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我看见收藏动了,所以,我也跟着动了.....
嗯,继续求收藏或者评论,或者收藏和评论!
御花园,清晨,像往常那样为太后择取最新鲜的花朵。早阳还未升起,晨露点点分布在花叶上面,万贞儿看着这些千娇百媚的花朵,忍不住深深的嗅闻着。
“贞儿姐,今天的菊花开得真艳!”小宫女鞠穗喜爱的说道。
万贞儿闻言,也仔细的看着御花园的花,的确,入目的雏菊开得最浓烈,火红的,暖黄的,嫣红的,谁说菊花是花之隐君子?入了后宫,照样迎着朝阳争芳斗艳,唯恐零落成泥。
“嗯,就摘雏菊吧!”
看,闻,采,存!一步步,万贞儿做得井井有条。
正采摘着,突然传来温和而带着些许怜悯的男声:“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贞儿,这雏菊才刚刚奋力开放,如此便被你采摘了去,于心何忍?”
万贞儿心下一惊,转头果然看见一身明黄的皇帝。
“皇上吉祥!”
“起来吧!”
万贞儿起身,见皇帝愣愣的看着鞠穗手中的菊花,心里有些纳闷,为着几株晨开的雏菊,皇上未免过分悲天悯人了些。
“皇上,有花堪折直须折,雏菊奋力开放,也只是为了我来择花的这个时候。”万贞儿企图说服皇帝。
“是吗?”皇上的视线收回,转而看着万贞儿:“竟是朕错了吗?”
“奴婢不敢!”万贞儿低头说道,心里直冒汗,难道自己要为了几株菊花得罪皇上?
“奴婢?不敢?”皇上喃喃的念着几个字,复又笑得自嘲:“贞儿,我们竟生疏至此?”
“…….”
“你!先拿着花回去,贞儿要留在这里侍候!”皇上对万贞儿身后的鞠穗说道。
鞠穗领命,也不敢久留,行了一个礼后,便离开了。
“皇上,奴才向您告个假!”王公公很有眼色的告退。
偌大个园子,便只剩下了两个人,万贞儿心中开始有点慌了。
“贞儿,是朕错了吗?”皇上仍旧不依不饶这个问题。
“……”于万贞儿来说,根本不知道皇上说的是哪一桩,猜想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
皇上见万贞儿不语,脸上神情更加颓败:“贞儿,你看看安嫔,不过是怀了龙胎,便整日忧心被害,日防夜也防的,这样的日子你能过吗?朕是为你好啊!”
“…….”万贞儿依旧不语,然而,从皇上的话语中,却听出了别样的意味。
“贞儿,现在不好吗?你在母后身边得宠,后宫嫔妃们不敢动你,将来朕再给你指一门好归宿,这样的生活不好吗?”
这样的结果当然好,万贞儿忍不住在心中喝彩,马上行礼谢恩:“奴婢谢皇上眷顾!”
皇上却以为万贞儿是以退为进,有些着急的道:“贞儿!为什么你就是不听朕劝呢?好,若你高兴,朕便依了你罢!”
“……?”
“你出身寒微,要入后宫,也只能从选侍做起。”
“皇上!”万贞儿这下彻底的懂了,原来不是皇上一心要纳万贞儿为妃,事实相反,是万贞儿一心想入宫为妃,被皇上拒绝了,便开始不理睬皇上?今日皇上似乎也想通了,觉得只要万贞儿高兴,入宫为妃也无所谓了。这么一想,万贞儿马上道:“皇上,贞儿早就想明白了!”
“……?”
见皇上不信,万贞儿马上解释:“真的!皇上说得对,如今仁寿宫里,除了太后,两位姑姑和掌事公公外,就是贞儿最大了,姑姑们对贞儿很好,娘娘们也不能对贞儿怎样,将来,将来皇上再为贞儿指一门好亲事,贞儿就是有福之人了。”努力的表现得欢喜的样子,万贞儿就怕皇上不信。
皇上最终信了,还欣慰的笑了:“既然这样,你还躲我做甚?”
“………”是啊,躲他做什么?万贞儿自己也很想问,最后只能敷衍道:“这个,不是太后一直误会着嘛!”
“呵呵,是啊,母后一直误会着。”皇上笑得开心,看着万贞儿,眼神明晃晃的,让原本就风度翩翩的皇上更加丰神俊朗。
万贞儿也笑得开心,盘亘在心中的大石头原来不过是自己的臆想,这个皇上,虽然和万贞儿青梅竹马,但应该只是把万贞儿当做姐姐般来看待吧,不然,不会坚持不让万贞儿入后宫,也不会为了万贞儿的疏远而伤神,看得出,至少,他是真心关心万贞儿的。和这样的男人做朋友,似乎也不错!
“对了,贞儿还没亲口对皇上说恭喜呢!恭喜皇上就要添皇子了。”万贞儿别有心思的说道,这样,也算是帮安嫔了吧?
皇上脸上却并没有多少高兴:“能生下来再说吧,这后宫,比前朝还要凶险,端看安嫔的手段了。”
“皇上……”
“你也不必安慰朕,这些朕都知道,朕也只能尽力去保护那个孩子罢了。”皇上说得无奈:“所以,贞儿,纵是再有荣华富贵,朕也不愿看见你变得像她们一样。”
“贞儿知道,皇上,多去看看安嫔,这也算是一种无言的保护吧!”万贞儿出主意:“有时候,女人也如花,为了多沾晨露,会尽量的开放自己,谁都想做到我花开尽百花杀。只是,这些它们都只能争取,真正是谁艳冠群芳,还得看择花人的选择!”说着,万贞儿将手边的雏菊采下。
“朕的选择?呵,都是朕的妻子,就不能和平相处吗?”
“……”万贞儿觉得,或许自己管得太宽了,那些都是皇帝与妃子之间的事情,难道自己还能插手不成?想到这里,便连忙转移话题:“对了,才下早朝的功夫,皇上这是准备去哪里?”
“朕正要去给母后请安呢,你的花择好了没?一起去母后那里吧!”
所谓的和皇上一起去仁寿宫,还是有区别的,因为皇上是坐在撵轿上,而万贞儿却是走在撵轿旁边,和皇上聊着天。
到了仁寿宫,远远的便听见了太后爽朗的笑声,万贞儿和皇上对视一眼,都心知郕王来了,能让太后如此开怀,非此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