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跑马山传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四章(上)论刀聚群雄4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近日将去川边关照此事,你不妨也去瞧一瞧?”

    “万般感激太后老佛爷对奴才无微不至的关照,奴才这就准备去了。”

    “即便你的武功不错,一路上也得有所提防,秦将军多次提到过川边那边不太……”太后的话语突然一转,“看来这位秦将军颇也费心的,手下人马已扩充不少听说还弄了个有近千人的民团,说是不仅是对付那些不听话的民众还得提防洋人。”

    茆三点头回禀道:“是,这方面宫大人比奴才还清楚。”

    太后却不接他话,道:“这个秦将官也算是个能干人呢!当年的曾文正公不就是靠他那支民团起家的吗?后来的湘军可是了不得。”

    茆三听到此言便不敢再回话,只是一动不动地立在原地。太后却不再开口,开始慢慢立起身来。

    离开皇宫的茆三暗暗揣摩,太后的意图分明是要他来实地查看一番,又不能露出对秦文彪的禀报有所疑心。近年来的内外事端不断,太后处事明显不如往常那般果断了。再说这宫内也不乏有识之士,认为无论是中原或者边远地段,大凡不断生出聚众闹事乃至与官府公然对抗的乱子,大都由于地方官吏的贪婪昏庸激起民怨造成。

    经过近期的几次‘以武会友游历江湖’,茆三心中越发明白,要说有啥太平军余党或者洋人从中挑事,恐怕还不那么确实,即便是有,也可说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他隐约感到粟婉儿肃妹子在暗中搞着与朝廷相背的事,正欲作进一步的关注却被这趟差事引了过来。

    也好,在此次的‘盛会’中肃妹子极有可能会出现,一想到粟婉儿肃妹子他的心下就生出一股别样的滋味来。近日心下总免不了记挂着前不久与那两个老汉放对过招的情形。那个独臂倒不必在意,总感到倒是那个秃顶黄眉黄须发的家伙对肃妹子有些……他皱起了眉头。

    “茆大人身子骨可有不太舒服之处?”宫达仁一反习武者间的寒暄,语气甚为关切。

    茆三摇头,只是有意将藏在怀里的那枚扳指摸出来郑重其事地戴到右手拇指上。宫达仁看在眼里但不知他是何意,只得不闻不问地作不太在意状。

    “实言告知宫大人吧,不说二位大人并非寻常官僚更非那类酒囊饭袋可比,就凭秦文彪将军的本事,要清除那几个逆贼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为何却总是不见结果?我茆某当然是疑惑过,来此一趟也就恍然大悟了。二位的手段真令我茆某人佩服,可谓是不急不躁静等火候火候一到……

    宫达仁听他此言,明白秦文彪的筹划已成功了大半。但必须得推脱方可保稳妥,便露出谦逊的笑意道:“我没出多少力的,全由秦将军运筹帷幄中,何况在下并不太明白秦将军的部署。”

    当然不须你两个弄得清楚,秦文彪对他二人的交谈表面上 似乎不太在意,其实听得十分清楚。

    眼下的茆三表面上是在观看比武,其实在暗中已将整个场子的内外人群观察过了。除了少数几个看去心神不定的之外,大多数人皆是在聚精会神地观看。经过近几日的暗中查访观察,到了此时,茆三担心的已不是这一带的藏汉回彝各色族人聚在一处与朝廷作对。

    他明显看出当地的各色民众之间不仅相处得十分融洽,而且大都专注于与内地的茶马绸缎官盐的商贾生意中。谁个吃饱了撑的来无事生非?此刻他扫视的目光一瞥,见场外一根条凳上坐下了那两位老汉。

    他把目光从‘老叫花子’身上移至头戴头戴缎面瓜皮帽身穿皮袍的那位老先生身上。

    茆三忽觉有目光朝他自己面上闪过,他明白是那个‘老叫花子’所为,当然不能让他看出我已识别出他是有武功的,茆三的眼睛已经移向别处。心下却在揣摩昨晚在醉富翁酒楼与那位老先生摆的龙门阵,俗话道头回生二回熟,当然是在与对方第二次‘相遇’,茆三执意要回请对方两杯时。

    老先生果然健谈,他接下茆三的话题而谈,“……各地大小土司大多像明正土司一般安于朝廷册封,关注于各自之商贾生意,因生野心而滋事者毕竟极少。”

    茆三以十分随意的口吻道:“据闻明正土司世代承袭已有数百年?”

    老汉点头道:“是呀,在明成祖永乐五年就授与”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之职,铜方印一颗,世代承袭。到本朝崇德八年,明正土司派人'向皇太极献明敕印,请求内附。清顺治九年七月,长河西鱼通宁远沈村等土司缴明敕印,康熙五年(丹怎扎克巴率十三锅庄投诚,经地查袭职,并颁换印信,印文:”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司”仍领原所属十三锅庄。”

    “老先生可谓博闻强记呢。”茆三赞叹,又到道,“据闻先皇康熙爷期间此地有过一次……”

    老汉道:“老朽知晓足下所问的那次变乱,那是康熙三十八年七月的事,说来距今已近两百年啦。当时因驻扎在营官寨的昌侧集烈执意妄为,苛虐当地土司盘剥往来商旅,到后来竟打死了土司色拉查巴……当地的安稳受到破坏。提督唐希顺与理番院侍郎满瑟奉命进剿,到十二月平息。之后朝廷下令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仍领原十三锅庄,故有‘复设明正司’之说。”

    “原来如此。”茆三点头,“还好,幸未酿成大患。像百多年前的大小金川之乱就非同小可了。”

    老汉道:“其实那大小金之乱,原本是大小土司间的倚强凌弱吞并之争,却因有前朝遗民从中策划怂恿,譬如那个叫王秋的汉人不仅深得当地土司信任,甚至还潜入清军督帅张广泗之侧卧底。形成与朝廷对垒交锋之反叛态势,朝廷前后两次用兵,说来乃属偏僻之地区,人口不及三万方圆不过两三百里,竟历时七年,耗银七千余万两阵亡将士三万余人。当地被剿灭也有两万于人。”

    “军械装备明显悬殊,官军却折损不小,可见其地民风之强悍……”茆三似在喃喃自语,他虽是早就知晓这段往事,此时心下还是免不了一声叹息。暗道,数以万计的生灵涂炭却往往也只是那么几个人的妄为。同时猛省道,正因太后对自己此番前来川边并无明示,但自己知道所担之责非同小可。如若秦文彪果真……

    到此时,汉中刀客与贡嘎刀客,昆仑刀客与齐鲁刀客,天山刀客与闽南刀客一一已交过手。看天色已近午时,只见被秦将军叫去吩咐了几句话的蒋横顺返回坝子中间便高声宣布道:“此次论刀比武大会揭晓:祝贺齐鲁、闽南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