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章 长久之策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价值的,因为没有一个牧场经得起长时期的放牧,因此移动权比居住权更为重要;在食物缺乏的时候,他们对中原王朝的兴趣远远大于中原农耕对草原的兴趣,所以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

    灵夏地区处于宋朝的西北边陲,是丝绸之路的枢纽,是中国与南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联系的前沿要冲,自汉朝以来的历代中央王朝对其战略地位都极为重视。此时宋朝面临的正面威胁来自草原游牧契丹建立的辽国,侧翼是来自西北党项民族占据的草原绿洲和沙漠绿洲。随着女真的崛起游牧民族必将深入中国内地,要防止女真的继续南下,大宋就必须进占更远的据点以攻防草原的侧翼,而西域的绿洲就必将成为赵柽重点的经略区域。

    为了应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侵袭,历代中原王朝对西北边疆的安全威胁可谓伤透了脑筋。修建长城、开发西北边疆都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有关,游牧民族敌对势力的侵犯对中原造成了重大的威胁,由于受政治局势、国力强弱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历代中央王朝经营西北的策略各有不同,既有积极的军事征服政策,也有被动保守的和亲政策和羁縻笼络政策,对远悬塞外地域的悠忽远近的游牧民族来说,这些政策大都是应时之策。

    从汉代开始至今,军事征服常常是历代中央王朝统一西北初期采用的策略,虽得一时之效,但难以长久。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最后也是以‘罢轮台屯田诏’而从西域撤回军事力量。

    “军事征服,一时之效!”赵柽通过此次远征明白了这个道理,军事征讨之所以难有久远之效,主要原因是西北远离内地,地广人稀,大批军队进军作战,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即使战争取得了胜利,如果驻扎大量军队,国防耗费过大,反之则难以巩固战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