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柽都很寒心,因为没有他爹的同意,谁也不能把他解职,也就是说他爹已经对他怀有戒心。赵柽也很明白自己这两年的所为有些激烈,可又有什么办法,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他只想自己的胜算大一些…
自从赵柽来到这个世界就在为这事儿cāo心,他知道无论自己到来与否,宋金之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有人将宋金的战争爆发的原因归结于马植的献策,童贯的贪婪,赵佶的好大喜功,但以赵柽的角度看,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战争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双方政权的xing质。宋的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zhongyāng集权制政权虽然腐朽没落,但仍妄自尊大,因循保守又贪婪不已;金的奴隶主阶级专政的贵族政权对外极富于劫掠野心,扩张成xing。两个政权间势力不均衡,双方发生冲突不可避免,是以演成战争。
另外宋的一切军政大权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赵佶虽崇尚道教、沉湎游乐,政治**,但他聪敏而并不糊涂。他秉承祖宗的遗愿,从积极巩固宋政权出发,想趁辽政之衰,采纳马植联金灭辽收复燕云之策,这种战略决策的采纳和执行本身,并没有错,而根本宋政权即使不与金联合攻辽,辽政权的灭亡也不可避免,宋、金战争迟早也要发生。事实上,宋兵在辽政权的灭亡上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
如果收复燕、云地区之后,宋政权也预料到可能与金国的冲突,采用了些措施,做了多方面的积极防御工作。其竭力在军事上、外交上争取收复燕、云失地,以凭险据守,防卫自己不受侵犯,与金缔结夹攻之盟,就出于这一目的,两次出兵攻取燕京也出于这一目的,招降董才,容纳张觉更是出于这个目的。
但是,军事上不如人,两攻燕京均宣告失败。于是转而求助外交活动,向金许增岁币,纳燕京代役钱,多次恳请金方归还平州及西京地,均未能达到收复平州及西京等地的目的,收复燕、云的部分计划落空,争取平州的活动又给人以攻击的口实。
这说明宋统治的**到了一定程度,再好的策略也不能正确地执行并付诸实践,而赵柽竭力想让战争来的晚一些,准备的更充分一些,但是还是落空了,只能静观其变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