试探道:“我正担忧你无长辈教导,既来接你,我忙碌公务之余便放心了。”
黛玉却道:“我不去!我们若走了,家里只剩爹爹一人,怎能不寂寞?为人子女,不能孝顺父母,活在世上又有何颜面?再者秀儿才几个月大,哪里经得起一路颠簸?隽儿还得守制读书,宝玉哥哥尚且不大上学,还指望隽儿学好?”
林隽道:“姐姐说的是。爹爹也知道外祖母家是什么风气,去做什么?妈妈临终前已想到了姐姐无长辈教导,留信托了刘知府家的太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